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彦:桥吊状元

2016-11-15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张彦操作法世界纪录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 琳

张彦:桥吊状元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琳

驾驶室距离地面相当于15-16层楼那么高,操作室仅3平米见方,一整天在这3平米大小的驾驶室内度过

张彦,上港集团国际集装箱码头桥吊司机,工作在洋山深水港,一名“80后”。曾4次创造集装箱桥吊单机作业效率世界纪录并保持该纪录的他,被大家誉为“桥吊状元”。最近,他又被评选为“光荣与力量——2016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张彦告诉记者,就像体育竞技,集装箱桥吊作业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开港2年不到,就打破了行业生产纪录。4年内,装卸效率整整翻了一番。”

他的竞技成绩惊人,已4次打破世界纪录。2007年5月19日,张彦在完成“中海泽布勒赫”轮装卸时,桥吊台时量达到97.7自然箱/小时,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2008年1月3日,他在完成“伊迪丝马士基”轮装卸时,桥吊台时量达到123.23自然箱/小时,再次打破世界纪录;2009年4月3日,在完成“中远腾和”轮装卸时,桥吊台时量达到128.24自然箱/小时,这是他第三次打破世界纪录。2011年6月16日的这一次,在完成“北欧压帕厥”轮装卸时,其桥吊台时量达到197自然箱/小时,新的世界纪录诞生。

脱颖而出

洋山深水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区。东海海风阵阵,巨轮鸣笛声声,桥吊列队,轮吊穿梭,一个个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在桥吊作用下完成了装卸。港口之上,一台台高达70多米的桥吊如庞然大物般整齐排列,众多桥吊司机在它的“背后”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洋山港规模化应用的“双起升双40英尺”桥吊,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装卸机械,由于机身高、负载重,体积大,驾驶难度极高。最初,在新员工上岗业务培训中,张彦是带教师傅眼里成绩最差、上手最慢的差生。但张彦没有气馁,暗暗下定决心要驾驭它。他每工班12小时就坐在师傅旁边观察,师傅休息,他就到其他作业的桥吊上学习操作技术,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学习体会,并对重点、要点进行记录,在下一次操练时反复练习。

1个月的实习结束后,张彦成为同期学员中操作成绩最优秀的学员。就这样,张彦很快就摸透了桥吊这庞大铁家伙的性格、脾气,他对驾驶室的每一根操作杆、每一个按钮,都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掌,操作自如。

张彦告诉记者,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依托于外高桥和洋山港码头的高速发展。“一毕业我就在外高桥4期做了2年,2006年正逢洋山港2期投产,需要大量人员支援。新的码头,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公司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也为年轻员工提供了许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才能给我们抓住机遇,脱颖而出的机会。”

由于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许多人都问张彦:“怎么这么厉害,世界纪录在你手中是随便超的?”

张彦说:“相对于生性活泼的年轻人而言,我们工作环境的单一性、枯燥性和工作的高强度,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桥吊司机的驾驶室距离地面相当于15-16层楼那么高,操作室仅3平米见方,我们就一整天在这3平米大小的驾驶室内度过。我们在工作中要透过脚下的玻璃观察下方作业环境,为确保观察清楚集装箱和船舶的情况,身体必须始终保持向前倾斜60度的姿势,这一个固定姿势正常倒班也要坚持4个小时,赶上重点任务,有时要连续保持12个小时。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集中力、注意力,在40多米的高空精确控制设备将集装箱摆放到预定位置,误差不能超过一个拳头的大小。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有时候感觉腰都不像是自己的了,回家后躺在床上常常感觉腰酸背痛。而由于我们港口是一年365天全天候作业,因此在深夜别人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在逢年过节万家团聚的时候,我们一线的员工们仍然要坚守岗位。但当我在长时间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带给我的乐趣却使我感受不到工作的漫长和辛苦”。

工匠

2016年是张彦来到洋山港的第11年,如今的他已是桥吊司机团队的核心人物,上海港最年轻的全国劳动模范。

不少年轻人追求一份办公室白领的工作,作为优秀技术工人的代表,张彦对于职业选择有着独特的视角。

生在黄浦江畔的张彦,从小就对海港工作有着一份比较特殊的情怀。张彦说:“我们并不能保证在每一次人生选择时都选对,但是重要的是,当我们完成了选择之后,就要为我们的选择不断的努力,努力把每一个选择变成对的选择,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后悔。当选择做一名蓝领后,学习练技能苦不苦?当然苦;高强度工作累不累?当然累。但只要心中认定一个梦想、一个目标,即使给你休息的时间,你也不会自我放松,总有一个声音、一股力量让你坚持下去,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驱动下,作为一名桥吊司机我无怨无悔,并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桥吊司机而不断奋进。”

坐在记者面前的张彦,时尚、健壮,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一份工作一做就是十年,有没有枯燥厌烦的感觉?张彦说:“我明白不会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经历了风雨才可能见到彩虹。青春,从不缺乏梦想,但更需要为梦想付出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努力,有了梦想和目标,工作并不会感到枯燥。”他还说,在成为桥吊司机的头几年,由于工作需要久坐不动,自己慢慢变成了一个胖子。意识到这不利于身体健康,并可能影响工作后,他坚持在休息日跑步、游泳、打球,每天锻炼2-3小时,慢慢又恢复了学校时的好身材。“任何事情都是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聊到桥吊司机的日常主要工作,张彦的表情一改刚才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

“桥吊司机每天要面对大约500到600个集装箱,而集装箱里货物司机们却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们是港口服务性行业,我们的操作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客户的经济效益。一旦由于你的技术不过关或者责任心不到位而操控失误引发事故,不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更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这对桥吊司机的操作技术和责任心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张彦每年要装卸约9万个集装箱,没有发生一起货运质量事故,一直保持安全运行“优”纪录。而这一切,没有“认真”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操作技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成长空间

除了个人不断打破世界纪录之外,张彦团队以及公司一共7次打破世界纪录。

张彦所在的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树立了“事业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为员工的成长营造了稳定和谐、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张彦告诉记者,团队和领导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我2007年开始跟着师傅学习,至今也快十年了。他对待工作认真细致,愿意不断钻研和创新操作技艺,我觉得这正是他所具备的‘工匠气质’,也是‘匠心’的一种表现吧!”坐在旁边的一位徒弟告诉我们:“师傅会对我们操作中的每个动作都有着很高要求,并且会从我们每一个操作行为细节中发现我们的进步提升空间。”

公司鼓励支持张彦去参加专升本等的文化学习,进一步增强理论基础。同时,在张彦的带领下,加强对桥吊优秀的操作经验、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桥吊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总结,形成了系统性的操作理念,编印成“张彦操作法”口袋书下发到班组员工手中,并在集团内推广。进一步帮助张彦成长。2011年,公司还成立了以张彦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开设劳模课堂,传技带徒,加强技能培训辅导。近年来,张彦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从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上用力,扩大了劳模影响范围。

稳、准、活、细、慢、轻、快——这是集装箱桥吊操作法“七”要领,也是《张彦操作法》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张彦给记者展示了由他和同事共同完成的《张彦操作法》。

“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和磨炼,我和我的同事也总结了一些技能提升的经验,这对于一线整体作业能力提升还是有帮助的。毕竟一个人成绩再突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而对整个公司来讲,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

其工作室成立以来,已为港区培训了各类司机150余名,其中不乏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的身影。

“基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彦略沉思了几秒,抚摸着手中的那本《张彦操作法》说道:“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岗位,既然选择了,那就需要在这个岗位上不断地去钻研、努力和完善,追求完美和极致。安下心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继而帮助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能够静下心来,愿意花更多时间在钻研技能的提升上,踏实勤恳地工作。”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张彦当了爸爸,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也许她还理解不了什么叫做工匠,什么叫做工匠精神,但我会在平时帮助她树立养成良好习惯和态度的意识。比如在她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帮助和鼓励她安下心来,尽心地完成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聊起女儿,不苟言笑的张彦言语间难以掩饰慈爱。

“可能在其他人眼中,打破世界纪录这个光环很大,但其实我们这个岗位只是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和提高安全生产的高效率,对岗位和行业负责,对公司负责,对与你配合的辅助人员负责,其实这还是一段很长的路,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去思考。”

出色的工作,让张彦获得了很多荣誉: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今年4月26日,上海市国资委团工委正式成立,张彦又作为基层一线的优秀青年职工代表担任兼职副书记。张彦很享受这种忙碌并快乐着的生活,他说:“过去我不太善于和他人交流,现在发言机会多了,说话的能力也提升了。新时代的工人就是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今后的趋势是自动化和无人码头,我们这一行要学的还很多。我在读书时学的就是和维修相关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现在更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设备管理和设备保养等内容,以适应岗位的变化。”

猜你喜欢

张彦操作法世界纪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操作法选用规律研究*
一种“留渣操作法”对提钒钒渣品质的影响
成功就是做你热爱的事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十年不打自招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学无止境,好无尽法——华柴公司邀请兵器特色操作法获奖者来厂交流
无限图和*—有限图
推出一批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 洛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渐显成效
长池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