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

2016-11-16邓金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西药病牛瘤胃

邓金章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柳沟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剑阁 628304)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

邓金章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柳沟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剑阁 628304)

目的: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的总体效果,确保牛的养殖以及食用健康标准。方法:选择收拾治疗的80头冰牛,按照用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采取单一西药治疗的参照组以及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实验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病牛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试验研究后所得实验数据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5%,经统计学分析X2=5.5411,P=0.0186。两组病牛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疗效明显,且无明显药物毒副反应,能够在短时间起效,可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推广应用。

牛前胃弛缓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不良反应

本文实验研究的对象为牛,对于我们来说,牛是和我们生活具有直接关系的动物,牛能够帮忙劳作,其所产肉还能够给人们食用,做出各种美味佳肴。和一般家畜动物相比,牛是反刍动物,其总计有四个胃(瘤胃、瓣胃、网胃以及皱胃),最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瘤胃、瓣胃以及网胃均没有胃腺,所以无法像其他反刍动物一样分泌胃液,这三个胃称之为前胃,而皱胃(真胃)因为含有胃腺所以可以正常的分泌消化液[1-2]。本文研究的牛病名称为牛前胃弛缓(是指牛瘤胃里面产生的微生物借助饲料发酵并分解出能够吸收以及利用的物质,造成前胃的兴奋、收缩力量骤降问题),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所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选择的实验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前胃弛缓病的病牛,总计80头。病牛中包含50 头母牛,30头公牛;病牛症状表现:精神沉郁,消瘦、贫血;对所有病牛均进行胃部进行触诊,病牛的瘤胃内存在柔软物质,而按压下午指压痕迹。另外对病牛进行听诊,摩擦声音初期逐渐减弱,后期停止。对病牛粪便检查,粪便初期干硬色暗,且表面存在明显的黏液,而后期的检查发现粪便恶臭,而且变干[3-4]。从进食情况上来看,病牛的食量出现了明显降低情况,且营养吸收不良,同病牛开始消瘦。对参与实验研究的80头前胃弛缓病病牛分为采取中西药治疗的实验组以及采取西药治疗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本组40例病牛行西医治疗。病牛每天均注射一次剂量为 15 ml的胃动力注射液,对病牛连续用药两天,其目的是强化病牛的胃运动机能。另外取剂量为10 g 的酒石酸锑钾溶入温水之中(2000 ml),取15 g 鱼石脂溶入100 ml的75%乙醇中,最后病牛均内服。在病牛服药的半小时后,对病牛每天灌入4个大瓶啤酒(每瓶容量600 ml),也是连续进行两天,其目的是有效的遏制发酵且直接强化病牛的前胃蠕动;另外对病牛加入大黄酊、姜酊等达到胃肠机能调整的目的。

实验组:本组40例病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即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方剂组成:苍术、陈皮、青皮以及白术的剂量均选择 20 g,甘草、木香均选择25 g,另外的药物山楂、神曲 、麦芽以及厚朴、泽泻、茯苓、黄芪、党参的剂量均为 30 g。在对病牛进行详细检查的情况下,根据病牛特殊情况进行药物剂量成分的加减。用药方式:开水冲开,温度适宜情况下灌服。

1.3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病牛的症状表现,例如精神情况、贫血情况以及体质消瘦情况均消失。

有效:治疗后,病牛的不良症状均有好转,且排便以及饮食有改善效果。

无效:以上标准,均未实现。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病牛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观察指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病牛在不同用药方案下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病牛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参照组(72.5%),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对比结果见下表1。

表1 两组病牛治疗后总体效果对比分析 [n(%)]

3 讨论

相关实验研究结果报道,牛前胃弛缓阶段,会直接引导病牛前胃机能紊乱的情况,还会刺激病牛的神经兴奋性状态,导致食物无法与日常一致进入到牛的真胃中,最终出现机能紊乱的严重情况。具体总结,前胃弛缓主要发生在舍饲牛中,且其中以年龄相对较大的老牛为主,而且此病的发生有季节性特点,一般高发于早春、晚秋季节。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内容来看,我们对参与实验研究的80例前胃弛缓患者依照具体治疗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时无明显差异的。对病牛进行具体用药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经统计学对比X2=5.5411,P=0.0186。西医治疗机制:通过兴奋瘤胃蠕动,纠正病牛不良症状,总体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在了解病牛症状的基础上进行的中药治疗,可以实现对症处理,更可以根据病牛的病情进行药物剂量加减,加速了牛前胃运动机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4 结语

前胃弛缓患牛的治疗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病牛的身体状况,缓解不良症状,且没有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可以在治疗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1]蒋文静.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病疗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78,280.

[2]祁鹤民.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J].今日畜牧兽医,2006,(12):13-14.

[3]马卫为,董林生.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前胃弛缓[J].新疆畜牧业,2012,(10):56-57.

[4]马艳丽.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前胃弛缓病的观察[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3):13.

猜你喜欢

中西药病牛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