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心灵 携手同行
——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6-11-09冀州中学谭玲霞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社团

冀州中学 谭玲霞

呵护心灵 携手同行
——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冀州中学 谭玲霞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有较强的自主性,渴望独立,有创新意识,期待被关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有许多心理困惑和迷茫,如果疏导不当,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许多学校主要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专家讲座以及开放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它适应了高中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是实现学生心理互助、自我成长的有效模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增长点。

冀州中学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2011年,学校成立了心理社团,设立“阳光使者”,通过学生影响更多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心理社团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成立心理社团的理论依据——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的优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更愿意和同伴或友人分享,因为同龄人的价值观、爱好取向、生活方式都很相近,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二、心理社团的建设与管理

我校的心理社团是由学校心理教育中心组建并具体指导的学生团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助人自助。心理社团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教育,同时帮助其他同学提高自助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1.管理机制。心理社团主要实行分层管理体制。社团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的提供,环境的布置安排等都需要学校的支持。只有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才能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因此,校长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者,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副校长主管具体工作。心理教育中心的心理教师是心理社团的直接引导者和负责人。“阳光使者”是心理社团的成员,是各项活动的实施者。

2.成员组成。心理社团成员称为“阳光使者”,由各年级学生组成。每年秋季开学第一个月,心理社团开始纳新,条件是对心理学感兴趣、有帮助他人的热情和耐心。学生自愿参与,报名后再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心理状态良好、有责任感的学生。最后结合成员的兴趣以及能力,安排到不同的部门承担不同的职责。

3.部门组成。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建设,心理社团成为一个架构完整、运行平稳、机构健全的组织,设有主席、策划部、编辑部、宣传部、活动部等多个职位、部门。主席由心理教育中心教师担任,负责心理社团的管理,做好协调、决策工作。不同部门各有分工,职责明确,运作规范。

4.工作任务。社团任务包括: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技巧培训;负责校园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报》的编辑与发行;在学生之间开展朋辈互助心理辅导活动;组织策划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协助心理教育中心开展活动等。

5.活动原则。为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心理社团活动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完善自我与帮助他人相结合;坚持普及知识与朋辈辅导相结合;坚持团体活动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坚持信息畅通与严格保密相结合。

三、搭建广阔实践平台,走出社团发展新路径

1.整合学校资源,为心理社团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社团成立之初,我校对心理教育中心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心理教育中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中心设有宣泄室、悦心室、治疗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接待室、心理阅读室等多个功能室,为心理社团提供了更多活动场地和资金支持。

心理教师作为心理社团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培养“阳光使者”的责任。我校心理教育中心的心理教师全部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人员,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出专业判断,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为心理社团的成长壮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保障。

2.加强心理社团专业指导,为朋辈心理辅导奠定坚实基础。

心理教育中心定期给“阳光使者”开展辅导与咨询技巧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高中生心理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咨询常用技术、沟通技巧以及应对策略等。每周四下午组织全体成员开展心理沙龙,表演心理剧,一起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阳光使者”不能解决的问题,将汇报给心理教育中心,由专业教师及时干预解决,关注并促进每一名“阳光使者”的心理成长,增强朋辈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使心理社团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3.心理社团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心理社团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服务。

每学期初,心理社团都制定好本学期的活动计划,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宣传、心理健康专题资料发放等宣传活动,挫折教育、感恩教育、校园心理等系列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每月话题“你的心思我来猜”、心理电影展播、心理情景剧选拔、男生心理文化周等。

心理社团的常规工作主要有: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现象,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主动找学生谈心、分享心理调节技巧等。

“阳光使者”定期上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晴雨表》,参加每月一次的交流活动;汇报本班学生的心理动态,反映同学的心理需求状况,交流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心理辅导教师提供学生心理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在班级中开展心理主题活动。例如,期中、期末迎考阶段,可以准备减压知识主题,帮助学生以健康平和的心态迎接考试。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或与心理学相关的影片、心理访谈,例如:《宿舍你我他》《你不能不知道的心理学效应》等。

协助心理教育中心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团体活动,达到团体心理治疗的目的。例如小型团体活动“智解‘千千结’”,通过解结的过程让学生体验遇到困难时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阳光使者”协助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分享,取得了理想效果。

编辑、发行《心理健康辅导报》。作为心理知识宣传的主阵地,《心理健康辅导报》每半月一期,每一篇文章都精心挑选,每一期都凝聚着心理社团成员的心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心情故事、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我校把每年五月份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向全校师生重点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赛、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关注心理健康,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在各项活动中,心理社团功不可没,比如“呵护心灵,健康成长”手抄报活动,从策划、宣传到评奖都由学生组织参与。学生集思广益,精心编写,既丰富了课余活动,又增加了心理学知识。

学生心理社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实践,我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比如鼓励心理社团走出校园,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充实心理社团的内涵,加强与外校心理社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等,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显现出来。我校的心理社团活动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但是我们相信,只有尊重和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社团
缤纷社团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