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民宿中的回归

2016-11-04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老宅气韵古典

李 萌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民宿中的回归

李萌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民宿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方式,它反映了游客对旅行品质和审美趣味日渐增长的需求。而很多民宿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典美学,文章专就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民宿中的回归,从意境、气韵、风骨等几方面展开讨论。

古典美学;民宿;设计;意境;气韵;风骨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千百年来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在今天的民间建筑设计艺术中,依然蕴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情愫。民宿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方式,它反映了游客对旅行品质和审美趣味日渐增长的需求。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沉积,度假客栈、酒店的地理位置、住宿条件和设计理念逐渐成为了游客所关注的重点。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期的美学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质。中国古代历来有“文人造园”的传统,园林与山水画、诗词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美学的范畴。

在中国美学形成和发展史上,儒道释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观念纵横交错,深深地植根于古典美学的诗词歌赋之中,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反映在历朝历代的园林和建筑审美之中,保留到现代,成为了新古典美学的土壤。民宿设计艺术与园林设计密不可分,大多为旧宅改造,多位于江南地带,如莫干山、杭州、西塘等地,外观以江南民居、徽派或者少数民族建筑为主,它们或古典、或现代、或大气、或野趣,但都凝聚了千百年来的审美情愫。本文专就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民宿中的回归,从意境、气韵、风骨等几方面展开讨论。

意境。意,指的是情与思,境,则是物与象。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及思想,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的创造。“境生于象外”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该理论源于老子“道”“气”“象“的论述,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审美客体并不是有限的,审美客体传达给主体的”境“乃至”道“,才是它的主旨。

当代民宿设计者把握了这一精髓,譬如西塘的“留白艺术酒店”,外观沧桑,室内采用大块原木为桌,家具陈设一概为原木原色,造型简约古朴,白色墙上单单悬挂“于”“留”“白”“不”四个苍劲有力的隶书大字,似各自独立,又似相连,让人反复寻味。“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席间一盏清茶,继而望向窗外,乃是一缕半有半无的柳条,顿时,“于留白不?”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然于胸,——不白留于。设计者寥寥几笔,便将心胸寓于字里行间,于杯盏,于春风,赋予了“留白”以独特的生命力与腔调,充分展现了朴而不素、华而不奢、雅而不俗的意象美学。

气韵。《管子·枢言》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气乃是万物生命之根本。“气韵生动”,乃是中国书画的最高美学法则,也是“境生于象外”的延伸,同样发源于老子的哲学。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是“无”和“有”的统一,进而也是“虚”和“实”的统一。而在审美活动中流动与审美客体之外的,便是“气韵”。“气韵生动”的“气”,同样表现为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物象之外的虚空,作品就没有了生命力。民宿“秘境”,设计现代,但其选址在桐庐的深山,背靠竹林,面朝稻田,群山环绕,雾气袅袅,古树和村落,早已在这个隐秘的山谷之中蕴藏了百年之气韵,设计者在砖墙之下加以炉火,庭院之中加以温泉,昏黄的灯光照着大山里采来的或鲜花,或野果,或枯枝,用大山的寂寞来滋养旅人的浮躁,古村落独特的气韵,流转于这座舒适的庭院。中国美学命题中的“意境”“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无我之境”,在此处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庄子·至乐》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气”,代表生命,正是这种生命力,使得艺术品的韵味流动,使得四季更替,蓬勃不息。龙井之下的山舍,位于九溪之源,伴有桂花千株。白墙黑瓦只用竹枝隔断,与茶山融为一体。清明前后,阳光透过竹篱笆,洒在院落中,品一杯龙井,观其茶气,品味清新的茶香,感受气中之妙、气中之韵、气中之趣、气中之道,恍惚间好像拥有了整个茶园;盛夏,每每夜深人静之时,篱笆墙内听得山间虫鸣,伴着树影婆娑入眠;金秋,桂花满山满陇,花瓣零星点缀,花香入脾,顿觉秋高气爽;冬日,檐上白雪与茶树遥相呼应,放眼往山谷望去,空旷而沉静。四时的气韵,流淌在这间质朴的院子里,回味悠长。

风骨。中国古代文人以爱竹为风骨,唐有王维的竹里馆,宋有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文人雅士喜用竹彰显自己的气节和品位。竹在民宿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喜洲白族村落里的“竹庵”,设计师希望再现《米公洗砚图》中“疏竹摇曳,林泉秀美”的写意,将大片竹植于白墙之下,不着一色,并无过多亭台楼阁,只以青砖铺地,配以些许花木、假山石,便使得在院中行走的过程变成一种审美的体验,也展示了主人高洁的审美情操。苏州同里老宅改造而成的隐庐,同样多采用竹子点缀,或成群而居,或高挑而立,将民国年间“庞宅”的气度充分再现。

观物取象,对话天地。西坑村的“过云山居”客栈,堪称把人与自然结合得出神入化。古人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实现人与宇宙的对话,而过云山居的露台,被包裹在云海之中,品茶之时,坐看云卷云舒,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在这里,以露台之独特视角,仰观青山,俯察浮云,“同自然之妙有”,把古人观物取象,对话天地的审美观照展示得淋漓尽致。

借景。借景在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门和窗都是很好的借景载体。仍以“竹庵”为例,院落中央有一个玻璃房间,朝东可以看见原野,朝西可以看见院子的芭蕉,朝南可以看见前庭的花木和满墙的竹子,朝北可以看到中庭,在这里,水面和清香木被精心构图,营造出一副诗意盎然的景象。同样,客厅有一面很大的窗户,框出来的是田野四季的景色和劳作场面。而喝茶时背对窗户看到的又是中庭的景色,丰富不定的景象给人以奇妙的享受。四时的乡景、精巧的庭院以借景的形式,展现了这座民宿的通透和灵性。莫干山的隐西39,取自“隐居西岑屋”之意,屋后是430年历史的西岑古道,院落与竹海融为一体,独特之处是接待厅有整面墙的落地玻璃,而所借之景,非园景,非山景,而是满墙裸露的岩石原貌。沧桑而粗粝的岩石,映照着室内古朴简洁的陈设,给人一种力量感。

流光。平田村有着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爷爷家青年旅社的设计者打破原有格局,把厚重的土墙用木头和半透明的阳光板代替,安装有色灯管,光通过半透明材料的反射、折射照亮整个空间,使得冷暖交替的流光在空间中游走,奇妙莫测。老宅的外观依然如故,而新旧气场却在内部交汇,使得人有时空穿越之感。隐庐,乃是苏州同里老宅改造而成,暖色的灯光和大量的布艺纱幔,驱散了老宅的阴冷,使得空间变得有分量。

融,变。美学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问。高科技和现代设计美学的运用,使得“变”不仅仅从主观意识改变,也可以运用到民宿作品之中。乡土气象和科技住宅的融合,使得历史和未来交汇杂糅。阆中花间堂,是清朝世家田家大院旧址。原址经历沧桑百年,已现萧条破败之势,伴着川北阴雨绵绵,望着危墙断瓦,徒增伤古怀今之思绪。通过设计师大刀阔斧的改造,把理性思维注入其中,用科学的结构设计改造老宅,使得这座百年老宅,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室内设计全部采用现代风格,不失当地特色,开辟大面积采光墙,使得光照更充足,加以西餐厅、会议室、红酒吧、影音室和健身会所等现代配套设计,完全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古朴的老宅,超越了传统客栈的思维,将前尘与今世融合,彰显出生机勃勃的中国新古典美学。栖间堂位于龙井山的万亩茶园中,是一座只有七间客房的小型民宿。外墙纯白,庭院采用日式设计,室内采用工业感十足的水泥墙面,多宝阁用旧木架打造,在这个几乎看不到油漆痕迹的宅子里,灰色墙面与旺盛的绿植搭配,暴露的砖墙,中式老家具和旧铁柜,古朴而不乏生机。庭院中以枯木做盆,种植多肉植物,石桌木椅被置于下沉式空间中,整个院落竹篱笆环绕,工业水泥风和日式庭院混搭与万亩茶园之中,竟生出些许禅意。

美学与文化一样,同样具有时代性,是适应群众的审美需求而生,也反映了时代的创造力。在当代民宿中,古老的中国古典美学命题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2007.11重印).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 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2.

[4] 杨小兰,盛永利,刘君.TOLD模式——引爆中国旅游地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The Return of China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B&B

LI Me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

B&B(bed and breakfast) tourism becomes trending in recent years. It reflects the growing needs on the pursuit of traveling qu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 As many inspired designs are originated by China classic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turn of China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B&B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artistic conception, spirit and style.

classical aesthetics; B&B; design; artistic; conception; spirit and style

G05

A

1008-2832(2016)10-0030-02

猜你喜欢

老宅气韵古典
老宅旁的竹林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老宅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怎样读古典诗词?
太爷爷家的老宅(下)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