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Pad技术构建“数字·多元”课堂

2016-11-16江苏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222000王建华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32期
关键词:建构数字化课堂

江苏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222000) 王建华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22006) 朱 凯

应用Pad技术构建“数字·多元”课堂

江苏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222000) 王建华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22006) 朱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受欢迎。基于“数字·多元”教学主张,积极应用Pad技术,进行数字化课堂学习的整体建构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学实践表明,Pad能够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拥有更开放的学习工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师生之间拥有更多的“互联互动”,课堂学习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Pad课堂建构学习方式学业表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One to One Digital Learning)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其中,基于Pad(Personal Access Device,平板电脑)技术而构建的互动课堂,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形成了一股推动未来互动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12年夏,江苏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被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首批百所数字化试点学校,并与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教育集团结为“长三角优质资源共同体”,共同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Pad进课堂”便是其中共同的研究方向。四年来,三校积极运用Pad技术进行数字化课堂学习方式的整体建构,教学实践清晰表明:学生的课堂学习发生了积极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一、基于pad的“数字·多元”课堂构建

现在的儿童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顺应信息社会的变迁,不断变革课堂学习方式,以着眼于为儿童提供丰富而有效的学习机会,促使儿童投入学习过程,进而全方位地提升儿童的学习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几年,基于提出的“数字·多元”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主张,我们积极开展Pad互动课堂的建构和实践,力求为儿童的未来积蓄成长的力量。

“数字·多元”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数字引领,多元发展,学会学习”,其表征是由多元教学手段、多元教学方法、多元作业设计、多元探究方法以及多元评价等几方面构成。Pad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学生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操作。Pad课堂是集互联网和教育云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智慧课堂,也是一种“互动教学系统”(如图1所示),它整合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电脑终端、即时反馈系统、智能终端等软硬件的智能化教学方式。基于Pad的“数字·多元”课堂,在教学设计上应最大化地利用Pad的视频播放、聚光灯、网络连接等功能,运用文本标注、小画家、实时点评等课堂交互手段,结合文字、图像、视频、声响的交互控制,引领学生对知识感知、理解并逐步升华到实际运用,实现在课堂中多元发展,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图1 

为了最大化应用Pad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作为Pad应用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着眼于分析构成Pad课堂的基本单元,如学习活动、行为操作等因素,并将Pad及其技术与一些已有的典型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相结合,进而提出面向未来学习的教学范式。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须注意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设计。

一是课前。教师通过数字化学习管理平台进行备课,备课的内容主要是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并准备相应的资源、工具和服务支持,同时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活动进行在线的自主学习并发现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前测试、在线讨论等活动形式。

二是课中。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集中解难答疑或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包括集中面授、课堂测试、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形式。

三是课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活动以巩固提高、拓展延伸为主,包括作品创作、小组探究等活动形式,教师则备课或者在线答疑,准备进入下一轮教学。

二、“Pad进课堂”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课堂由“教授的场所”转变为“学习的场所”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而显示教师教学改革成果的唯一表征应是课堂的事实。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学习行为或学习活动分析等微观视角的Pad课堂建构,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设计,能较好地发挥Pad的教学潜能,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2015年11月5日,江苏省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大庆路小学召开,来自全省的300多名专家观摩了该校的Pad课堂教学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学生运用Pad进行观察、控制、探究,这是对传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有学习和推广的价值。

1.运用Pad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数字·多元”课堂的建构首先是利用Pad技术拓宽教学资源,利用Pad资源平台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资源库获取信息、存储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

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传统条件下,大多数学生会通过查字典寻找“策略”的意思,方式比较单一,找到的学习资源也有局限性,为了让学生理解“策略”这个词的意义,教师先利用Pad让学生在网络搜索“策略”这个词的含义,寻找与“策略”相关的小故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有的学生收录“策略”的文字意义的解释,有的学生寻找生活中运用“策略”的典型案例,Pad完整地支持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的都是自己观察的学习资源,不再千篇一律。

由于学习资源是开放的,学生获取的答案完全可能超出教师的预期,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这种状态下,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预设,还必须借助Pad的特性,设计互动的教学素材,营造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再如笔者执教的四年级的“观察物体”,教材的本意是希望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操作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在传统课堂上,这几乎全要靠学生想象以及教师的不断描述,学生实在理解不了时,教师必须利用正方体教具进行讲解,但在Pad课堂上,一切迎刃而解。教师只要点击手中的Pad,让学生观察的物体便立刻出现在学生的屏幕上。让学生从另一面看时,只需手指一点,屏幕上的物体立刻就转动360度,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另一面的情况。难怪学生课后感慨地说:“有了Pad,就拥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多了。”

2.利用Pad技术建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数字·多元”课堂就应该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Pad技术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如运用Pad执教“可能性”,学生运用Pad进行观察、控制、探究,这是对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技术创新。学生可将Pad转为纵向浏览单个页面,也可以横向模式同时浏览两页的内容,各种插图、图像以及文字,都能像作者期待的那样展现出来,学生能够利用Pad阅读相关材料并与其他学生互动协作,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拥有了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再如上海平凉路第三小学刘俊艺教师执教的“分数墙”,上课伊始,刘老师就利用AiSchool云平台技术及时汇总学生关于“同分母(分子)大小比较”以及“同分母加减法计算”的掌握情况,以便把握教学起点,为后继“分数墙”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新课环节中,刘老师利用Pad,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分数墙”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运用“分数墙”检验基础评估题的过程中梳理、巩固“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其中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分数墙”,为学生更加直观地表达问题和个性化研究问题提供支持。同时,利用Numberkiz的模拟功能,还可以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黑板”软件的有效使用还解决了数学课堂上不能顾及全体学生上台板演的问题,学生只需要在自己的“黑板”上板演并及时上传,教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全部解答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Pad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体现出Pad环境下创新学习的特色,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

3.利用Pad技术选用开放的学习工具

“数字·多元”课堂需要有开放的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为前提。Pad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进入课堂,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变换、加工、表达、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开展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还可以下载各类工具辅助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借助“画图小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猜想、验证,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其实这种工具软件还有很多,将课堂学习活动和Pad提供的各种工具整合,将能够产生富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学科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层次信息加工、生成能力的培养,也促进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和生成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圆柱和圆锥等体积公式的推导时,Pad提供的各种认知工具将学生带到更加真实、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有了合适的学习工具,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空间,有效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利用Pad技术获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多元化。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几乎没有办法即时获得全体学生的学习反馈,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来选择教学难度,调整教学进度。而在“凤凰云课堂”等教学系统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生掌握情况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练习环节时,教师通过Pad发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不同练习,及时汇总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比传统课堂中的举手更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获取更真实的数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展示学生的实时作业,及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并将学习结果进行对比,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随堂发布测试,系统将记录每位学生的答案,并迅速地把练习的完成情况统计出来,教师既可以知道全班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情况,还可以知道每一个人的学习状况。每次学生在Pad上完成教师实时发布的任务,并表现不错时,教师点赞评价的“大拇指”会迅速出现在屏幕上。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开展诊断性教学工作,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也为补偿学习提供依据。

5.利用Pad技术促使课堂教学“互联互动”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平等的课堂,基于Pad的教学课堂,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平等互动。在一节Pad课后,笔者进行了随堂调研,学生的意见是惊人的一致:都喜欢上这样的课。下面来分享其中一个学生的话:

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平板电脑。用平板电脑,会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如果喜欢上这节有趣的课,我们的学习成绩也就会提高。这样,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真希望每节课都有平板电脑。

基于Pad课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建构了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联互动”,加快了信息传播和处理的速度。利用Pad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答疑解惑,并运用探究式教学、分组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得到一张系统自动生成的可视化“统计报表”;系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都呈现开放性特点;利用Pad记录功能还能够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录制下来,不仅可以评价结果,还可以评价过程,有利于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而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地分析、借鉴和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

当然,Pad作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在目前还不能达到人手一机,即便今后达到了,也不能有了Pad而完全抛弃或否定原有的教学模式。Pad的意义在于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资源,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它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是,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打通课堂内外,整合学科技能,连接学习和生活,最终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其搭建起一个没有围墙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可以这样说,基于网络数字化课堂架构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的Pad课堂,在未来是一种趋势,我们已经行动起来啦!

[1] 赵琦.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杨明.基于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科协论坛,2012(8):171-172.

[3] 李青,王涛.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设计框架和要点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2(5):35-41.

[4] 李葆萍.平板电脑创新中小学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0):64-66.

[5] 张敏,朱庆生,杨瑞龙,等.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互动系统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18):87-90,98.

[该文系2016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导向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批准号:2015JSJG358)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金铃)

G623.5

A

1007-9068(2016)32-003

猜你喜欢

建构数字化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