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分析

2016-11-12李淑莲吴连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纸笔学业测试

李淑莲 吴连涛

摘 要近年来,以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突破了单一的纸笔测验模式,变以往一维、单一、结果证明的评价方式为多维、综合、过程改进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学业质量评价 绿色评价 综合评价 纸笔测试

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业质量评价,对于引导社会及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内涵式发展、真实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2010年颁布落实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采取绿色评价方式,从而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绿色评价的提出对于学生、教师及整个教育活动自身的开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在绿色评价改革的案例中,上海市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经过一系列改革,上海市通过对以往单一的纸笔测验模式进行改革,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绿色评价。上海市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开展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纸笔测试改革

学生学业评价一直是学生评价中的核心话题,如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的唯一标准,让学生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充满人性、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一直是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与难点。纸笔测试,是指教师利用有限的纸张空间,把要考察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展现在考试纸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书面语言来回答所有的问题。学校纸笔测试是学生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新课改理念下的学校纸笔测试从功能、内容、方式、结果的处理上都在向“能力立意,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方向转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纸笔测试有多种类型[2]。用于摸底的纸笔测试,主要是为教育分流、分层教学、分班教学提供依据;常规的单元测试或模块测试,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是否基本达标,并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同时还有用于诊断性的纸笔测试,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学期中或者学期末,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还有用于人才选拔的纸笔测试,如中考、高考、竞赛测试等。通常,学校纸笔测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在学生掌握特定学习内容后,给学生真正的认可和肯定。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命题者与学生才能够正确对待测试与测试结果,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这样才能顺应改革的发展潮流,逐渐建立起真正体现综合性质的“绿色评价”,让纸笔测试焕发新的活力。

二、“绿色评价”体系的特色

长期以来,评价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后一环,也常常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中小学校的教育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评价的标准随之成为引导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在学业成绩之外提出了新的学业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定,并逐渐与升学挂钩。这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理念虽然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同,但评价内容仍然单薄,对教育质量中的核心指标“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主要停留在书面层面,以“学业成绩”代替“学业质量”;评价功能仍以结果证明为主,不利于发现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虽然可以在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不同地区间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学业质量在同辈群体中的位置,但由于缺少常模和统一的底线质量标准,而无法对学业质量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也无法在不同年份间进行纵向比较。应把促进人才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基础上,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于2011年开始实行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改革。上海绿色评价改革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拓展了“学业质量”的含义

与长期以来将学业质量等同于学业成绩的观点不同,“绿色评价”对学业质量做出了新的定义,变学业质量的一维定义为多维定义。相应地,评价工具也进行了调整。除常用的学科测试外,还向学生、教师、校长发放问卷,并收集全市、区县、学校的教育统计数据。传统以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对课本的依赖性较高,考察的是学生对现阶段知识的掌握能力,而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量,这必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甚至以消耗学习兴趣为代价的现象出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绿色评价”中引进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等指标,增加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从而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与客观。

2.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

一般认为学业评价有三个主要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和鉴定功能。在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中,更加关注的是评价的鉴定功能,即通过学业评价提供的证据,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或教师的工作业绩作出相应的评定,并以此划分学生、教师在各自群体中的地位。但这种评价对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无明显帮助。上海市“绿色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它在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基础上,获得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水平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并分别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从而将“学业质量”这一宏观抽象的问题细分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监控的指标,并根据评价结果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绿色评价”体系改革鼓励各学校建立校本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形成“教学—检测—分析—改进”的教学内部循环。这些指标分布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而不必等到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再进行,加快了评价信息的反馈速度。除对学业质量的直接评价外,“绿色评价”体系还涵盖了教师、校长、学校乃至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业质量从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考察学生外界因素对学业质量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从多方面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也有助于对学校教育的功能、职责进行定位。

3.增加了教育公平的维度

上海市“绿色评价”体系的一大特色在于加入了教育均衡的评价。已有的学业评价多是以个人或学校为评价单位,并根据评价结果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对于占据领先优势的个体来说,只有存在差异,才能体现出优越性,因此他们缺少推进教育均衡的动力,这更加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和协调。“绿色评价”将教育均衡纳入评价内容,并在学校、区县、全市三个层面逐级把关,为各级教育部门提供了推动教育质量均衡的动力。学校内部均衡,意味着按成绩划分的重点班、实验班将不再适合;区县内部均衡,意味着重点学校将不再可取;全市总体均衡意味着市教委需对各区县的学校给予同等力度的支持。教育质量均衡,对于学业质量的影响也许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维持一个地区的教育生态,保护暂时相对落后的区县、学校、学生的教育积极性,并促使各区县、学校探究自己的教育特色,促进区域教育良性发展。“绿色评价”还将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纳入评价范围。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作为,在更深层面上推进教育公平。

三、“绿色评价”的现实意义

绿色评价的实施,突破了单一的纸笔测验模式,变以往一维、单一、结果证明的评价方式为多维、综合、过程改进的评价体系,对于推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上海市绿色评价改革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推进绿色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评价”完善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使得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管理更为有效,推进了课程教材改革。在评价方式上,“绿色评价”还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避免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化、简单化,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变学生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因此,“绿色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推动教改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下一代。在这些理念指导下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将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3.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在“绿色评价”体系的内容设计中,整体性的、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的、人本主义的学业评价观贯穿始终。首先,绿色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从而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存。其次,绿色评价在强调学生学业评价整体性观念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后,绿色评价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充分感受求知的乐趣、学习的动力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启示

通过对上海市“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积极借鉴国际上关于学生学业评价的先进经验,对于改善我国基础教育整体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要推动知识评价向能力评价的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仍停留在知识评价层面,尚未实现从知识评价到能力评价的转变,绿色评价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绿色评价”定位为“对教学内部的一项活动进行评价”,强调的是通过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来推进教学内容的落实。传统的学业评价模式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指标容易带来两个弊端:一是以知识为导向,具体的知识是课程的核心,但以知识为导向的评价则只能考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做出评价;二是由于课程标准多变导致评价标准多变,且缺乏统一稳定的底线标准,对于评价结果只能进行横向比较,而无法在不同年份间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纵向评价。因此,应推动评价指标由关注知识向关注能力转变,以引导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2.要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改革,例如引进对学生学业负担的评价、对教育质量均衡的评价等,但在我国选拔性考试仍极为重要的形势下,这些指标很容易让位于考试成绩。尤其对于优势学校来说,学校间教育质量差距越大,其优势越明显;而为了维持这种优势,往往通过加大校内教育质量不均衡来实现——设立重点班,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少数优等生。因此,必须设立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评挂钩,以使“绿色指标”切实发挥导向作用,引导教育过程的转变。

3.对照国际,积极吸收国外经验

首先,借鉴PISA经验。PISA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于2000年首次举办,此后每3年举办一次。评估对象为各个国家初三或高一的15岁学生,评估内容主要涉及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3个领域。PISA的核心是终身学习能力,其三个评价维度的选取也是基于此:学生要想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在阅读、数学以及科学能力方面掌握基本的技能。与“绿色指标”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不同,PISA试图超越学业成绩,反映学生对更广范围内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它的试题强调应用性和情境性。其次,借鉴美国NAEP经验。NAEP是美国唯一具有国家权威性的、持续的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与PISA面向未来关注学习潜力不同,NAEP关注当下,旨在监测学生在核心学科领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作为一项长期的、历时性的评价,NAEP根据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客观统一的底线质量制定标准,而不随课程及教育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年份间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得到有关青少年学业成绩方面长期变化发展的信息,为国家教育质量的宏观研究提供数据。

参考文献

[1] 朱伟华.从课程标准到评价标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周作宇.论教育质量观[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纸笔学业测试
“无纸笔”闯关,乐翻天
王咏天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心理测试
单宝塔诗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衍纸手工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