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6-11-16柳跃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椎管内麻醉

柳跃滨

【摘要】目的 探析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下肢手术穿刺时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安慰剂治疗,观察组进行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点疼痛、神经麻木和感觉异常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指脉氧压(SPO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点疼痛和神经麻木,观察组疼痛及麻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4个阶段的MAP、HR和SPO2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效果较优,可促进患者恢复,优于生理盐水在治疗中的效果,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椎管内麻醉;外周神经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2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应用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在这种麻醉穿刺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发生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最明显的是患者肢体疼痛、麻木,也有患者在术后产生单侧肢体的感觉异常或者运动障碍[1]。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痛苦,极不利于患者后期恢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我院将神经节苷脂应用到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分析其临床价值,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加以总结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下肢手术穿刺时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均麻醉过程中出现神经刺激感觉,并伴随有疼痛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0±5.5)岁。对照组患者男8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0±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10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术后连用7天。观察组于患者出现神经刺激症状后,对患者进行40 mL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治疗,1次/d,连用7天。于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进行各项指标评分。

1.3 观察指标[2]

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进行评分,分别记录术后6 h、12 h、48 h、72 h各时点分值;并观察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各时点的MAP、HR和SPO2,并仔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其疼痛及麻木评分、感觉异常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MAP、HR和SPO2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各时点的MAP、HR和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在神经损伤数天后才能恢复,多数患者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神经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受患者年龄和骨骼生长影响,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比较缓慢,必须要辅助药物进行治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痛苦[3]。目前对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有限,外源性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作用,此药物属于一种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剂,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对治疗神经性疼痛具有明显作用,通过修复患者神经元散发的异常刺激感觉,激活患者中枢疼痛通路,并对患者神经疼痛进行镇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缺氧状态下的神经元,促进患者神经元修复和再生,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术后72 h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在医疗临床治疗中,神经节苷脂对机体神经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其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含有唾液酸的鞘脂类,促进生长因子的生长,刺激机体再生发育,进而恢复神经功能[4]。在本次研究当中,给观察组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48 h、72 h点疼痛和神经麻木,观察组疼痛及麻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4个阶段的MAP、HR和SPO2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患者指数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可以促进椎管内麻醉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的恢复,减少因穿刺带来的疼痛感和神经麻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确切,优于生理盐水在治疗中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恢复健康有重要帮助,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爱国,冯 梅,蒋宗滨.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1,6(3):196-198.

[2] 吉杰梅,陆华良,吴周晏,赖 坚,刘敬臣.静脉注射神经节苷脂对大鼠鞘内注入布比卡因脊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7):705-708.

[3] 杨春晓,朱 丹,吴 云,冯念苹,梁庆成.神经节苷脂治疗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3(1):108-109.

[4] 庄小雪,吴文起,梁丽霞,庄上英,梁荣丰.神经节苷脂治疗硬膜外穿刺造成脊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30(13):43+64.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神经节苷脂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中突发支气管痉挛10例报告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不同方法的比较
“神经节苷脂”,不可超说明书使用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用于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
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胞磷胆碱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5例临床观察
神经节苷脂和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