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2016-11-09朱晔

当代旅游 2016年7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朱晔

摘 要:本文依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探讨了具有高职特点的旅游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重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一、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应用性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应用性人才就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其特征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这类人才的特长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或良好的职业素质上。基于以上人才定位,我们确定的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为:

(1)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来构建课程和课程体系;(2)强化实践性教学,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3)必备的基础性理论和专业性教学,应按照职业岗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进行整合,合理设置。(4)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重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的养成。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旅游专业较强的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针对旅游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实用性、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构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德为先、能力为本、德能并重”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建成一支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地方旅游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一套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师资校企岗位互换的有效机制,使本专业成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结构

在教学安排上,实践性教学主要以模块形式按实践单元组织教学,形成模块式课程结构;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按照能力模块、能力要点和实操技能的教学过程,密切安排配合不同的教学实践。能力模块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安排顶岗实习,专项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毕业实习。

(三)精心设计组织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其操作程序是:首先,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的实训教学大纲;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项目。

(四)实践教学的训练内容和考核方式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依据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形式,整合改革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方向拓展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导游业务、模拟导游、饭店管理与实务等课程中我们都增加陕西导游、饭店操作实务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对考试形式也进行了改革,我们一方面改变以前只用闭卷考理论的单一方式,对职业技能模块课程,实行理论成绩与实际操作考核各占50%以上,并且对实际操作考核形式、内容、标准均按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执行,把两者完全结合起来。

(五)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根本保障

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训基地包括两类,一是校内实训基地,我们建立了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实训室,实行技能模块教学,让学生进行仿真训练,及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二是校外实践基地,我们与西安国旅康辉旅行社、西安宾馆、唐城宾馆、碑林、大雁等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要能够打出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充分利用西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一是让这些企业在旅游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作用,对培养目标、课程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修改,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二是采取多种校企合作模式,重视用企业文化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旅游人才实践性教学培养效果

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着力塑造学生的技术型、复合型必备的素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明显提高。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与精心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通过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活动,如模拟导游大赛、酒店技能比武等,使学生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本领。

(三)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成绩显著。节假日义务导游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观[J]北京成人教育,2000,(4).

[2]沈耀泉,李建求.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1,(7).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