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旱养肉鸭禽流感疫苗H5N1(Re-6)株免疫程序的研究与推广

2016-11-15梁丽娟经孝红吴双燕苏益琼韦玉庆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母源雏鸭免疫抗体

梁丽娟,李 丹,李 芳,经孝红,吴双燕,苏益琼,余 波,韦玉庆

(1.广西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鹿寨 545600;2.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6;3.广西鹿寨县畜牧工作站,广西 鹿寨 545600)

规模化旱养肉鸭禽流感疫苗H5N1(Re-6)株免疫程序的研究与推广

梁丽娟1,李丹2,李芳1,经孝红3,吴双燕1,苏益琼1,余波1,韦玉庆1

(1.广西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鹿寨 545600;2.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6;3.广西鹿寨县畜牧工作站,广西 鹿寨 545600)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H5或H7等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呈多发态势,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命及公共卫生安全。2014年1-4月,笔者在当地6个规模化旱养肉鸭场随机抽检110份血清进行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6株)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只有22.7%。为有效提高免疫抗体水平,并对旱养肉鸭免疫抗体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在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链中,不断地进行大田免疫试验,根据免疫抗体水平科学地、适时地指导防疫工作,从中筛选出最适合本地的、最优化的免疫程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

1.1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通过政府采购,生产企业和批号分别为: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4016/17。

1.2试验地点及动物广西鹿寨县养殖龙头企业:A公司、B公司旗下养殖户中的李某、李有某等50多个鸭场。

1.3诊断试剂禽流感病毒H5亚型HI试验抗原和禽流感病毒H5亚型阳性血清通过政府采购,生产厂家为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抗原批号为:2013004,阳性血清批号为2014001。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2.1试验设计对A、B两家公司的雏鸭进行母源抗体监测;对B公司原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抗体与母源抗体对比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做多个单次或二次免疫试验。

2.2试验步骤

2.2.1免疫试验时间旱养肉鸭平均出栏为45 d,疫苗停药期为28 d,即17日龄内要完成末次免疫。

2.2.2免疫方法及剂量2~3周龄的雏鸭首免为0.5 mL/羽,二免为0.8 mL/羽,颈部皮下注射。

2.2.3肉鸭血清的采集肉鸭免疫3周后或出栏时,于鸭翅下静脉采血2.5~3 mL/羽,每群鸭随机采集10~20羽。送检的血清要求不溶血,并记录好场别、日龄、养殖规模、免疫时间和次数,所有血清均置于-20℃保存,统一检测。

2.2.4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 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18936-2003)[1]进行。

3 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1、2、3、4、5。抗体检测结果都以HI滴度≧4log2为合格。

3.1表1为两家公司的母源抗体检测情况,A、B公司分别于7日龄、9日龄免疫当天未注射疫苗时对雏鸭进行心脏采血检测。

表1 两家公司的母源抗体检测情况

结果表明,两家公司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相差较大,其各自的种鸭免疫程序不一致,经调查A公司种鸭产蛋前最后1次免疫H5亚型禽流感疫苗是125日、产蛋后于308日龄补免疫1次,而B公司则在110日龄最后1次免疫。一般种鸭在180日龄开始产蛋,至200日龄产蛋率达30%,220日龄达产蛋高峰期,按H5亚型禽流感疫苗说明,免疫有效期为4个月,其鸭苗的母源抗体水平与所检测2家公司的结果相符,即A公司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高,B公司雏鸭母源抗体水平很低。

3.2表2为A公司7日龄雏鸭1次免疫后至14日龄第二次免疫前的雏鸭免疫抗体水平及从未免疫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对照。

表2 A公司的首次免疫抗体与母源抗体检测情况对照

结果证实笔者在平时免疫监测时,A公司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6株)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只有22.7%左右的原因,因其当时的免疫程序只在6~7日龄做1次免疫,而雏鸭体中的母源抗体水平7日龄时高达75%,HI滴度平均值达5.08log2,因而注射疫苗会被雏鸭体内的高含量母源抗体中和[2]所致。

3.3表3为在A公司旗下不同日龄肉鸭进行免疫试验及免疫检测结果。表4为A公司部分免疫试验组之间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表3 A公司旗下雏鸭的免疫试验及免疫抗体检测情况

从试验数据中分析,以9、17日龄免疫组最佳,其免疫抗体平均水平可达94.87%,显著高于9日龄一次免疫组和9、15日龄免疫组;9日龄以上首免,间隔1周以上二免的各组免疫效果都很好,但与9、17日龄免疫组无显著性差异。

3.4在B公司旗下不同日龄肉鸭进行免疫试验及免疫检测结果见表5。

结果雏鸭母源抗体极低的B公司,9日龄一次免疫,其群体免疫抗体水平未达70%以上,而以9、17日龄免疫组,其群体免疫水平达92.31%。

表4 A公司部分免疫试验组之间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表5 B公司旗下雏鸭的免疫试验及免疫抗体检测情况

4 讨论与防控建议

4.1从免疫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认为鹿寨县本地的旱养肉鸭无论有无母源抗体的影响,以9日龄初次免疫,间隔1周以上二次免疫,其群体的HI效价平均值达4log2以上,免疫抗体水平都达到70%以上的农业部标准,可在全县推广应用。

4.2从试验中,1周龄以下首免,2周龄以内二免的群体免疫抗体水平都不达标的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其中高母源抗体水平可干扰幼龄雏鸭疫苗免疫效果,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3];其次雏鸭免疫器官发育未完善也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之一。

4.3雏鸭在9、17日龄免疫,其免疫抗体水平高,免疫效果好,与雏鸭体内母源抗体的消长相关[4-5],试验检测4家在9日龄时平均母源抗体在55.1%,在14日龄时为29.41%;同时疫苗免疫产生抗体有一定的诱导期,一般菌苗抗原在5~7 d,病毒苗抗原在3~4 d,毒素苗抗原在2~3周,而机体连续多次受同一疫苗抗原刺激可不断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反应,而且有免疫记忆力,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且持续时间长[6]。

4.4在实际生产中,母源抗体水平低的雏鸭受禽流感病毒的威胁很大,而试验中的B公司因其在1日龄免疫鸭肝疫苗,5日龄免疫浆膜炎疫苗,9日龄免疫禽流感H5亚型疫苗,若按疫苗说明,禽流感免疫两周后产生免疫力,那么雏鸭存在23 d的免疫空白期,存在疫情的风险很大,建议种鸭于开产前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疫苗免疫一次,使雏鸭获得一定的母源抗体,可有效保护雏鸭群发生疫情。

志谢:本文的撰写得到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郑敏博士的悉心指导。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8936-2003《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张评浒,唐应华,刘晓文,等.不同NA亚型H5禽流感疫苗在鸭群的免疫效力及母源抗体对免疫效力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5(20):13-16.

[3][6]杨汉春.《动物免疫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38、240.

[4]董海岚,惠煜,牛萍,等.樱桃谷肉鸭禽流感抗体消长规律的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5):41.

[5]薛峰,吴圣龙,唐应华,等.不同免疫程序的鸡群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与免疫保护之间的相关性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9):23-25.

S858.32

B

0529-6005(2016)04-0059-02

2014-12-31

广西鹿寨县科技计划课题[2014014号,鹿科计字(2014)第1号]

梁丽娟(1976-),女(壮族),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E-mail:465132221qq.com

猜你喜欢

母源雏鸭免疫抗体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畜禽样品采集数量和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标准探讨
母源抗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