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04尹桂平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调研数据库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资源是衡量图书馆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资源。电子资源的采访起步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电子资源的调研、购买、合同签订、知识产权、宣传推广、使用情况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资源越来越丰富,图书馆采购并提供电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了衡量图书馆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心已转向电子资源建设,纷纷购买各种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其他电子资源。电子资源采访工作相对纸质资源采访工作年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高校电子资源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电子资源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资源的调研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采访的调研工作做的不够充分,特别是电子资源,只采不访,即使访也流于形式,表面化,主要以主观判断或个人经验为主,或者是从众,盲目性和随意性强,采访起不到真正调研的意义。最直接的结果是花费了巨资订购的电子资源,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电子资源访问量小,或者是订购的电子资源与馆藏纸质资源、其他购买的电子资源重复量大,客观上形成巨大的资金浪费。

所以电子资源采购要深入调研,严格把关,慎重决策。馆内自我调研 在订购电子资源前,电子资源供应商通常会免费开通电子资源三个月到半年不等,供高校试用和评估。对试用的电子资源要与本馆的现有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已购电子资源进行对比,了解该电子资源的独有情况及重复情况。内容重复较多者,一般情况下应不再购买,以免造成有限资金的浪费。如果可以较好的补充馆藏资源某方面的缺漏,可以考虑购买。

馆外用户调研 用户需求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动力和依据。在试用期间,采访工作人员应广泛征求本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师生的意见,调查该电子资源是否符合用户教学科研的需求,它的检索系统是否容易为用户接受和使用。还可以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这样可使评价更准确。另外图书馆技术部人员要做好试用期间的点击率和下载率的统计,还要注意电子资源使用的稳定性。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和试用情况的调研,制定采访决策。

电子资源质量调研 包括电子资源收录学科范围、对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收录情况、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符合本校的发展、内容是否涵盖了学校的重点学科、是否属于学校资源短缺学科等。

电子资源系统技术的调研 包括检索界面、技术水平、检索功能、检索方法、图像处理、支持格式、结果输出、统计功能等。

通过各方面充分的调研,避免了以往采访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从众性,不再无章可循,最终使采访工作走向科学化,从而保证有限的经费能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

电子资源的购买

目前,在电子资源的购买方面,出现了同区域同城同规模的高校购买同一电子资源的价格相差很大,而且合同权益保障和优惠政策也相差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高校自身的利益,建议在购买电子资源时,可以联合多个图书馆建立采购联盟,以联合采购的方式购买。各馆可以共同推举谈判代表与电子资源供应商进行价格与使用条款的谈判,以取得电子资源的最优惠价格和最佳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各馆价格公开透明,它们平等享有各项售后服务。一般来说,参加联合采购,比单馆购买同一资源要优惠。但是一些提供商在通过联合采购获得市场后,续订时往往大幅增加价格,参加联合采购的图书馆要提防这一点。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参加国家的集团采购,比如购买价格昂贵的国外电子资源,可以积极参与中国高等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集团采购。也可以参加地区的集团采购,比如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以集团方式购进各种电子资源包括超星电子图书、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EBSCOhost、万方数据库等,在省内统一设置镜像站点,为全省高校提供文献资源服务。集团采购,成员馆越多,引进成本越低,可以有效地发挥有限经费的作用。

电子资源的合同签订

电子资源供应商提供的合同,通常是为保护其自身利益量身定做的统一范本,并不能满足订购者的权益。一旦合同签订后再发现问题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将供应商的承诺和一些必要的售后服务补充到协议文本合同中,对合法用户的界定、提供电子资源的存档和提供持续获取文献的责任、电子资源利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及馆际互借服务的范围等敏感问题都应在协议中做出清楚的定义和解释,这样为图书馆自身争取最大的使用权限,避免由此带来的争议和诉讼。另外外文数据库的合同多数是英文合同,这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外文数据库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电子资源,应撰写中文销售合同和中文产品说明书。所以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要求供应商使用中文合同,以免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理解偏差,由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发生法律纠纷。

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

目前,国内电子资源市场较为混乱,一些数字产品还没有解决好版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要求卖方自行解决版权问题,在卖方没有告知的情况下买方视同卖方已获得电子资源的相关版权,这样一旦出现版权方面的纠纷就与买方无关。另一方面,使用电子资源也要合理,不能进行恶意下载,侵犯版权。在高校中屡有恶意下载的情况发生,严重者数据库供应商会切断整个校园网的IP地址,这样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因此,图书馆需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对用户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避免恶意下载现象的出现。

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

有些高校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后,不加以宣传推广,或者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以致不少师生不知有此资源,即使知道的由于不知其功能不能有效地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需要图书馆在购买资源后,一方面用网上公告等形式把新买的电子资源及时推荐给用户,包括电子资源的简介、使用指南等;另一方面做好用户培训工作,要求数据库商对全校用户予以专门培训;参考咨询部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电子资源使用的疑难解答;文检课的老师也要将资源纳入课程教学内容等。总之,用各种形式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和推广,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

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

从事采访工作的人员要清楚的认识到,即使在购买了某一资源后,采访工作仍然没结束,不是买完就没事儿了,还有后续工作,需要对电子资源的使用做出评价,作为决定是否续订或改变购买方式的重要依据。评价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售后服务,如数据库出现问题的频率、供应商回复和解决问题时间、更新时间、用户培训工作等;二是价格评价,如用户访问数据库次数、有效检索次数、下载次数、阅读全文次数、单篇文献价格等。总之,电子资源的使用跟踪是采访人员时刻应该关注的问题。

结语

电子资源终将取代纸质资源,虽然观点有些危言耸听,但说明今后电子资源在图书馆馆藏结构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投入资金也会越来越多。所以需要采访人员逐步完善采访工作,使之走向科学化,同时也推进图书馆向电子化、智能化、虚拟化大踏步向前发展,从而顺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5.035

猜你喜欢

调研数据库图书馆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图书馆
数据库
数据库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