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病例报告

2016-11-15王姜维陈艳云夏兆飞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硬化性参考值病理学

王姜维,曹 燕,陈艳云,夏兆飞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 100193;2.艾贝尔宠物医院,上海 静安 201802)

猫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病例报告

王姜维1,曹燕2,陈艳云1,夏兆飞1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 100193;2.艾贝尔宠物医院,上海 静安 201802)

猫的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FGESF)是一种炎性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几年来,国外开始有相关病例报道,而国内尚无此类报道[1-6]。本文将从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等方面介绍一例典型病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病例介绍

英国短毛猫,6岁,绝育母猫。正常免疫,正常驱虫,平时以猫粮为食;近半年每月呕吐2~3次,使用驱毛球膏后未见明显好转,近1个月每天呕吐1次;1周前主人发现其腹围增大,食欲稍下降,饮水正常。

1.1体格检查体况评分为4/9;皮肤弹性无明显异常;可视黏膜淡红色、湿润;体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听诊收缩期心杂音(Ⅲ/Ⅵ);呼吸音无明显异常;腹部膨大,有波动感;腹前中部有肿物。

1.2实验室检验初诊时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见表1),显示血细胞比容降低;血液生化检查肌酐浓度降低,白蛋白下降;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处于参考值上限,碳酸氢钠浓度高于参考值,钾、钠、氯浓度处于参考范围内。

1.3影像学检查(腹部和心脏超声检查)初次就诊时腹部超声波检查显示:肝实质内各叶散在低回声灶性结构、质地不均匀,肝静脉增粗;腹腔内散在多个囊状结构,内部无回声,包囊清晰;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质地不均匀(3.75 cm×2 cm);局部肠壁增厚(0.37 cm),无回声;腹腔内散在游离液体;心包内游离液体。

1.4开腹探查经与主人沟通对病例进行开腹探查,术中发现该病例肝脏质地不均匀,各肝叶表面类似坏死表现;部分肝叶表面有囊状结构,内为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双侧肾脏囊状表现,内有淡黄色液体;部分肠管增生;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检查显示为漏出液)。

表1 CBC检查结果

表2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1.5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肠管、肝脏、淋巴结、胰腺采集部分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德国纳博科林病理诊断中心),结果显示,组织学上可见2个样本,其具有混合性炎性细胞的严重弥散性浸润,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可见有严重的分支状和网结状的致密胶原结构增生,多个部位可发现轻至中度滤泡性淋巴细胞聚集,未观察到器官特异性结构(见中插彩版图1)。在肝脏内和肠壁内多个部位也可发现同样表现,胰腺中隔中可见单个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见中插彩版图2)。

表3 血气分析结果

2 病例分析

2.1临床病理学变化初诊时的血常规检查显示,患猫的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像以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单核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提示机体有严重的炎症反应。

初次就诊时该病例的肌酐浓度降低,考虑到逐渐消瘦,应是肌肉消耗所致;该病例有低白蛋白血症,球蛋白浓度在参考范围内。血清蛋白的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肝功能下降时白蛋白合成不足,肾功能衰竭时白蛋白丢失增加,均会引起低白蛋白血症,但该病例胆汁酸刺激试验结果(餐后2 h胆汁酸浓度为10 μmol/L,正常参考值<12 μmol/L)正常,提示肝功能正常;另外,该病例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均在参考值范围,也无高磷血症,也可以排除肾功能衰竭的可能;考虑到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腹腔样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推测其低蛋白血症为肠道丢失引起的。该病例的肠道出现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蛋白丢失,继而导致低蛋白血症。肠道丢失蛋白性肠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同时丢失,但该病例的肠道出现严重的炎性病变,会引起球蛋白升高,两者相互作用,最终出现白蛋白下降而球蛋白正常的表现。

血气检查结果显示,血液pH值处于参考值上限,碳酸氢钠浓度高于参考值,存在代谢性碱中毒,通过代偿公式计算合并存在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可能跟近期频繁呕吐氢离子过度丢失有关,由于其pH值为7.4,机体可通过自身代偿反应进行调节,不需通过介入药物治疗。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病灶为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

2.3诊断综合以上分析,该病例被诊断为多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并发心包积液。

2.4治疗及预后针对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化,肠道病变多为细菌所致,但使用抗生素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有研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不过考虑到该病例的其他病变,并未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针对其心包积液,采取心包穿刺将积液抽出。

6 d后血液学检查发现,该猫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逐渐加重,给予输血治疗。输血后其状况稍有好转,仍在家维持治疗,术后3个星期突发死亡。

3 讨论

猫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FGESF)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Graig等于2009年首次报道了该病[1]。文献显示,布偶猫可能易患此病[4];平均发病年龄约为8岁[1];无性别倾向性;患有FGESF的猫多表现为消瘦、厌食、腹部肿物等症状,这些表现和胃肠道肿瘤很相似,尤其是消化道淋巴瘤,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FGESF常表现为溃疡性包块,可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或者结肠任何部位,有些病例还会波及淋巴结,但很少见到肝脏受波及的情况[1-2,4]。由于该病在初诊时会发现腹部团块,很容易被误诊为肿瘤,可通过细胞学检查或组织学检查进行鉴别。细胞学检查可能会见到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和一些梭形细胞[1,4],使得诊断更加扑朔迷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和猫主人做好沟通,最好通过组织学诊断。该病例触诊时亦发现有腹部团块,开服探查和组织学检查证实除肠道外,其腹腔淋巴结、肝脏和胰腺均出现了嗜酸性粒细胞性硬化性纤维增生。

患病猫可能会出现非再生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临床病理学表现,需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输血或补充白蛋白。该病例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低蛋白血症和严重贫血,虽然进行了积极治疗,于诊断后3周左右死亡。

有限的文献显示,FGESF常见细菌感染的情况,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偶见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病例,L.Grau-Roma等人于2014年还报道了1例由真菌感染引起FGESF病例[3]。虽然常见细菌感染,但该病通常对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显示,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猫的存活时间比通过抗生素治疗的猫存活时间长,而仅通过手术治疗的猫多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1]。猫单纯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纤维化使用对症治疗寿命稍长,不过难以预测。本病例由于多个脏器受到影响且存在并发疾病,预后不良,术后3周死亡。

[1]Craig L E,Hardam E E,Hertzke D M,et al.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J].Vet Pathol,2009,46(1):63-70.

[2]Suzuki M,Onchi M,Ozaki M.A case of 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J].J Toxicol Pathol,2013,26(1):51-53.

[3]Grau-Roma L,Galindo-Cardiel I,Isidoro-Ayza M,et al.A case of 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 associated with phycomycetes[J].J Comp Pathol,2014,151(4):318-321.

[4]Munday J S,Martinez A W,Soo M.A case of 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 mimicking metastatic neoplasia[J].N Z Vet J,2014,62(6):356-360.

[5]Sihvo H K,Simola O T,Vainionpaa M H,et al.Severe chronic multifocal intramural fibrosing and eosinophilic enteritis,with occasional intralesional bacteria,consistent with 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FIESF)[J].J Am Vet Med Assoc,2011,238(5):585-587.

[6]Weissman A,Penninck D,Webster C,et al.Ultrasonographi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feline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sclerosing fibroplasia in four cats[J].J Feline Med Surg,2013,15(2):148-154.

S858.293

B

0529-6005(2016)04-0096-02

2015-03-31

王姜维(1979-),男,执业兽医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动物内科学和兽医实验室诊断,E-mail:vetwjw@163. com

夏兆飞,E-mail:drxia@126.com

猜你喜欢

硬化性参考值病理学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美国甲状腺学会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与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治疗推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