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机场精益管理

2016-11-15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 2016年10期
关键词:飞行区浦东航班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 琳

浦东机场精益管理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琳

工作人员会每日观测和记录草情、虫情、鸟情,比对各环节监控指标,并及时根据数据调整管控手段和方式,有效控制飞行区鸟情

8月29日上午,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这是上海市质量领域最高政府奖项。

上海市市长质量奖设组织奖和个人奖,奖励名额每年各不超过2个,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家窗口服务类企业。

浦东机场管理的创新方法已受广泛关注,浦东机场模式被总结成《机场运营准备和管理》书籍出版,并成为行业培训的必备教科书。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顺周对《上海国资》表示,面对多跑道、多航站楼的运行格局,浦东机场逐步摸索出了“区域化管理+专业化支持”的管控模式。

该模式将整个机场划分为飞行区、航站区、场区三大管理区域,强化区域管理主体的职责,同时加强安检、机电、消防、能源等专业保障单位的专业支持能力,在现场运行中,特别是在航班大面积延误的应对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协调管控作用。

枢纽机场

2015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已经超过了设计容量,飞行区、航站区都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以及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和启用,浦东机场客流量还将持续递增。

但另一方面,“竞争态势也很严峻。亚太地区的韩国仁川机场、香港机场在建设航空枢纽方面已抢占先机,中转旅客占比远高于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袁顺周说。浦东机场将在5年内建成南卫星厅,新增近机位124个,预计到2020年,其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跨入世界十大机场行列。

全新的枢纽机场运营模式——浦东机场模式是其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在这套系统的指挥下,浦东机场运行平稳有序,成功应对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突发事件;有效管控和化解风险,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袁顺周告诉记者。

袁顺周介绍,随着航空业务的不断发展,T2航站楼的开航、第四跑道的使用,浦东机场实现了由“单航站楼双跑道”向“多航站楼多跑道”运营模式的跨越,这对浦东机场运行管理和现场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东机场模式的核心是强化区域管理部门的责任主体地位,其他专业支持单位对区域管理主体给予配合和支持。“一句话说,就是强化职责分工。”

浦东机场被分为飞行区、航站区和场区,分别对航空器活动区域、旅客候机区域及陆侧交通区域实行日常运行管理。飞行区依托浦东机场运行中心(AOC)实施运行指挥及资源分配,并在应急情况下,代表机场与空管部门、联检单位、机场公安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不断提高飞行区的运行管理水平;航站区负责加强现场巡检和服务督察,合理优化旅客服务资源布局和分配;场区则加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停车资源分配,确保机场交通畅通。机场还为三大区域各搭建了相应的运行指挥平台,同时,设立安检护卫保障部、消防急救保障部、能源保障部、机电信息保障部等职能部门配合和支持区域管理主体。

“在浦东机场这个大屋檐下,一个个分属不同系统、互不隶属的企业、政府机构,互相如链条一般紧密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无缝隙的服务链,为抵离机场的旅客提供最佳的机场安全保障和服务体验。”

精益运营

安全风险是机场管理的重要课题。对于民航运输企业而言,安全是质量的基石。浦东机场建立了一套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指挥中心党委书记张敏求告诉《上海国资》,浦东机场地处候鸟迁徙路线上,高峰期间飞行活动的鹭鸟在3000只以上,对机场的飞行安全构成较大的隐患。“为了驱鸟,大家动足了脑筋。”在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上海市就在浦东机场东南部隔海相望的九段沙同期进行了“种青促淤引鸟”的生态工程,栽种了大量的芦苇和互米花草。“在九段沙营造适合鸟类生活的环境,因此改变鸟类的栖息地。”不过,仅仅依靠九段沙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和华师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确定飞行区内驱鸟重点和鸟类活动规律,开展针对性的驱鸟活动。”张敏求告诉记者,飞行区的水池都会用钢丝网罩住,防止飞鸟前来停留喝水。“相关区域的草要在结籽前杀虫,通过断绝飞鸟的食物链,使其远离机场区域。”工作人员会每日观测和记录草情、虫情、鸟情,比对各环节监控指标,并及时根据数据调整管控手段和方式,有效控制飞行区鸟情。

鸟类管理是浦东机场“精益运营”管理方法的一部分。所谓精益管理系统,就是以“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为核心。以驱鸟工作为例,机场建立了“责任到班组,考核到个人”绩效考核机制,试行将机场责任范围内鸟击事件、生态管理、施工管理、设备管理等指标作为班组业绩考核依据,并实行值班经理负责制的员工个人业绩考核和排名,取得很大成效。

值得一提的还有FOD防控,FOD就是可能损伤航空器或系统的外来物质。张敏求说,停机坪和跑道上如果有一块突起或者小石子,或者某架飞机上掉下的一个小零件,都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协和超音速飞机经历了唯一一次失事,就是因为轮胎碎片击中油箱引发火灾,导致飞机坠毁,造成了113人死亡,这也是有史以来首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失事。”

2010年,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邀请了民航局领导、民航院校专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设备供应商以及浦东机场各地面保障单位对浦东机场FOD防控情况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全面评估浦东机场FOD防范现状、航空器轮胎扎伤成因分析、FOD防控设备设施的使用状况的基础上,出台了《上海浦东机场飞行区FOD防范手册》和《FOD防范宣传手册》。

通过建立覆盖机场内所有运行单位的“浦东机场飞行区FOD防治委员会”,建立健全FOD防范目标责任制,制定并完善FOD防范规章制度,采用系统的方法来防范飞行区FOD带来的安全风险。“公司坚持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收集到的FOD进行分类,分析产生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通过FOD防控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FOD防控工作例会,定期通报、沟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向驻场单位通报当季FOD防控工作情况,督促和提醒航空公司做好防范工作。

机场还引入了专业化的保洁设备,用机械清扫为主、人工打扫辅助的方案代替以往人工打扫的传统方案。同时,大量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一是新式保洁毯,针对机坪上产生的FOD数量多、体积小、硬度高、危害大的特征,新式保洁毯可以吸取各类FOD,弥补了人工打扫和磁性保洁毯的不足;二是新式电瓶保洁车,速度快,使用电力驱动更环保,快速调动现场保洁员工,提高机位保洁效率,又解决劳动力工作强度分配不均的问题;三是采用带盖子的FOD专用垃圾桶,有效解决了大风、大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因垃圾清运不及时导致的机坪FOD二次扩散问题。张敏求介绍,跑道一天有巡逻车巡查4次,机场还在每季度组织20个人一组的徒步检查队伍,“在60米宽4000米长的跑道上,来回检测。”一旦发现跑道出现裂纹,就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依靠这套安全管理体系,浦东机场在保障航班量、旅客量、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连续保持16个安全年,荣获国家民航局安全管理最高奖“金鼎杯”。2015年在“平安民航建设”专项行动考核中以98%的高符合率名列第一。

浦东机场加大科技创新做好安全保障。机场股份投入80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第三代目标驱动型周界防入侵系统,应用了振动传感技术、单一探测技术、视频技术等,这是物联网技术在机场飞行区防入侵方面应用的典范,为机场围界防入侵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改善航班延误

旅客感知方面,最直接的要数“航班准点率”了。2016年以来,浦东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走势呈现了先扬后抑的态势。袁顺周介绍,“在天气和流控双因素的影响下,浦东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从3月起连续走低,并且未能达到民航局相关考核要求。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组织了专门力量收集分析航班生产运行数据,通过大量的整理分析工作,查找航班延误的准确原因以及症结所在。”机场成立了航班正常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机构,并整理出涵盖6大类14个重点42项重点任务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大清单,结合绩效考核将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人员。机场还搭建了“航班正常联建共治平台”,强化驻场保障单位、航空公司的协调共治、协同改进。

其整治措施包括优化机位分配方案,对南机坪西侧10个机位进行改造。机场已与航空公司研究优化机位分配方案,根据航班下一航段方向安排有利于缩短滑行时间的机位,尽量错开计划出港时间相近航班的停机位置,避免推出滑行冲突。“股份公司还与空管、航空公司组成联合项目组,优化飞机地面滑行时间设置,缩短飞机无效滑行时间。”

浦东机场还约谈了几家航空公司,帮助其分析航班保障环节的问题,共同商讨改进方案并督促执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将继续约谈放行正常率低的公司。“通过整合空管数据、航空公司地面保障数据、旅客数据、飞机位置数据,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航班监控能力,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增强机场应对大面积延误的能力。”

猜你喜欢

飞行区浦东航班
全美航班短暂停飞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机场飞行区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研究
三十年的浦东
浅谈贵阳机场岩溶地基处理中溶洞处理工艺研究
机场智慧飞行区内涵、分级与评价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遵义:仁怀机场年底正式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