APP下载

浅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2016-11-16江苏临泽镇临泽实验小学225600万长龙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三位数习题分数

江苏临泽镇临泽实验小学(225600) 万长龙

浅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江苏临泽镇临泽实验小学(225600) 万长龙

针对每个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和性格喜好不尽相同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清楚各类学生的学习所需,进而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学会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能力水平差异化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都用同一级别的方式教学,就会让有的学生不适应,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一、新知前置学习

前置性学习的中心思想就是在授课之前,学生依照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先尝试性地探索学习。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比较了解,所以在前置性学习时就会寻求与自己水平相符的切入点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几道习题:

(1)45×6=(2)72×8=(3)100×3=

(4)364×6=(5)782×2=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任意选择两道习题展开练习,可以笔算,也可以简单地估算。学中生选择了一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一道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习题;学困生选择了两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或者是一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一道最简单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习题;学优生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两道最难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习题。同时,学生在进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时,多采用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而采用估算的学生很少。此时,教师应采用笔算和估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估算在学生计算中的应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各能力水平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通过前置学习,教师可以有效地分清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而用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学习促进,达到课堂教学的差异化,让课堂教学发挥最佳的作用和效果。

二、任务分层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融入活动中,每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分层次的学习任务来实现。

(1)安排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把长方形的纸片制作成一个圆柱体。

(2)安排做事细心的学生,通过测量工具量出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以及做成圆柱体后的高和底部直径。

(3)安排书写工整又快的学生,进行数据的记录。

(4)安排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环节。

(5)任务活动结束以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互相促进与弥补。

课堂任务分层次进行,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和能者多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设计各个任务环节,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三、作业差异布置

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等的课堂作业。差异化作业设计的过程采取“分层次设计和自主选择”的特点,因人而异,多样择取。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后,教师设计了以下两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

作业A:

1.把以下给出的分数都化成分母为24的分数。

2.把以下给出的分数都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

作业B:

作业A是对基础知识学习后的简单运用,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组作业。作业B是在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拔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作业的差异化,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自己能解决的作业题,在可控的难度范围中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的理念。

总之,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差异化。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认识角度有别,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才能让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取得进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数学更高层面的发展助力。

(责编李琪琦)

2.有这样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小18,它和

G623.5

A

1007-9068(2016)32-043

猜你喜欢

三位数习题分数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摆三位数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分数的由来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可怕的分数
摆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