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画结合,演绎诗韵精彩

2016-11-14张大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诗韵古诗教学

张大东

[摘 要] 诗歌教学需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山行》一诗的教学,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引导学生打开“画卷”,品析字词,走进诗境;品析“画卷”,吟诵合璧,理解诗意;诗画结合,诗情画意,纵情“山水”。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画结合 诗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6

引导学生诵读、品析古诗,不仅可以有效锤炼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审美能力。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山行》一诗的教学为例,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其诗画相融的特点,从而陶冶情操。

一、打开“画卷”,品析字句,走进诗境

《山行》属于写景诗,诗中虽然呈现了自然美景,但是仅从字面上无法形成直观理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品析字句,探究诗中“画卷”,逐层深入,融入诗境。

师:“远上寒山石径斜”,谁来告诉老师,这里的“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生1:寒山。

师: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山“寒”,更多的是山上人少,寂静。你们再想想,诗人是怎样走上寒山的呢?

生2:远上寒山。

师:这里的一个“远”字,说明了山路很长,同样也说明了诗人走了很远的路。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与老师一起循着诗人的足迹,再次走进寒山。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走在一条铺满碎石的小路上,那小路,弯弯曲曲,很远很远,一直延伸到远方……

借助想象,细品景色,对于写景诗来说,属于教学重点。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人一个人走了很远的山路,从而形成动态画面。教师借助多媒体,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展开了一幅画卷:“远上寒山图”。然后,教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慢慢打开画卷,引导他们进入想象的诗境中,从而形成对诗歌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品析“画卷”,吟诵合璧,理解诗意

对于诗词教学来说,吟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融入诗境。然而,很多学生对吟诵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诗意理解得不够。吟诵合璧,不仅可以把诗歌“画卷”立体呈现出来,还能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同时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图识“诗”。老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画面,你们说说与之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借助多媒体,切换画面)

生1:“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很好,你们说说,图上明明没有白云,为何要说“白云生处有人家”呢?

生2:画面上有房子,还有烟囱,炊烟正一圈一圈冒出来,就像白云一样。所以我想起了这句诗。

师: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诗句中的白云也可以理解成烟云。有人家、有炊烟,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场面。诗人走了很远的寂静山路,终于看到这一屡炊烟,看到了这一处人家。诗人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学生理解后朗读、吟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氛围,创设情境,通过“画卷”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的内涵。

三、诗画结合,诗情画意,纵情“山水”

对于诗歌教学,很多教师满足于死记硬背,拿来应付考试,这已足够;但是从文化传承、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教学《山行》时,为了丰富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师还需要积极拓展资源,引导学生从“赏图吟诵”向“吟诵作图”转变。诗画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助画面回忆诗句,丰富想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对诗句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在诗歌赏析中纵情“山水”。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通过“画卷”吟诵诗句,现在我们反过来,能否“吟诵作画”呢?同桌之间相互配合一下,一人吟诵,另一人开始作画,记住不要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

(同桌配合,进行练习)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老师,我画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我没有画其他景物,只是画了枫叶,一眼望不到边的枫叶,红得发火的枫叶,所以我用深颜色来表示。

师:这个想法很好,说明你已经做了深刻思考。

诗画结合,不仅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还能让学生徜徉于诗中“景色”,纵情于“山水”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多给予肯定,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关键是要发挥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课堂上通过诗画结合来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蕴,还能让诗词文化得到传承,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诗韵古诗教学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菊花诗韵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
骑途雨纷纷,古城诗韵韵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四季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