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净之心写就的美丽诗篇

2016-11-14吴刚

出版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猞猁小熊儿童文学

吴刚

《动物家庭》是由美国童书作家兰德尔·贾雷尔创作,并获得1966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经过此后50年岁月的淘洗,该书以其简朴纯美的文笔和深邃悠远的意境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获得了世界各地几代读者的喜爱。

该书讲述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交朋友的故事,一个住在海边木屋中的孤独猎人偶然遇到了一条来自大海的人鱼,在经过了一番试探与接触后,彼此建立了信任,成为了朋友,后来还结为了夫妻。此后,又有小熊、小猞猁、小孩子等新成员陆续加入,虽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孤儿,但他们聚到一起,相拥取暖,构成了世界上最独特却也最充满爱的家庭。故事不长,讲到第五个成员的加入就平静地结束了,然而当读者掩卷而思,却发现故事中那些可爱的人物已经长驱直入,进入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兰德尔·贾雷尔是一位在文学领域多才多艺的人。在他的整个文学生涯中,除了儿童文学之外,创作还涉及诗歌、小说、翻译和文学批评,其中以诗歌上的成就为最高。在他遭遇车祸前不久,曾有过一次自杀未遂的经历,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于1965年10月14日在离家不远处被一辆汽车撞击身亡后,尽管官方调查以事故作为最终的结论,他文学圈中的朋友们却都认定他是自杀。

贾雷尔对动物和儿童期的兴趣,他的教师生涯,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理解与沟通的渴望,这些要素都可以在《动物家庭》一书中找到对应的投射。在《动物家庭》里,贾雷尔把交朋友的过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而且这个过程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加以展现的。贾雷尔将这种对语言学习过程的描写和要表达的两个差别巨大的个体如何达成理解、建立信任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动物家庭》的第三、第四个成员是两只动物,在对他们如何融入家庭、如何对人类建立信任的描写中,贾雷尔不仅展现了他丰富的动物知识,而且展现了他对人类与动物建立平等关系的殷切期望。虽然这是一个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故事,但贾雷尔在细节上却极尽真实。在描写小熊和小猞猁融入家庭的过程时,他没有简单地让这两个动物开口说话,而是惟妙惟肖地通过对他们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与成长。书中把小熊描写得萌态毕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这两只动物并不是小说创作技巧中所谓的“平面人物”,作者还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特点,这跟作者在生活中对儿童期的特别关注与研究密不可分。透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我们可以在更深的层面感受到作者对动物所秉持的平等态度,猎人与美人鱼并没有把小熊和小猞猁当作低人一等的宠物,而是带着对子女的爱把他们当成这个家庭的平等成员,这使得这部作品在同类儿童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

贾雷尔着意刻画的是茫茫世界中孤独的个体如何相互吸引,如何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友爱的关系。他建立起了一个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打破性别、物种、年龄等各种障碍而和谐相处的乌托邦。这部作品是在贾雷尔逝世以后才获奖的,联系到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饱受忧郁的困扰乃至动了自杀的念头,我们怎能不为他写出如此纯净温暖的文字而感到震撼呢?作者以一个人类的小孩子来作为这个特殊家庭的最后一个成员也是颇具深意的,这里面包含着一种美好的循环意蕴,小孩子的到来既令这个家庭达成了一种完满,又预示着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美好而又和谐的关系是能够生生不息,持续下去的。这是作者在经历自身绝望时对世界所抱持的美好希望,考虑到这一点,更能令我们感慨于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被其深深打动。

猜你喜欢

猞猁小熊儿童文学
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外一篇:特别的欧洲“猞猁”文化
一只猞猁的成年礼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可爱的小熊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