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问题及发展研究①

2016-11-09张倩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湖南师范大学高水平就业指导

张倩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问题及发展研究①

张倩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选取华中地区5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从社会、高校和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3个方面分析就业问题,并对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后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为有关部门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以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乒乓球项目的可持续性。

高校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 就业 发展

《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4〕2号)文件下达各省后,华中地区可招收乒乓球项目的高校为8所。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作为高校招生计划中的特殊群体,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特长或大学所学专业去实现就业一直备受体育界关注。希望通过此研究掌握社会对高水平乒乓运动员的需求方向,熟悉单位用人标准,分析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就业优劣势,把握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展动态,探索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应该具备的社会竞争力,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华中地区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5所具备乒乓球项目招收资格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及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利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等网络资源查阅近几年相关政策、书籍和文献,为此研究调查问卷的研制和后续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和研究基础。采取电子邮件传送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2010—2015年间毕业的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信息,共发放问卷78份,回收75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96.0%。通过相关软件对回收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比较、推理得出相关结论。

表1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专业类别(单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专业类别

通过访谈得出,除了湖南师范大学以外,其他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入校时择专业的范围均是有限制的,这也是影响运动员毕业专业的一项重要因素。结合表1百分比数据分析,男运动员毕业专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理工科、文科、体育、医科、农科。其中理工科占53.3%超过半数,而农科专业仅为0;另,女运动员毕业专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文科、理工科、体育、医科和农科。其中文科比例占最高,达48.5%,而医科与农科均为0。由此判断,男运动员较倾向理工科,女运动员较倾向文科。其中管理专业、体育专业和新闻专业为热门专业。

2.2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现状

2.2.1 社会方面

据统计,2010—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从631万人增长到749万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人才竞争激烈,促使许多用人单位在对特殊人员招聘过程中,不仅以毕业生特长运动技能水平高低作为主要招聘依据,专业方向也会成为用人单位的一项重要考察指标。根据表2显示,5所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通过运动技能水平+专业两者结合而获取用人单位青睐的比例远超过单一的运动技能水平或专业方向的就业率。而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要求高的用人单位,运动员文化专业很难达到标准,对其也会慎重筛选,从而造成就业率低。

2.2.2 高校方面

高校的知名度,专业限选范围、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校的知名度代表着社会影响力,其无形资产,也是毕业生的无形就业优势。一般来讲,“985”或“211”重点大学,在众多企业、事业单位中是炙手可得的;另一方面,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的专业限选范围。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下,热门的金融方面的专业社会需求大,再加上毕业生还有一技之长,所以该专业方向的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就业最为稳定。第三个方面,高校开展专门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指导,调查的5所高校均位属省会,地理位置优越、就业指导信息较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便,运动员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就业技巧能力要求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造就这几所大学的高就业率。

2.2.3 自身方面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既有就业优势也有就业劣势。就业优势:如:乒乓球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设备简单、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没有身体对抗,不易损伤。在提倡全民健身的方针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乒乓球运动。而很多单位或系统也会定期举办一些乒乓球赛事。这就需要一批既有高乒乓球技能又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而就业劣势: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基本上都有类似专业队训练的经历,以专业队训练模式为主、学习为辅的成长模式,使运动员把应该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都转移到了训练场上,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知识的缺失。有限的文化知识限制了其在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中从事工作,也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其完成非乒乓球相关工作的能力产生质疑。

2.3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就业发展状况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的性格开朗、吃苦能力强,在工作之余能带动单位的文化活动的开展。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工作方面的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此外,还应加强计算机和英语能力。现今社会在工作中对计算机能力水平和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简单的搜集整理资料和Excel、Word表格已经不能满足,office等办公软件已普遍应用。在72名调查者中,在校期间仅1人考取office等模块的合格证,1人英语过了6级,2人过4级。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频繁,企业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国际贸易,而体育工作者也常有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掌握英语对于人们能了解世界文化背景及开拓视野都有很好的帮助,它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高水平运动员因为学训时间的矛盾,往往会耽误英语的学习,造成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

表2 用人单位考察指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就业现状

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拥有国球美誉的乒乓球,火速在各行各业发展起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不仅拥有较高的体育技能又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素养,在就业竞聘中脱颖而出。多数用人单位注重在运动员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前提下,通过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来选拔人才;而高校的知名度、专业限选范围、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地理位置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的就业率呈正比关系。

3.1.2 就业发展状况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在工作之余丰富了单位的文体活动,带动了周围同事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了同事之间的交流。但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基本上只能从事最基层的工作,且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的表现限制了其在职场的发展机会。

3.2 建议

3.2.1 就业

高校方面在招生时可根据运动员的入学成绩尽量放开运动员的专业选择范围,结合社会需求分模块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正确引导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就业方向。

3.2.2 就业发展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就业后需要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学习,弥补在校期间所缺失的文化知识或根据工作环境重新适应、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开拓创新能力。对应聘上岗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毕业生针对计算机水平和英语能力加以培训,排除其职场发展障碍。

[1]彭萍.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2-16.

[2]赵庆典.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47-48.

[3]周媛.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改革[J].科技信息,2010(6):197.

[4]杨士兵.聊城大学乒乓球运动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发展现状之分析[J].体育时空,2015(2).

[5]王军杨.忠明.广西竞技乒乓球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技,2015(2):36-38.

G846

A

2095-2813(2016)10(a)-008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81

①2014年度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403。

张倩(1985,6—),女,汉,湖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小球方向。

猜你喜欢

湖南师范大学高水平就业指导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