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2016-11-10王甜甜

人间 2016年28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服务设计资源共享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之中,作为高校教师、学生与学校的线上服务设计接触点——网络平台在国内外高校的设计教育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网络平台为切入点,用服务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设计教育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新形势下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设计系统流程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设计教育;服务设计;高校教育;网络平台;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73-02

一、现状背景

我国高校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旨在发展与聚集丰富、优秀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以及营造一个课程开发者共同参与优质资源构建的气氛,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不断形成和丰富优秀的课程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普及和高效利用。针对高校设计教育的网络平台,除了要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教育学习互动平台,还应提供丰富的设计软件教程资源、优秀的设计作品分享平台以及师生间交流互动平台。无论是硬性条件(即系统平台的技术性、操作性要求),还是软性条件(即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等一系列问题),都应成为考核一个完善的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推动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写作正在逐步取代只靠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加上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使得网络信息采集、视频远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由此传统的以查询信息为主的高校网络平台越来越不能满足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由此,高校网络平台在保留传统的信息查询服务的同时,其功能应向网络化、共享化、社交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提供包括教学辅导、网络资源共享、讲座活动组织策划在内的多样化的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设计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网络平台主要作为学生选课报名、学生查成绩、老师学生查课表、教务处上传成绩等单一的“查询平台”。例如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工业大学的网络平台进行调研分析,以及对老师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之后,高校网络平台缺乏师生之间互动设计,并且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平台优势不突出、教学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网络平台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静态”的数据库而存在。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平台应当是一个健康的协作学习共享环境,使用者在平台中,与这里的各种资源,包括教学资源以及其他使用者之间形成“动态”互动。

通过技术性的解决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可开展的课程教学或科研活动将不再仅由某位组织者自行策划和决定,而是“全民参与”的活动。这样有利于激发高校教育平台整个服务系统的活力,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达到一种便捷、协作、自由、开放、共享的状态。

二、服务设计方法与过程

(一)角色需求分析。

“服务设计”与其说是一门设计门类,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适用于各类创新形式的方法,一种围绕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来找寻问题、简化问题并重新设计的思维方式,以提供有效、实用、高效和理想的服务为目的,通过接触点从无形层面给予使用者优质的体验,并最终达到设计师最初的设计意图。

布里基·梅格说过:“服务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服务的内容是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被顾客所需要的,同时对服务提供者来说,是具有效率、效果的特色服务。”放在高校里,服务设计的根本目的便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在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设计系统中,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过程,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 也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校的培养管理需求。

在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两所高校网络平台的前期调研中,通过网络搜索比对、角色扮演、一对一访谈等方法,我对服务接收者与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比重和内容进行了简要划分。

应用服务设计的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应兼顾以下几点:从使用者需求出发;兼顾服务接收者与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服务接收者、服务提供者、设计师合作完成系统设计;利用服务设计思维、遵循服务设计原则、统筹服务设计系统中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二)接触点互动分析。

所谓接触点的互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所使用工具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工具与工具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有透过第三方发生的间接性互动,就像是其他顾客对服务的评价或是透过纸面、线上媒介传递的服务评价。每项服务都包含服务前阶段(开始接触到该项服务的阶段),实际进行服务的阶段(顾客实际经验到该项服务的阶段),以及最后的服务后阶段。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对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展开了针对性设计研究(见图2),应着重扩大服务接收者与服务提供者在接触点互动时可获得的信息面,使得双方通过接触点所获得的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全面。

(三)网络平台服务系统设计。

以下是针对目前调研到的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弊端,对师生学习工作集成式网络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见图3):

首先,整个网络的构成由一系列服务器存储数据作为根基,通过校内局域网作为传播媒介,实现师生共同访问服务器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教学系统辅助的目的。服务器内存储的数据包括教学视频区域,课后作业辅导区域,课外自学教程区域,竞赛投标区域以及校内BBS 5个模块构成,由学校相关负责部门统计师生意见决定是否减少或增减不同的模块。

其中教学视频模块,由课堂摄像机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并上传到服务器,再由信息部门接口人员进行归档和处理。此部分作用主要为方便学生回顾教师课堂讲课内容,温故而知新;同时请假的学生有机会在线学习,补回相关课程,简单方便。

课后作业辅导模块,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建设,提供针对课后作业的批改、错题纠正、答疑、方案沟通交流等多种机制。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互动,释放学生潜力。

课外自学教程模块,尤其在设计相关专业内,有很多优秀的软件需要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而课程安排中却往往很少提及,或者只是教一个入门,让学生们很难适应相关的工作以及提交设计课程作业。对于专业技巧和知识的掌握,在此板块中存贮着相对应的自学教程。内容由师生提供,由相关负责的老师或优秀的同学进行审核归类。另外也可以促进学生自制教程,更有传播力和说服力。比如同学A对于设计软件Photoshop很精通,那么他可以将自己平时操作和使用的心得制作成教程,上传到服务器,经过平台管理人员审核后开放给校内同学们下载观看。同时线下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开设课外培训班,让有能力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和教学,提高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大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竞赛/投标模块用来分享最新的设计比赛或教师项目资讯,方便学生提交作品或评比等,给学生提供参赛动力。

最后,校园BBS模块,类似“水木清华”,是每个学校都应有的专属交流平台,分享校内的新鲜事、人事变动、停电停水、课程安排等信息,可设置自动推送等功能,确保师生收到相关通知。

在数据接入方面,校内开放移动终端、WIFI、以及网线等方式接入校园网访问相关板块。校外学生需要使用VPN软件,验证学生的在校身份后方可接入校内网访问线上资源,而非本校IP的设备则会被防火墙挡住,只可做简单浏览,没有办法访问资源。同时,学校可将推荐或者合作或者购买资料的国内外教育网站作为免费资源放在服务器内进行推广,让师生可以方便的访问。

三、结论

高校中混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教师有这方面的主观意识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如网络学习环境的稳定性、网络教学系统的可靠性、学生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完善、师生开展网络学习所需的技术支持、教师激励机制、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评价机制等来引导学校混合学习的长期开展,推动学校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确保高校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的成效。

校内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促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这也是许多国外高校教育成功的网络平台的关键所在。通过基于可靠并安全的现代研发技术来搭建校内分享的应用架构,既保护了相关知识产权,又可营造资源与信息共享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师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过程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同时有利于促进科研活动与成果的交流和促进。

参考文献:

[1]Marc Stickdorn & Jakob Schneider, 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ics, Tools, Cases, 2013

[2]茶山,服务设计微日记,2015

[3]邢晓春,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介绍及特点分析:以Ualbany Suny的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2

[4]MAGER B.Service Design,A Review[M].Cologne: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2005

[5]王国胜,服务设计与创新,2015

作者简介:王甜甜(1990-),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研究生在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服务设计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
基于O2O模式的餐饮POS机设计策略研究
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