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之国是如何炼成的?

2016-11-14王睿

出版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斯博士德国

王睿

提到德国,很多人会想到良好的阅读传统,无论在机场还是车站,到处都有捧书而读的当地人。根据德国书业协会的调查,在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有25%一年购买10册以上图书,有50%购买20册以上的书。德国的总人口大约8200万,而出版社就有2000多家,图书馆1.4万座,书店6000多家。堪称名副其实的“阅读之国”。

这样的国民阅读基础还需要有阅读推广吗?

不仅有,而且德国人做阅读推广这件事,已经做了快30年了。《出版人》记者在德国美丽的小城美因茨访问了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总经理马斯博士,听他聊一聊“阅读之国”做阅读推广的经验。

德国十分之一人口是文盲?

很少有人知道,德国人口中有十分之一的劳动力人口是功能性文盲,不具备无障碍读写的能力,这其中有外来移民,也有社会底层的青年。缺乏阅读能力,不仅会影响其个人对社会和职业生活的参与,也在国家层面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德国的教育体系有学徒制的传统,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就会根据兴趣选择是继续升入大学,还是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因此相比较很多国家而言,德国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小,2013年底,在针对完成基础教育的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德国15岁的中学生中还有14%的孩子阅读能力较差。因此,阅读推广在德国被视作一件很重要的议题,马斯博士表示,促进阅读基金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使命,不是提高民众的阅读趣味,而是普及读书,让更多的国民掌握阅读的基本能力。

1988年,在时任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同时也是贝塔斯曼集团创始人的莱因哈德·莫恩倡议下,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成立了。当时在任的德国总理科尔给予了大力支持,就连基金会选址在法兰克福附近的美因茨也是受到科尔总理的影响。马斯博士风趣地说,“把促进阅读基金会选择在这里,不是因为这里有活字印刷的发明人古登堡,也不是因为靠近法兰克福书展,而是科尔先生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对美因茨有着美好的记忆,也建议我们选择这里。”基金会不仅得到了总理办公室的高额资助,连历任名誉主席都是由时任德国总统担任。

目前,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由理事会、联合委员会、学术顾问组以及日常运营团队组成。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负责就基金会的工作方向提出建议,并在争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基金会项目活动方面提供支持。本届理事会执行组由8人组成,分别代表兰登书屋出版集团,德国图书馆协会,德国教育协会,德国铁路基金会,德国城乡发展协会,少儿出版社联合会,德国杂志出版人协会和德国邮政。基金会的联合委员会则包括多家机构、协会和企业成员。这些成员要么为基金会一次性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支持,要么每年为基金会按照预先约定提供资金,以此为基金会筹备资金。许多阅读推广项目正是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完成的。

促进阅读基金会还有一个学术顾问组,为基金会的科研和项目工作提供内容支持,并跟踪研究阅读和媒介素养领域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基金会的日常业务由基金会总经理、业务经理和运营经理负责,拥有全职员工40多人。基金会下设几个项目部,包括家庭和幼儿园项目部、少年和学校项目部、科研项目部、公关部等,分别面向青少年、家长、教育工作者、图书馆员、社会人士提供一系列免费服务,包括阅读建议、质量监督、项目分析、培训、导读手册和简讯通知等。

促进阅读基金会的全年项目支出超过500万欧元,其中10%以上来自联合委员会缴纳的费用,18.5%来自项目合作伙伴,8%来自社会捐助,55%来自政府。在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的努力下,欧盟也成立了阅读推广组织“欧盟阅读”(EURead),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幼儿开始的阅读启航

虽然德国的阅读推广工作持续多年,但德国的亲子共读普及率依然艰难重重。2013年的调研显示,有30%的家庭很少或从未给2至8岁的孩子朗读图书,虽然这与2007年相比已经降低了6个百分点。在家庭中,爸爸给孩子朗读的时间远比妈妈少,29%的妈妈能做到每天给孩子读书,而爸爸只有9%。马斯博士认为,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娱乐媒体的泛滥,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促进阅读基金会也将培养儿童对阅读的兴趣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访谈中,马斯博士多次强调,“兴趣重于能力。”他认为,面向学龄前孩子的阅读推广并不是要让儿童认识多少字或者读多少书,而是启发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认为阅读是件有趣的事,而真正的阅读能力是在小学才开始正式培养的。因此,促进阅读基金会的儿童和青少年项目也多格外丰富。

目前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阅读推广项目就是促进阅读基金会的“阅读启航”。这个项目的推广对象是从新生儿到幼儿园的儿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帮助。第一个介入时机是1岁左右,当父母带着婴儿去诊所体检时,就可以从儿科医生那里得到人生第一份“图书礼包”,目前,有90%的德国医生都加入了这个计划。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可以得到第二份“图书礼包”,在即将入学时又可以得到第三阶段的礼包。这些礼包中有适合不同年龄儿童阅读的童书,还有教父母如何开展亲子共读的阅读指南,帮助家长得到与阅读有关的最有用的信息。

针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少的情况,促进阅读基金会推出了“爸爸给我读书”项目。马斯博士说,基金会在调查中发现,男性青少年的阅读量远远少于女性,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童年阶段,大多数是由女性照顾孩子,给子女读书,这让男孩子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读书是女人干的事情”。为了转变这一现状,“爸爸给我读书”应运而生。

如何让爸爸参与亲子阅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他们老板。促进阅读基金会每周五都给合作公司企业的员工发送9页纸的故事资料。爸爸们或者妈妈们就可以把这些资料打印出来带回家,不用费心就可以轻轻松松在周末给孩子讲故事了。这个项目的启动时间不长,但已经与一千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有超过300万爸爸把故事带回了家。而基金会提供的故事资料也都是从出版社购买了版权的,在资料的最后附有出版社信息,如果父母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可以购买全书。

如何走近普通大众

在阅读推广方面,促进阅读基金会非常重视“接地气”。为了接近那些最需要书籍的人群,基金会可谓绞尽脑汁。

在德国,通常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家庭经常带孩子去麦当劳吃快餐,而这些家庭正好是基金会的目标人群。因此,促进阅读基金会与麦当劳合作,在儿童套餐中附赠高品质的童书,每年的活动时间共八周,大约赠出了400万册图书。

除了麦当劳以外,促进阅读基金会与很多大企业开展合作,比如宜家,大型连锁超市,医疗保险公司等,只要是普通人生活中必须去的地方,基金会都要想办法让阅读推广也进入那里。面对德国的大批移民和日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基金会还与德国铁路公司合作,向幼儿园提供红色的小小旅行箱,在旅行箱里是9本描述不同种族、文化的小朋友生活的图画书,以此希望从童年开始就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基金会一楼的墙上,挂了很多德国社会名流的照片,他们就是基金会聘请的“阅读大使”。每年11月的“全民阅读日”,促进阅读基金会都会邀请大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到学校和幼儿园给孩子们读书。这其中,不仅有作家,知识分子,还有演员,主持人,运动员等。马斯博士希望,这能让普通大众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正是由于这些名人明星和大众媒体不计报酬的积极参与,令基金会的推广活动有了超高的曝光率,更加接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马斯博士表示,促进阅读基金会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德国人都具备良好的阅读和媒体素养,拥有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能力,使德国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之国。

猜你喜欢

斯博士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影子破案
德国调解制度
哇,天上飞过一只兔子
机会就在脚下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