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词块促进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实验研究

2016-11-09屈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词块实验班

屈萍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基于词块促进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实验研究

屈萍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词块作为模式化的兼有句和词汇特点的固定或半固定语言结构,以整体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掌握大量词块能很大程度地促进目的语的学习。为调查词块教学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对天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102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词块水平、词块识别与听力理解能力三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后两者之间相关性更为明显;其次,实验班后测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同时也明显高于其前测成绩,证明词块教学对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能力是可行且有效的。

词块;词块教学法;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

听力理解是语言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快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的一种方式。就二语学习过程来说,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听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线索以及大脑中原有信息对声音信号进行筛选、解码、意义构建、记忆,是一项较难掌握和提高的语言技能。

大学英语学生在一、二年级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中,往往在听力能力上表现较差,与“说”这一技能相比,提高较慢。孙莉、李景泉[1]对大学英语学习者中介语的听力理解策略使用模型进行了研究,对学习者在听力理解3个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分类,结果发现,学习者在听到声音信号时能尽快将词汇在大脑中搜索出来,联系原有信息并对后续信息进行预测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那么,词块作为兼有句和词汇特点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在日常话语中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可以预测,并以整体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势必是语言信息处理最理想的单位。可以说,词块在降低听力难度,加快信息处理速度从而促进听力理解方面有其优越性。而探讨以词块教学法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也有其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词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言教学所探讨的要点之一。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Altenberg&Granger[2]发现大约70%的英语日常会话是由词块组成的,Nattinger&Decarrico[3]以及Lewis[4]等语言学家也提出可以将词块应用于语言教学,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此后,词块教学法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国外对于词块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领域:二语词块习得过程,不同语言背景的二语学习者的词块习得差异以及二语词块的教授。[5]国内在词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专家和学者们也对词块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挖掘。国内研究主要开始于2002年,特别是2005年前后出现了一系列基于实验或语料库的词块研究[6-7]的词块水平测试结果表明词块能力与语言技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同时也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块水平不容乐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多面向英语专业或重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且主要集中在词块与语言输出性技能的关系上(李太志;[8]王立非、张岩;[9]于秀莲[10]等),而对于词块与语言输入性技能之间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地处西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天水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学习者为对象,以实证的方法对词块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探究词块教学对提高语言输入性技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继而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笔者通过教学实验的方式来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词块能力以及对材料中词块的识别程度是否与其听力理解能力相关?

2.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基于词块训练能否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词块意识从而促进听力理解?

(二)受试

实验在天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两个班共102名同学参与了教学实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各收回有效数据51份)。教学实验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持续时间为15周,每周1小时。两班课堂教学均由笔者本人完成,教学材料为大学体验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研究工具

为便于控制测试材料的难度水平,前后测使用的听力材料均选自大学英语二级水平测试题,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第二学期语言能力测试。前后测试题均由三部分构成:听力理解部分(3篇短文以及其后的10个单项选择题),词块识别部分(根据所听材料完成段落的填空,要求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表达方式),词块能力测试(在给出的四个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补全句子)。

首先,前测在教学实验之前进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测试结果分析如下:两班受试在听力理解、词块识别以及词块能力三方面测试成绩的比对结果P值(2 tailed)分别为1.000、.281、.360,均高于.05,因此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教学实验前可被看作为无明显差异样本。此外,通过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到,两班受试前测在三部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06、2.40、4.48(满分为10、18、15),可以看出学习者在这几方面能力普遍欠缺。

后测在15周教学实验完成之后进行,以验证词块教学法能否有效促进实验班受试的听力理解能力。之后,为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验证教学思路,笔者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各4名受试进行了访谈(以后测成绩为准,2名高分学生,2名低分学生)。对控制班的访谈主要集中在测试完成中所遇到的困难,而实验班则主要为对词块学习的体会。

(四)教学实验设计

词块的识别在最初开始时并不容易,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指导。因此,教师首先可以搜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音、视频以及书面英语材料,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有意识地从单个词的识别转向词块识别。在实验班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词块,词块特点、功能、作用,并进行基础训练:识别文字材料中的词块并讨论——完成与文字材料高度相关的听力听音并从中筛选词块——以句为单位在放音中识别并记录词块。第二阶段为巩固练习阶段,实验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所捕获并记录下来的词块就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训练,同时尝试用其它词块来完成替换。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网址链接,完成补充听力材料的学习并进行反馈,以此来巩固强化。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教学实验完成之后,笔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教学班和实验班前后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后测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受试在三方面测试结果比对中P值(2-tailed)分别为.003,.000和.002,均低于.05,表明两班在后测中表现有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词块教学的积极作用,笔者分别对两班前后测的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

从表2数据来看,实验班在前后测中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三项测试中P值均低于.05),而控制班则无明显差异。因此可以确定词块教学对受试的听力能力和词块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

之后,笔者对实验班后测的三部分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尾.01水平上除词块能力和词块识别(R值为.111)外,听力理解水平和词块能力测试(R值分别为.576和.579)之间均显示明显相关,说明在词块部分得分较高的同学相应听力理解部分得分也较高。

最后,通过与受试的访谈可以发现,受试者认为听力理解中最大的困难是不能有效地把听到的词句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另外在处理完型部分测试时,控制班受试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而实验班受试则能有意识地利用捕捉到的词块来补全句子。

四、结 论

通过对以上教学实验中所测得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测试中三部分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听力理解、词块识别以及词块水平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尤其是词块识别和听力理解之间,即对语料中词块识别能力强的受试在听力理解测试中表现更好。

第二,通过实验班与控制班成绩比较,实验班后测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同时也明显高于其前测成绩,因此,采用词块教学法对于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

第三,对照后测各部分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同学在完成与教材内容相关材料时表现明显优于控制班,课前课后所进行的延伸教学在听力能力的提高上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综上可以发现,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基于词块训练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目前,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形式多样、内容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英语传统教学的有力辅助,使得英语课堂的延伸成为可能,而听力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课外的大量延展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材料的整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和课后延展性任务的完成为学生提供接触以及运用词块的途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词块,培养词块学习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听”这一语言基本技能。

[1]孙莉,李景泉.大学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听力策略使用模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2]ALTENBERG B.,GRANGER S.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make'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

[3]NANTTINGER J.,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LEWIS 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Thomson:Heinle,2002.

[5]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6]段士平.国内二语词块教学述评[J].中国外语,2008,(4).

[7]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8]李太志.词块在外贸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产出性训练法[J].外语界,2006,(1).

[9]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10]于秀莲.语块教学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4).

〔责任编辑 艾小刚〕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xical Approach on EFL Learners’Listening Competence

Qu 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Prefabricated lexical chunks,stored as a unit in the brain,are regarded as the ideal unit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For language learners,enough chunks in the mental lexicon would achieve the proficiency greatly. The study aims to fin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instruction of lexical chunks to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in addition,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chunks proficiency,chunks identification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ugge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unks identification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mproved their listening,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struction.

lexical chunks;Lexical Approach;EFL learners’;listening competence

G642

A

1671-1351(2016)03-0126-03

2016-02-05

屈萍(1977-),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词块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