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揭晓

2016-11-14王睿

出版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史社科类书业

王睿

8月24日,第二届“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黄燎宇翻译的《艺术社会史》(商务印书馆)、侯为翻译的《我永远的家》(青岛出版社)等四本书获得社科类和文学类年度翻译奖。

由《出版人》杂志主办的“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今年已经是第二届。本届评选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评选范围包括在2015年内于中国大陆出版的简体中文翻译图书,由出版社、译者和读者提名参选。评委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和初评,从报名图书中选出20本入围图书,结合网上读者投票和线下专家评审,最终选出社科类和文学类各两本优胜图书,分别是:黄燎宇翻译的《艺术社会史》、荣丽亚翻译的《创新之母》、侯为翻译的《我永远的家》、蔡一鸣翻译的《荒野丛林》。

学者译书

获得社科类年度翻译奖的两位译者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学者译书,也为翻译事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息。

《艺术社会史》是匈牙利艺术史家、艺术社会学创始人之一阿诺尔德·豪泽尔的核心著作。它不仅对从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发展史进行勾勒和阐释,讨论了包括造型艺术、文学、音乐、建筑、戏剧、电影、综艺演出在内的形形色色的艺术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地将跨学科方法应用于艺术史研究,对各种艺术现象进行跨学科的考察和分析,为艺术史研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这位“视野非常开阔,通晓欧洲所有语言”的学者,令身为北京大学德语系系主任的黄燎宇教授印象深刻。为了翻译此书,他断断续续耕耘了十年,“翻译是辛苦的,但翻译的辛苦是值得的”。一直以来支撑他的信念是,这样一本好书、厚书,出版后一定能让很多读者受益。而《艺术社会史》的中文版也没有让他失望,已经成为研究艺术史的必读经典书目。

另一部获得社科奖的作品《创新之母》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现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今年,她将该书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该书书名源于1862年一位美国南方白人女性的一句话,“战争和必要性是创新之母”。作为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福斯特是一位研究美国南方战前历史和美国内战历史的专家,《创新之母》反映了美国内战时期南方阵营的意识形态和南方女性生活。译者荣丽亚来自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在哈佛大学访学时开始着手翻译此书,她感慨,“翻译是很辛苦的。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译者,都有充当桥梁的作用,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一件大事。”

渡边遗作

获得文学奖的《我永远的家》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一部回忆录,写于他患绝症之后。译者侯为也是一位大学教授,他表示,因为是回忆录,所以文字翻译不是很难,但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一生创作的原点和原动力。“渡边先生在这部作品中,对他的家乡有深情的回忆,古语有句话叫落叶归根,我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充满阳光的家的深情。”侯为表示,渡边淳一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在中国影响很大,这都要归功于中国出版业在国际交流上的功绩。

《出版人》杂志社社长苏建科表示,作为国内首个由出版行业媒体设立的专业翻译奖项,“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将搭建出版业与翻译界沟通的渠道,鼓励更多优秀译者和优秀译本的涌现,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语言文化以书为桥的交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社会史社科类书业
一束光
一束光
一束光
民营书业与上海书业的发展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展现社会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评《宋代社会史论集》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及关涉问题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