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2016-11-10包维林

人间 2016年28期

包维林

摘要:社会分工在人类劳动社会存在中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向着复杂、从宏观向着微观、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其在发展中对劳动不断的进行细化、对劳动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另外,不同的所有制下还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本文从社会分工的含义出发,对社会分工历史衍进进行了着重分析,分析了社会分工衍进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以求实现对社会分工及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识。

关键词:社会分工;历史衍进;人类劳动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43-01

当代社会中,社会分工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而分工的核心及本质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和谐分工是当前社会和谐的根基和保障。

一、社会分工历史衍进

社会分工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向着复杂、从宏观向着微观、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因为所有制的衍进,社会分工表现出了五个阶段性的表征,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的分工,从这个五个阶段的分工可以看出不断的向着社会劳动细化及专业化程度的衍进,是从自然分工到自觉分工的衍进过程。

二、社会分工衍进的根源分析

之所以存在社会分工的根源是人类复杂所造成的,需求是人类最大的本性,同时其也是人类是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最原始的动力。从人类的个体角度而言,人类的劳动能力及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故这种个体的局限性与需求之间就成为了社会分工过程当中的根源。

1.内在根源分析。我们将个体的局限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叫做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根源,人类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从事社会实践,在马斯洛的理论当中指出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需求层次是生理的需求,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求。人类的需要就是其本质,是人类求的满足的一种方式,在马克思的理论当中,人类需求是各种社会关系发展的根源及动力。那么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就需要进行劳动。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劳动范围及能力都是有限的,表现于劳动产品种类及数量上。当个人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社会分工及合作;后来,当然人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剩余,所以人类能够利用剩余劳动产业之间的交换来获得其他的劳动产品。

2.历史条件根源分析。当社会分工产生和发展后,社会分工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在剩余劳动产生基础上。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较为落后,人类需要依靠大自然中的食物求的生存,而此时的社会分工还不能称之为社会分工,随着石器时代及弓箭的出现,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不断加强,出现了剩余劳动产品,种植业、畜牧业的分离,使得人类第一处出现了社会大分工,而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弓箭对于社会分工来说起到的是推动作用。从自然分工衍进到社会分工的进程当中,社会劳动力是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只有当社会劳动力到了一定程度和阶段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才又肯呢个会出现社会分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分工是通过人类对自身需求满足的时候出现的,是一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的生产,而实际上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以相对剩余价值为基础才会得以实现。

3.交换是社会分工的推动力。马克思指出了若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有交换的出现,实际上反之交换也会对社会分工起到推动作用。理论的角度讲,社会分工是无法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那么交换就会有效的推动社会分工发展。例如农业及手工业就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交换和分工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互为基础和前提、互相促进。

三、社会分工的灭亡趋势

社会发展需要向着公平及正义的方向发展,当前社会分工中的不公正、不公平体现和阻碍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发展。那么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逐渐灭亡,那么社会分工也会走向灭亡,这是社会分工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1.社会分工将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的分工。从社会分工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讲,分工的科学和合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从价值理性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总产品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惠及,使得每个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公正。而从发展的角度,资源的利用是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当社会分工的工具理性带来社会总产品扩大化的时候,就会打破原有的公平和公正,这时候就需要对所有制及分配模式进行修订,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社会分工。

2.人类社会要求社会向着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发展。人类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一项永恒的主题,这一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价值趋势。当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之后,就出现了剥削和压迫,人在交往当中出现了不平等,而在人类的发展当中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始终贯穿其中。马克思的理论当中第一次将公平和正义建立在以学科的基础上,对社会出现不公的现象及根源归根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而只有将对这种制度进行变革才会使得社会公平及正义得以实现。从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期待来看,当社会公平及正义不断实现,那么社会分工也将会走向灭亡。

总结:

人类劳动社会中社会分工是一种主要的存在形式,在整个社会机体当中,如何将每个成员劳动能力和资源之间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物质文化科学、合理、公平及公正的分配,使得社会成员在物质及文化方面实现最大的满足。当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社会分工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向着复杂、从宏观向着微观、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从自然分工到自觉分工的衍进过程,衍进的根源分为内在根源、历史条件根源,同时交换也有效的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发展,而最终从社会分工将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的分工、人类社会要求社会向着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发展来看,社会分工必然会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1]高中华.徐岩.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05期.

[2]黄晓锋.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的论述及其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3]文喋菊,周国峰.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05期.

[4]王屹.吴晓明.从分工与个性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异化总体根源的认识[J].南方论刊.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