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小组在降低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2016-11-10黄连娇陈志清秦志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风险护士长项目管理

黄连娇 陈志清 秦志慧



项目管理小组在降低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黄连娇陈志清秦志慧

目的:探讨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对降低高风险药物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成立防跌倒项目管理小组,确立项目名称、项目组成员,设定项目管理目标值,行可行性分析,制定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定期采取PDCA、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及时反馈结果。结果:2014年我院980例服用高风险药物患者中发生跌倒11例,2015年我院1125例服用高风险药物住院患者中跌倒发生5例,低于2014年(P<0.05),达到了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值。结论:项目管理小组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在预防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中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项目管理小组;高风险药物;跌倒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1]。“跌倒”作为我国常见十大医疗事故之一,已列入患者安全目标管理[2]。其中高风险药物引起的跌倒伤害风险大[3],逐渐引起管理者的关注。高风险药品包括粉针剂、注射剂、含兴奋剂药品及毒、麻、精神药品和一些生物制品。临床常见的易导致跌倒的高风险药物包括止痛药、降糖药、镇静剂、多种药物混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和抗焦虑药)、血管扩张剂、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止咳制剂和抗血小板、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镇静剂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种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步履迟缓、定向障碍痛觉消失、判断力差且常伴有视幻觉、妄想等。降压药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的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本研究通过RCT、柏拉图等方法分析我院跌倒患者危险因素,其中高风险药物致跌倒比例较大,属可控因素,因此将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工作中,从跌倒事件的监测、报告、处理、分析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10 810例,其中男5805例,女5005例;平均年龄(57.2±25.63)岁;住院时间8.1~13.2 d;使用高风险药物980例。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12 012,其中男6200例,女5812例;平均年龄(56.3±26.12)岁;住院时间7.9~12.9 d;使用高风险药物1125例。两年度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项目管理小组2014年我院发生跌倒20例,其中高风险药物致跌倒发生11例,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1月决定实施专项管理工作,成立预防患者跌倒项目管理小组,由医护共10名成员组成,包括主任药师、科护士长、护士长以及护理骨干。项目小组共同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表,在小组成员内及科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多次的讨论,通过RCA、柏拉图等质量改进法找出高危及可干预因素,并向全院各护理单元告知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值,争取2015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较2014年同比下降,高风险药物致跌倒比例下降。2014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见图1。

1.2.2落实高风险药物致患者跌倒整改措施,重视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小组与药学部联动,共同讨论及归纳临床常用致跌倒高风险药物。组织护士长进行常用高风险药物跌倒知识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护士长在各病区进行分享及培训,并对所在病区护士进行考核,确保全员掌握;制定“高风险药物致跌倒分类一览表”小册子,将小册子发放到各个病房,便于护士根据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不断强化其使用高风险药物注意事项;与信息科联动,在护士工作界面添加药品说明书,便于护士及时查询,同时在输液卡、治疗单上注明高风险药物标识,标识统一制作为红色可悬挂木牌,便于及时提醒护士注意观察,提高护士警惕性。

图1 2014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柏拉图

由图1可知,2014年跌倒因素分析中,药物因素频次为11次,仅次于年龄因素13次,相较其他可控因素中占比最高,2015年药物因素频次为5次,明显低于其他因素中的8次,已不属于主要因素。

1.2.3安全设施大整理由项目管理小组牵头,组织病区护士长、总务后勤部门联动开展一次全院范围内的安全设施大检查,此次调查通过对全院各个护理单元进行“病房安全设施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及实地查看,把急需解决的10方面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总务科,并协调做好相关问题的解决、跟进和落实,具体包括增加厕所呼叫器,合理放置厕所地面防滑垫,降低卫生间台阶并增设扶手;卫生间设置冲凉椅,增加病床床栏长度及高度,增加夜间地灯使用率,改善走廊光线,增加病区患者辅助行走工具,购置拐杖、肘拐,步行辅助器等;增加病号服型号以供患者选择,清除病区走廊障碍物。

1.2.4建立指引及学习培训在护理部的指导下,联动循证护理小组查阅国内外防跌倒指引,共同制定《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与防范记录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理手册》《患者跌倒后应急处理流程》《陪护服务住院患者防跌倒工作措施及处理程序》等,经医院专业发展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实施,首先对全院护士长进行培训,然后再落实全体护士、医师,护工、陪人、配送、保洁完成各项规范、指引的学习。

1.2.5项目实施的检查和监控实行患者入院后24 h内组长责任制,筛选服用高风险药物患者,有预见性地发现和防范可能发生的跌倒事件;提高陪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其参与重点患者的查房,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看护;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法,跟进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执行。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推广工作亮点,对做得不够的地方,组织研讨,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项目管理小组对每例跌倒个案进行讨论分析,72 h内由项目管理小组成员到跌倒病区进行回访,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结合个案追踪评价法并利用RCT、鱼骨图等分析工具从人、物、环、法、机5个方面分析跌倒原因,及时改进,如涉及流程改造的需向护理部提出书面建议。项目管理小组还与健康教育管理小组联动,每季度对护士进行高风险药物致跌倒知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对考核不理想病区护士加强相关知识宣传,落实管理监督。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患者跌倒情况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前后高风险药物致跌倒比较(表1)

表1 建立项目管理小组前后高风险药物致跌倒情况比较(例)

注:2014年由高风险药物致跌倒11例,其中导致严重伤害5例;2015年发生跌倒5例,其中导致严重伤害2例

2.22015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图2)

图2 2015年患者跌倒因素分析柏拉图

3 讨 论

3.1建立项目管理小组为管理者在预防患者跌倒中提供清晰的管理思路住院患者跌倒是一个复杂的事件,跌倒是独立的行为但与周围的环境、物、患者用药情况和活动方式等密切相关,质量缺陷只有15%的问题是个人,而85%与组织管理不善有关[4]。我院成立跌倒项目管理小组,为预防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提供清晰的管理思路,项目前期属调研阶段,充分分析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确定具体问题需由具体部门协调解决,接着建立指引和学习培训,落实项目实施,实施中持续质量改进。如此清晰的思路,加强了组织体制上的配合,对项目的质量保证、进度控制等更加有效。

3.2建立项目管理小组能全面提升后勤、医护人员、患者等对跌倒的重视度项目管理法要求服务由被动转为主动,强调医护人员、后勤等相关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效利用目标管理的思维理念,增强责任心和竞争意识[5]。通过项目管理小组协调,加强医护、后勤等人员沟通,增强了团队合作,郭红等[6]研究表明,陪护认知能力越高,预防跌倒行为越好。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流程指引、预案,指导医护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制定醒目的高风险药物标识悬挂床头可随时提醒护士、医师、家属、患者、陪护、后勤人员预防跌倒,增强防跌倒意识。制作小册子派发给患者及家属,可起到健康宣教的作用[7],真正做到护-患-陪共同参与,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社会满意度,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3建立项目管理小组能使质量管理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项目管理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加入持续质量改进法,能促进项目不断改进。在跌倒原因分析中,采用柏拉图分析法,找出跌倒的主要原因,组织全院护士长着重将跌倒因素进行分类,图1显示,2014年跌倒因素中主要为年龄因素、药物因素、其他因素、健康相关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项目管理后,在2015年跌倒相关因素分析中,药物因素已不属于主要因素,但健康相关因素、年龄因素等仍高居重要因素中,因此,项目管理要处于良性循环中,还需小组成员不断整改重要因素,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高风险药物作为患者跌倒高危因素之一,能通过有效的评估及预防措施降低其对患者的伤害。建立跌倒项目管理小组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分析跌倒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改善流程及落实措施,提高了管理效果。

[1]金霞,杨丽梨,宋丽君,等.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18-1221.

[2]王珊珊,刘彦慧,Shake Ketefran,等.中文版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27-929.

[3]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3-327.

[4]彭美娟,区秀丽,冯青嫦,等.住院患者跌倒时间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91-93.

[5]杨军玲项目管理在医院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28-929.

[6]郭红,田军,万巧琴.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70-272.

[7]何华英,尹世玉,刘青青.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应用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1,9(3):197-198.

(本文编辑陈景景)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in reducing patients falling caused by high-risk drugs

HUANG Lian-jiao,CHEN Zhi-qing,QIN Zhi-hui

(Guanghzo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Guanghzhou51006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stablishing a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to reduce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ing caused by high-risk drugs.Methods:Establis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and determine the nam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members,set up the project management goal,carry out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develop plan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the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such as PDCA,Plato and fishbone diagram were routinely adopted and analyzed,feedback result timely.Results:In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980 patients taking high risk drug in 2014,11 cases fell, and in 2015,5 cases of 1125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taking high risk drugs fell,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2014 (P<0.05).Expected target value of project management was achieved.Conclusion:The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provided a new operation mode for nursing administrators,the new mode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high risk drug-induced falls was worth learn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am;High-risk drugs;Fall

51006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黄连娇: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7-12)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64

猜你喜欢

高风险护士长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