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神塞纳:F1赛场上不朽的神话

2016-11-07白八

东方企业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塞纳威廉姆斯世界冠军

白八

11月的到来昭示着今年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也就是F1,即将落下帷幕。就像提到篮球没有人不知道科比·布莱恩特;提到足球没有人不知道大卫·贝克汉姆一样。只要喜爱F1赛车这项运动,没有人不知道塞纳的名字。他像一颗耀眼的明星,闪耀在F1的历史上。

1994年5月1日14点18分,F1圣马力诺大奖赛伊莫拉赛道的第7圈,tamburello弯道在下一秒将发生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故。F1巨星埃尔顿·塞纳驾驶着威廉姆FW16赛车,正以300km/h的速度过弯,突然赛车脱离了既定轨道,前悬挂断裂了,击穿了头盔,直接戳中塞纳的脑部。鲜血瞬间遍布已经被撞得变了形的狭小座舱,当他咽下最后一口,车神的灵魂便永远地消散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惨烈而决绝的告别方式,是作为职业赛车手的塞纳所乐于接受的,因为他曾说过:“如果死亡降临,那就让它突如其来、无法抗拒、彻彻底底,我可不愿在一架轮椅里残度余生。”

作为无数F1赛车车迷心目中的赛车之神,这位用生命驰骋在F1赛车场上的巴西飞人,4岁开始驾驶卡丁车;在F1比赛竞争最激烈的年代获得三届世界冠军;41场比赛的胜利、65个杆位名次;连续5年摩洛哥大奖赛冠军。“埃尔顿·塞纳”这个名字也就此成为了F1赛车场上的极速传说。

塞纳的遗体被家人乘坐巴西航空带回了圣保罗,1994年5月5日,在圣保罗的市长及州长的见证下,塞纳的棺椁被装上一台消防车,17台警方摩托车在前方领队,2500名警察围出了一条30多公里的路,三百万名巴西群众涌上街头,向自己心中的英雄献出最后的致敬——这是现代史上最盛大的葬礼。

“对他而言没什么比赛车更重要”

埃尔顿·塞纳·达·斯尔法(Ayrton Senna da Silva,1960年3月21日-1994年5月1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巴西家庭,和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塞纳是为赛车而生的天才,除了他对于赛车的无限热爱之外,还有与生俱来的赛车天赋。

在他四岁以前,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而运动不协调,连上下楼梯都十分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埃尔顿的运动能力恢复了,并越来越强,从一个跌跌撞撞的小男孩摇身一变成为了运动健将。当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辆迷你卡丁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赛车。到了十三岁,埃尔顿在巴西的英特拉格斯赛道起步,开始在卡丁车比赛中展现风采。1977年,也就是在塞纳17岁这一年,他获得了南美卡丁车锦标赛的冠军。

由于对赛车事业的热爱,他放弃了事业与爱情。他以四科全优的成绩高中毕业,随后被送往大学专修企业管理。但此时埃尔顿已将全部精力投入赛车,最后由于他对赛车的热爱,索性放弃了学业,一心一意进行赛车事业。后来父母要求他回到巴西接管家族事业时,他也在接到福特2000方程式锦标赛的邀请之后放弃了家族事业,选择前往回到赛车场上。而在1981年,他与青梅竹马的女友莉莉安·索萨(Lilian de Vasconcelos Souza)结婚,但他的妻子曾说:“他爱的不是我,而是赛车……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赛车更重要,家庭不是、老婆不是,什么都不是。”最终,这场婚姻在1982年收场。

塞纳回到了赛车场上,他将自己这个在赛车场常见的达·席尔瓦姓氏改为了他母亲结婚前的姓氏——塞纳,以此作为自己的官方姓氏。从此,埃尔顿·塞纳之名开始活跃方程式赛场上打响。

1982年,塞纳赢得了英国福特2000方程式与欧洲福特2000方程式的年度冠军,由此他也获得了赞助商的支持,加入了英国F3的West Surrey Racing车队,得以参加1983年的比赛。

而提到塞纳在1983年的比赛,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传奇人物,马丁·布伦德尔现今知名的F1赛事评论员兼1990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原本塞纳统治了1983年英国方程式上半年的比赛,而到了中期,马丁驾驶着艾迪·乔丹车队的赛车追进了比分。

多年后他回忆起与塞纳的鏖战依旧让他感到震撼,大为赞扬塞纳的驾驶技术是“上帝给的天才能力”,称他控制赛车转向的抓地力有一种特殊的第六感,一般的车手能够将自己的圈速提高到点一或点三秒,厉害的车手能够做到点五,只有塞纳,能够一秒一秒的刷掉圈速;同样,他也直言塞纳是个在赛场上冷酷无情的家伙,他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他与你的缠斗往往会把你逼到“差一点儿出事”的地步——而这个地步只能由你决定,如果你不放手,你就只能和他相撞,如果你放手了,他就得逞了,并且今后你再也没有信心与他争斗。

最终塞纳取得了这场比赛的最终胜利,当年年末,他又加入了叶德利先生的Theodore Racing Team,驾驶丰田引擎的赛车赢得了澳门F3格兰披治大赛。而在澳门F3格兰披治大赛之前,就已经有几家F1赛车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所以到了此时,塞纳的目光真正地投向了最高等级的方程式赛车——F1。

车神崛起

加入F1赛车车队并没有塞纳前期的赛车征程那样平顺。

1983年,塞纳先后参加了威廉姆斯、迈凯伦、布拉汉姆和托勒曼车队的试车活动。起先,是在英国的多宁顿公园赛道,塞纳驾驶威廉姆斯赛车完成了四十个计时圈——他的圈速要比在场的所有车手都快,包括1983年的世界冠军柯克·罗斯伯格!但最后由于国籍等种种原因,塞纳并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强队,最后不得已加入了一直处于末流位置、赛车性能难以保障,严格意义上还是支“菜鸟”车队的托勒曼(Toleman Racing)。虽然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加入了F1。但这支毫无争冠能力的车队,对塞纳的未来又蒙上了一层充满未知的阴影。

在这个赛季开始前,媒体与往常一样,也不看好该车队,认为1984托勒曼又将是一个颗粒无收的赛季。而就连塞纳本人也对托勒曼车队的赛车不甚满意。

揭幕战,在塞纳故乡的亚卡内拉瓜赛道举办。资格赛上,各大车队的纷争便拉开了序幕,塞纳以比队友快1.8秒的成绩排名第17位挤身正赛。遗憾的是,即使塞纳是本土作战,他也没有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他的赛车引擎在第八圈时出现状况不得不遗憾退赛。就这样,他的F1首秀以失败告终。

之后的两场比赛,塞纳为车队赢得了两个积分,但是却没有得到圣马力诺站的参赛资格,这也是塞纳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没有没有跻身正赛。

而在这一整个赛季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摩纳哥站塞纳在雨中的惊艳表现,起步后,他精湛地驾驶着赛车,飞快地追逐着前面的对手,尽管依然漫天雨雾,但塞纳在这种状态下渐渐地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赛车技术。他从积水中铲出一条赛车线,灵巧地通过弯道,被雨水浸没的涡轮增压引擎在上坡中依然发出强大的扭力,呼啸着经过全世界最闻名的赛场。

雨越下越大,但塞纳却越跑越快,此时仍然是塞纳后来的长期对手普罗斯特领先。正当塞纳的视线中出现了普罗斯特的迈凯伦赛车时,赛事由于安全原因被终止了,塞纳最终取得了第二名,赛后塞纳说:“我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赢得这场比赛,但除非你第一个通过终点线,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级方程式是由政治,利益以及诸多不平等因素铸成的运动,若你想凭借自己的方式跑,你就必须面对不公平的事儿。”

这个时候,车神还没被称为车神,而是被称为“雨神”。

在摩纳哥站之后,塞纳立刻上升成为赛车界的新宠,各类商业品牌代言都开始与他接洽。但最重要的是,莲花车队开始与塞纳的经纪人接洽,商量买断他合同的事。托勒曼车队的老板一开始感觉遭到了背叛,但他知道自己是留不住塞纳的。于是在为托勒曼车队效力了一个赛季之后,塞纳以惊人的表现,第三位起步后获得第三名,最终,在处子年上三登领奖台,年终积分榜上排名第九位。

1985年,在塞纳加入莲花车队时,这只车队只剩下一个“老牌强队”的招牌,而同时期的迈凯伦、威廉姆斯都在招兵买马、改革结构。塞纳的到来算是给这支年迈颓废的车队打了一支强心剂。就在塞纳披上莲花战袍的第二站,葡萄牙站上,塞纳就取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杆位,并在正赛上将杆位变成了冠军奖杯。那场比赛大雨倾盆,塞纳发挥“雨神”威力超过所有领先选手,套了除领奖台外所有车手的圈,不仅如此,塞纳的一套“帽子戏法”还创下了最快圈速。

然而,接下来的7站比赛,他都没能获得积分。并且塞纳对杆位的争夺引起了其余车手的不满。非议归非议,加入莲花后塞纳的战绩大家都有目共睹。即使最终成绩只排到了第四名,但塞纳却收获了7个杆位,成为杆位王。

就像日后《纽约时报》对他的评价一样:塞纳就是个对驾驶爱到死的人,他是个纯粹主义者,蔑视在F1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政治交易。尽管他的驾驶如同恶魔般压榨赛车的极限,但他却是一个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有深深的信仰,坚信上帝的力量。塞纳是一个绝对值得纪念的人物。

当塞纳在F1的赛道上时,他的心里只有对赢的渴望,他不在意其他车手对他的非议,因为他的目标只在第一,只在终点。

赛道封神

1986赛季,塞纳已成为莲花车队的头号车手。赛季开始几站后,塞纳已占据积分榜榜首。但1986年属于威廉姆斯,他们的本田引擎统治了全年的比赛。赛季中程莲花低劣的稳定性让塞纳吃尽了苦头,最终输给了两位威廉姆斯车手以及1986年年终的世界冠军普罗斯特。好在塞纳依旧是杆位王,16场比赛,塞纳取得了8个杆位。

到了1987赛季,莲花车队几乎已经成了塞纳的个人车队。但他与对手的对抗不仅再限于赛场上,连赛场之下也发生了肢体冲突。在这个赛季的一开始,塞纳连续在两场街道赛,摩纳哥站和底特律站中获得冠军,达到积分榜的首位。但由于赛车性能的差别,威廉姆斯车队优势明显,1987年年终排行榜上,塞纳排名第三,积57分,6次登上领奖台,收获2次冠军,但仅有1次杆位。

这引发了塞纳的不满,于是1988年在本田的支持下,塞纳加入了冠军车队:迈凯伦,而塞纳长久以来的对手普罗斯特,正是这支如日中天的冠军车队的头号车手。在这之后,即使两个人身处同一车队应该共同一致对外,但到了赛场,更多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竞争。在多次比赛中,两个人都因为不规则的赶超和恶意阻挡而受到惩罚。

塞纳与普罗斯特开启了F1史上最传奇的内斗。最终以塞纳的胜利而告终,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首次捧起世界冠军奖杯。从那时起,他与普罗斯特的恩怨一发不可收拾,这个竞争在1989年延伸到了最高点,那时日本站是决定普罗斯特和塞纳两者之一谁能拿到世界冠军的时刻。当塞纳在弯道试图去超过普罗斯特的时候,这两名麦凯伦车手又发生一起碰撞。普罗斯特走下来离开了赛道,塞纳继续返回到比赛上,然而在比赛结束后,塞纳因返回赛道的方式过于危险而被赛道委员判定失去资格,这场较量以普罗斯特获胜告终。普罗斯特后来承认他是有意地不让塞纳从从弯道的内部通过。

1990年看到两者之间再次碰撞,塞纳主动撞向了普罗斯特。在这赛季倒数第2站是在日本站铃木赛道上,普罗斯特先发位置为第2个车位。塞纳拿到了杠位。在比赛前塞纳曾抱怨说,他身边的路线是潮湿了,这意味着他赛车的抓地力不足,因此起步较晚相比普罗斯特的一边的路线是干的。巴西人的上诉被驳回。在开始比赛时,普罗斯特取得了两者比较而言更好的开始;不过,他辆在第一个弯道同时刹车,塞纳和普罗斯特碰撞在一起了,迫使两人都离开了比赛,而塞纳拿到了冠军。一年后,塞纳承认,这次行动是有预谋的,是为了报复普罗斯特让两人退出比赛。

长久的斗争之后,塞纳意识到他在F1赛车场上大部分的斗志来源于普罗斯特,甚至就在塞纳去世前的一两天,还在在法国tf1电视频道的拍摄中,他向普罗斯特表示敬意,在那时候他对频道说:"我想欢迎你回到我的身边,我的朋友阿兰我们大家都想念你。而普罗斯特则表示,他很是感动。

在普罗斯特眼里,塞纳就像是个太过执拗的孩子:“我发现,他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犯错。他喜欢自己的方式,他是如此地坚持一切,他相信一切都是对的,他从不说谎,即使在赛道上也是一样。”

对于胜利的坚持,对于赛车的坚持,造就了F1赛车场上的车神。

1991年,法拉利车队的实力大幅滑落,塞纳开季四连胜后就持续保持领先,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威廉姆斯车队的尼格·曼塞尔,第三次夺下世界冠军。

1992年,场上已经没有普罗斯特和皮奎特,这样塞纳成为了唯一一位现役的世界冠军。全年16场比赛, 威廉姆斯拿下了10场比赛。曼塞尔赛季初五连冠,全年六次与队友包揽前二,十六站比赛拿下9个冠军,赛季中程便锁定世界冠军,多次变帽子戏法。除退赛之外,最差成绩为第二名,年终积分领先第二名的队友帕特雷西将近一倍——塞纳对于世界冠军的争夺已经停滞不前了。

尽管如此,塞纳依旧设法在摩纳哥、匈牙利和意大利站取得了冠军,其中的摩纳哥站是塞纳最耀眼的比赛之一——他开着轮胎磨损严重,性能极度残缺的赛车全程阻挡后方飞快的曼塞尔,最终站上冠军宝座。但到了年末,塞纳仅排名第四,落后于威廉姆斯双雄和贝纳通的舒马赫。

巨星陨落

1993年塞纳原本只答应跑揭幕战,后来觉得赛车还可以便断断续续的待了一整年。尽管如此,五个冠军奖杯还是写在了他的成绩单上。普罗斯特提前锁定了当年的世界冠军,并提出退役,塞纳获得亚军且如愿以偿地能1994年驾驶威廉姆斯赛车。最终,他获得了他的第41个冠军——他在迈凯伦的最后一个,也是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

让一心想要驾驶最快车辆的塞纳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加入威廉姆斯后,1994年的规则大变,威廉姆斯得以傲视群雄的动态悬挂,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及大部分电子元件都被禁止了!在驾驶了这台FW16赛车后塞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对这台车的表现不满意,这台车有自己的一些小个性,可能是由于电子元件禁令造成的,总之我现在信心不足……”随后他又补充到,“我敢直言,这个赛季我会出很多事故……我们只能庆幸别出什么大事故就好了。”

圣马力诺站对当时已经落后的塞纳来说是关键的一站。周五练习赛,塞纳的小门生巴里切罗高速撞上轮胎墙,巴里切罗受伤后,塞纳沉思了很久,想起了很多过去发生的事情,当时的塞纳已经是赛道上唯一的世界冠军了,他享受到了所有车手加起来都享受不到的荣誉。第二天,排位赛。刚加入F1的车手罗兰德·拉岑伯格撞墙出事,当即毙命。塞纳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看到此等惨状。

他的老朋友赛道医生西德尼·沃金斯对他说:“你别继续比赛了吧,埃尔顿。你还需要什么呢?你还想要追求什么呢?你已经获得三次世界冠军了,你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快的车手了。别继续比赛了,我们去钓鱼吧。”

塞纳和沃金斯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西德,有些事儿我们自己是无法抗拒的,我不能后退,我得继续下去。”

五月一日,FW16,307公里时,坦布雷罗·伊莫拉·埃尔顿·塞纳,身亡。

塞纳曾说过:“只要是赛车,就有危险,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则突如其来。你要意识到,你和其他人一样普通,你就是朵轻飘飘的云彩。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么以职业和冷静的态度接受它,要么就彻底放弃,别干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塞纳迎来了接连不断的胜利。塞纳第一次参加世界卡丁车锦标赛,他要戴上有巴西国旗颜色的头盔,黄绿色搭配。“黄色要更鲜艳,更年轻、更生动、更有冲劲儿。在塞纳的头盔设计桑切斯师看来,塞纳在赛车时这些颜色是从他的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很有杀伤力。”他驾驶赛车的姿势是这样的:非常有攻击性,“出事时他几乎就是以一己之力在和速度极限作战。”

在塞纳出事之后,许多媒体与个人都致力于研究塞纳的死,他死亡的原因,心理状态,车辆情况等等。就连普罗斯特回忆说:“那天午餐时他来见我,然后我们握手,在赛前握手这是极不寻常的,我们彼此凝视对方,我祝他好运,我真是有点后悔,不那么说或许他就不会出事。”

而在当时赛季领先塞纳20分,被成为“车王”的舒马赫则在比赛后认为塞纳的死是自己的错,是他当时在赛道上将塞纳逼得太紧了。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车神已逝。

不朽神话

普罗斯特也对他的生活提出了批评,他和其他很多人认为:塞纳已经变成了一个危险的疯子,当他驾驶赛车的时候,自以为上帝是他的副驾驶员。马丁·布伦德尔有如下评论:“塞纳是个天才,我确信天才总是不平衡的。他已经处于最危险的边缘,以前的每次胜利都不过是侥幸脱险。”

或许他们说得都没错,这一次塞纳没有侥幸脱险。塞纳死了,F1这项运动多年来产生的最佳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塞纳将自己的驾驶当作是超越自己的过程,他曾说过“我拼的越狠,我越能发现本我。我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极限,一个新的世界,我有了新的感官,我就会去追求更多,这是我的方式,我的动力。”

塞纳已经离开了22年了,在现在许多车迷眼里,他也已经成为一个用来膜拜的神话式的人物。除开他英勇的驾驶风格,极快的比赛速度,是否能看到他追风逐雨的坚持不懈。

哪个才是真正的塞纳?也许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他两者都有。赛车外他是一位绅士、有着巨大的怜悯心和才智,他为自己祖国做出的慈善工作完全是自己首创的,而这也是他留下的所有遗产中最美好的。

对于埃尔顿·塞纳来说,只要他坐在赛车中,那就是伟大的时刻。

猜你喜欢

塞纳威廉姆斯世界冠军
只要多一次就是成功
只要多一次就是成功
打爆天花板
你死了我却并不快乐张达明
让舒马赫一生无法释怀的对手
我的团长我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