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农业视角下下坝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行性探析

2016-11-09吴玲玉

当代旅游 2016年7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

吴玲玉

摘 要:打造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乡村旅游产业将带动乡村生态、文化、餐饮、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增强乡村吸引力及可发展性的有力途径。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激发城市游客向乡村的重要内容。下坝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当地发展结构,乡村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关键词:休闲农业;下坝乡;乡村旅游产业

依托乡村旅游,能推动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当地资源的修复与整合,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延伸,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指导,建设“美丽乡村”产生内在发展动力。乌当区各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生状态,这是景区开发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十分珍贵、稀缺。所有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都必须将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使当地及周边的游客成为休闲旅游的受益者,同时成为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古禅驿道、奇山峻岭、绿色田野、樱桃采摘、中药材种植园等资源,无疑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基础,发展下坝乡村旅游产业,需发挥其“原生态”的资源优势。

资源

气候下坝乡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温热区,平均温度15℃,平均海拔1250m,最低为827m,地处贵阳市海拔较低的近郊。水资源丰富,下坝乡自西南向东南部纵贯着乌江支流清水江的左源干流——南明河,使得下坝乡水资源与水能资源都较为丰富。农业资源本区内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适合农、林植物生长,山地面积较大,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依托马百线竣工通车使车程缩短及生态资源的优势,下坝乡乡以种养兴乡为切入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发展樱桃、枇杷等优质水果5500余亩,形成了一些蔬菜专业村、专业户,有80%的农户种植蔬菜。

政策

(一)下坝镇2014年共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4个,分别为中寨、普渡、下大山、宋家坝,建设项目43个,涉及活动广场、停车场、村寨绿化、青石板步道建设等,共投入资金726.4万元,其中市级投入400万元,区级匹配301.4万元,农户自筹25万元。

(二)在乌当区农业局2016年工作计划中,2016年将完成下坝镇下坝村上大山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申报工作, 并编制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报市农委组织评审、论证通过。

(三)乌当区将于2016年7月1日至10月10日举办第二届贵阳农业嘉年华活动,此活动总体定位是“创意生态、欢乐共享”,将突出“健康乌当行、乡村大舞台、农业高科技”三大主题,注重体现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精品农业等新业态和改善农村面貌新形态,此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实现下坝乡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现代流通等产业相互促进,进一步延长下坝乡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就业链。

客源市场

从一级市场上看,贵阳市属于贵州省政治文化的中心,常住人口大约468万,随着贵阳市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且下坝乡地处贵阳市郊,交通便利。

从二级市场上看,2015年贵州省的客源市场中,入黔游客量增幅较快,而75%以上外省入黔游客是以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度假及避暑为出游取向的,下坝乡在未来发展过程也将以其独特的休闲农业文化体验获取大量的客源。

一、下坝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乌当区旅游的方向应是民族风情游、文化游、乡村游、农业观光游、自驾游和度假游,度假旅游要严格控制度假区规模;各度假区旅游生活污水得到100%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固体垃圾全部得到回收处理;部分敏感景区采用电瓶车将旅游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最小程度。

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各景区、景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及水文状况、动植物分布、土壤类型、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不完全一样,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要针对各旅游景区、景点的景观特点和环境状况来确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建设措施及手段。

(二)可行性

内部环境:

1.西南地区依靠其舒适的自然风光、气候、少数民族文化、佛教文化为特点,开展了较多的养生旅游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潜力。

2.西南地区气候舒适、文化独特、自然风光壮美,其生态旅游、养生项目也大多围绕这些特色营造,是该地区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

3.适宜的交通距离。距离市中心25公里左右,既远离都市喧嚣,又拥有便捷的交通。

4.开敞的山水格局。两河交汇、群山环抱,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

5.浓厚的文化底蕴。古迹,寺庙,少数民族等文化元素,丰富度假项目。

6.生态的度假环境。现状茂密的植被,白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7.专业的养生条件。结合中医的理疗养生,发展企业自身优势条件,成为专业性的健康调理基地。

另外,下坝乡旅游规划已制定,下坝乡政府请专业人士将下坝乡的人文及自然资源做整体的旅游规划,设计了较为可行的旅游规划方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

(三)市场条件分析

市场分类: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1.国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省份

二级客源市场: 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

三级客源市场: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省份,地理区位

2.国外市场:

主要客源市场:日本、欧美、泰国、新加坡等

其他客源市场: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

3.主要影响因素:

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程、消费观念、文化环境等因素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可行性在于既有本身的优势条件,又有外部的市场环境的支撑下坝乡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项目优势分析

1.资源:

(1)自然资源:群山环绕,绿水成群。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兴趣浓厚;

(2)人文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宗教资源丰富。

2.人才:

(1)高校定向培养人才

(2)面向全省,全国招聘专业人才

(3)自主建设一支专业性的高校人才队伍

3.管理:

(1)政府要与企业和市场结合,避免与市场脱节造成项目人气不足

(2)企业要随时把握市场动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3)高校要保持与项目的联系,寻找在校生的实习机会

(五)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

1.创新的首要环节是该项目是进行休闲观光农业的创新,吸引城市中的人来缓解压力,度过愉快的周末,感受不一样的氛围。

2.创新之二在于游客体验互动式的采摘环节。

3.创新之三在于民族风情与自然风管的完美融合,形成“景中有情,情中有境”的生态画卷。

二、下坝乡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不及环境建设不完善。就整体而言,下坝乡的旅游发展受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约,比如旅游者看不到路标而耽误去目的地的现象,道路狭窄崎岖使前往的游客体验度下降。

第二,对于当地的资源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当地仅仅是利用了自然资源作为发展途径,忽略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第三,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乏,当地旅游意识不强。由于管理上的缺乏,许多地方只是农户自主经营。再者,当游客来访时,问到许多关于本地的旅游资源时,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四,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招商引资成为一定的难题,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回报时间长,风险性高。

另外,下坝乡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没有达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更重要的是,下坝乡现在的旅游发展中,忽略了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比如佛教文化熏陶下的普渡寨。

三、下坝乡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整体策略:

进行下坝乡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将下坝乡自然与人文资源作出清晰的整理,分类进行调查研究,对有价值的资源做重点调查,列入开发对象之中。例如,该地具有丰富的翠林竹叶,为发展休闲旅游提供氛围衬托。

紧接着,确定目标市场,将市场确定在当今需要休闲放松的人群,孩童、退休老人、追求新奇的年轻人、陶冶情操的知识文人等相关市场,市场定位放入高端、中高端和低端的目标市场。诚然,细分市场需建立在下坝乡所拥有的资源当中。古道古桥、佛家寺庙、勤劳淳朴的布依族人民、自然田园、、春季的樱花,樱桃采摘业、中药药材园、险峻的峡谷风光等,是其发展休闲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同时,要倾心于项目细节上的设计,注重环保和低投入,塑造出与周边不同的项目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下坝乡的旅游现状看来,其中樱桃采摘是下坝乡旅游体验项目中的典型代表。由此,我们可以将具有知名度的樱桃采摘作为其余项目的带动因素,不断完善其余项目的接纳量,不断增加本区的休闲旅游项目的知名度。

在项目中,把握项目的生态性、休闲体验性、个性化原则,注重项目的休闲性和体验性,打造“互联网+”的新兴乡村旅游产业。紧紧围绕“古风禅韵,天籁普渡”的项目定位,展开对户外运动、山地健身、普渡佛教文化的体验、川盐古道、民族风情等综合的休闲旅游项目,能有效避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问题。

项目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内的水、森林、樱桃特色农业等自然资源,不仅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开发,对周边的“美丽乡村”建设起进一步的积极作用。将使下坝村“古风禅韵,天籁普渡”的精品旅游路线更具吸引力,提升了下坝乡整个地区的地方内涵及知名度,使得当地休闲农业相关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使其产生互动效应,相互交融渗透,新兴的企业及其他服务业的融合,从而达到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从而改造下坝乡部分的产业状况,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对于就业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由此,在飞跃对下坝乡进行休闲农业的改造的基础之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黔中密境”的跨越。由此,休闲农业对下坝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发挥着带动作用和与经济发展的桥梁作用,对于下坝乡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对贵州的2号文件内容,为贵州旅游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下坝乡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是符合乌当区“黔中秘境”的品牌推出,项目吸引力大,集山地探险、文化体验、采摘蔬果、民族风情、古禅驿道等项目为内容,综合休闲旅游的发展要素,符合项目的发展定位,满足了人们的市场需求。项目的实施不仅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而且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当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效果很明显。发展休闲旅游,成为下坝乡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营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鞍山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视阈下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我国休闲农业改革探讨
昆明市晋宁县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研究
吉首地区休闲农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