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雅逸颍韵绕梁
——马友诗集《清轩吟》序

2016-11-04董耀章

火花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著诗集意象

董耀章

清雅逸颍韵绕梁
——马友诗集《清轩吟》序

董耀章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我刚打开工作室的门,就听见电话铃在急促地响,我赶紧拿起话筒接听,原来是马友的电话。他问我:“董老师你上午在不在单位?”我说:“在。”不大一会儿他就来了,我忙起身迎坐,刚一落座便说:“我近两年创作了200多首诗歌,还想请你再为我的这笫四本诗集《清轩吟》作序。”出于对马友人格和诗品的认知,我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了下来。送走马友,我返回工作室正准备静下心来悉心研读马友新诗集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又响了。是省总工会党委办的惠安和先生打来的。他告诉我:“6月13日上午9时请你来我们省工会讲‘中华诗词与民歌’。”为了应急,把给省工会员工的课讲好,不让听课人员失望,我便忙着梳理补充我的讲稿,马友的一厚本诗稿只得暂先放于案头。讲过课后,稍清静了些,我便即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马友诗稿的研读上。

马友的这册新著《清轩吟》,共收录了诗人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的三年间创作的200多首诗,以时为序排列。读马友的诗,如嚼橄榄,愈读愈觉香醇,愈品愈有诗味。马友的这册新著,题材多面,涉猎广泛,有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有歌颂新时代、新风俗、新民情的;有反映亲情、友情的;有反映锦山秀水的;有反映痛击日寇的;有反映高科技领域的;有反映体育战线的;有状物抒怀的……等等。

马友对生活的洞察力、对诗性的穿透力、对诗美的鉴赏力、对诗新的考量力,都是让人仰慕的。从他这部新著中不难看出诗人在通往诗峰路上不断攀登向上的履痕,在每一首诗的行间无不闪灿着诗人的才学修养、文化底蕴、品行格调、审美理想、情趣气韵、禅道哲理;其爱、其憎、其喜怒哀乐、其思想含量、其意象决择、其表现技巧、其话语方式等都流泻在字里行间,水到渠成,自然鲜活,都是从生命深处流淌出来的一股股清澈活水,没有杂尘污染,没有刻板雕琢,都是诗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在诗行间的折射和外化,都是从缤纷万象的生活图景中,通过仔细观察体味,酿化于心,经过真情实感酿造发酵后,从内心深处喷射出来原生态的生命晶体,简练、凝重、典雅。把汉语的音韵美、抒情美、形式美发挥到了一定高度,文脉绵长,生趣盎然,是捧现给读者的一席颇富营养的精神大餐,很值得细咂耐品。欣慰之下,我兴笔而挥,拟就《清雅逸颍韵绕梁》为题旨,以示对马友这本诗集的品赏之管见。

马友的这第四本诗集《清轩吟》,十分注重在字句秀美上,意境营造上,对仗工稳上,张力张扬上技巧的运用。好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可自成高格,自出名句,才可避免矫揉媚态之嫌。否则,信笔涂鸦,胡编乱造,其诗必伤人胃口,弃于纸篓。鲁迅先生说:“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艾青说:“我们必须重视技术,有如一切的生产部门里技术之被重视一样,没有技巧的诗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永远只会可怜地并着双脚急跳;又像没有轮子的车辆,让人背了它才能走。”由此可见技巧在诗歌中是多么重要了。

马友诗中很注重语言的洗练。他深谙诗歌是最富有创造性语言艺术的内涵,诗人要具有把现实生活的经验十分独到地转化为诗歌的能力,马友诗的语言平变自如,朗朗上口,显现出语言的“灵隽性”,在诗行间发出诗人自己的声音,使诗人和语言如胶似膝般地化为了一体。古今中外,万物百象皆可入诗,但诗注重诗人内心独白的表达。当下不少伪诗人趋之若骛,长此以往,共性十足而个性湮灭,难觅别有洞天的精品力作了,触目皆是拾人牙秽劣品的泛滥。在这种境况下,马友能在锻字、锻句、锻意上刻苦历炼,标出新意,实属难能可贵。马友的新著《清轩吟》中的不少诗篇,语言精到,诗意浓郁,空灵秀美,明爽醒豁且自然多味,寄托深远,臻达涵养文学兴趣的高旨。请赏读马友诗中对仗求新的妙句:“焚香声已咽,酹酒泪任零。”“一朝痛别秋霜日,六载轸念春晖情。”“芳菲容凋欲堕泪,鸟雀心悸已噤嘤。”“细柳依依助雅兴,夭桃灼灼惹绮思。远峰云淡黛未褪,近野草浅碧已滋。”“鼎盛早随东逝水,流光难改是涛声。”“芳樽酡颜殷殷嘱,秋赏红叶踏霜行。”“幽谷清溪漾细浪,郁林娇鸟啼妙音。苍崖古寺钟悅耳,繁枝茂叶色盈襟。”“芳草萋萋慰白发,茂林郁郁染青衫。”“颦眉拭泪拊掌笑,矜持荡然似半醺。”“谁谓衰龄少逸兴,日暮犹登逐浪舟。”“且乘清爽遣逸兴,莫待萧瑟空倚窗。”“笔墨挥洒闲适趣,韵律吟哦清雅篇。”“古寺锦楼峭壁倚,雄峰苍松碧空凌。”“秀峰隐夕照,湍瀑扬雷声。绿林侵衣暗,碧潭映景明。”“巍峨太行束玉带,潺湲碧流润民心。”等等,不胜枚举,阅读的享受中,我圈点了不少,唯恐尚有遗珠之嫌。

马友的诗中很注重意象的选择。因为意象是诗之本。意象源于心象,心象源于物象,物象是根,心象是花,意象是果。物象是自然原始之物,心象是情感演化之物,意象是精神再造之物。一首气韵流溢,生命鲜活的好诗,应有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样的明丽;应有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样的清新。马友在《诗情》之一中这样写到:“幽思难随墨痕干,别样诗情蕴笔端。缕缕清风熏韵雅,潇潇细雨滴兴酣。极目长空云影远,闲步芳景花枝繁。烂熳秋光徒汉好,才疏惭无锦绣篇。”《重游绵山》中马友这样写到:“闲适遣兴值新晴,徜徉胜境脩然行。古寺锦楼峭壁倚,雄峰苍松碧空凌。栖贤谷幽仰贤士,水涛沟奇惊涛声。荡涤尘嚣遐思远,悠游画中一仙翁。”《中秋夜》之二:“明月良宵邀欢波,清晖盈樽衰颜酡。兴酣高吟古人句,笑任岁月染发皤。”《岁末》中马友这样写到:“时光倏忽冬月阑,揽境奈何霜发繁。擎旗园梦胸襟系,酿句觅韵翰墨研。旧雨寂寂音信杳,新知寥寥世情悭。东君邈远隐何处,朔风萧萧锁衰颜。”等等,都是意境深邃耐人品味之作。

马友的诗中很注重气韵的贯通。因为只有气足心才能动,才能在心灵的版图上构筑起迷人的彩虹,才能大爱、大恨、大悲、大痛、大彻、大悟,才能大气磅礴、气宇轩昂,才能给诗以震撼的力量。我在上述圈点的妙句中,不少都是意象鲜活的飞来之笔,实属难能可贵!

马友的诗中弥漫着禅意。禅为诗之魂。一首好诗,要志高意远,心通圣境;要神思飞扬,妙语连珠;要传情达意,石中见火;要色动于情,气动于心,才能产生意象传神,柳暗花明,神在诗中,意香弦外的美感。马友在《过悬空寺》中这样写到:“胜迹世惊叹,巧险夺天公。柱挺岁月远,崖危风云重。三教神像静,四海客兴浓。春光融残雪,幽谷闻朝钟。”诗中的禅意萦绕,张力绵延。

马友的诗中很注重抒情。有抒欢愉之情的,也有抒悲哀之情的;有抒愤怒之情的,也有抒怜悯之情的。总之,马友的诗,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迷人的。诗没有情,就像木乃伊一样成为僵尸,丧失了诗的生命意蕴。马友的诗经年一贯,凝聚贤达智慧,弘扬优秀传统,他的诗像寂静的山野中流淌着的-泓清泉,润物无声,滋养着读者的心灵。在《春堙先父》中马友这样写到:“寒烟笼荒野,悲浸寸草心。焚香声已咽,酹酒泪任零。英名传世远,慈容入梦频。恩泽无以报,贻愧倍沾襟。”在《祭母》中这样写到:“触目萧索尘霭横,寒鸦哀啼草未青。一朝痛别秋霜日,六载轸念春晖情。慈颜萦梦泪常拭,懿德垂芳心永铭。悲思香烟共缭绕,耳畔犹闻叮嘱声。”在《致友人》中这样写到:“屈指结缘三十年,峥嵘岁月化云烟。胸蕴豪情血犹热,镜对衰颜鬓己斑。笔墨挥洒闲适趣,韵律吟哦清雅篇。春意融融生逸兴,何当畅怀芳樽前。”等等都是情酣意郁扣人心弦的耐品耐咂之作。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诗晋字汉文章。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继承和发展了古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并把它推到了极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古诗找到了最典型的格律形式,至今仍受国人的喜爱和尊崇。马友是一位学养丰厚,才气横溢,视诗如命,笔耕不辍的诗人,包括今天这册新著在内,我已为其写了四本诗集的序文了。我肯切地建议:马友在对仗、用典、字句出新、意境营造上取得可喜积淀的优势下,如能把平仄准确把握一下,其诗将会在绝句和律诗上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赘语千言,难尽心意,甚感笔不从心。面对诗人马友的殷实盛情,理当尽力,故写此拙文,权当为序。

(插图:李海波)

猜你喜欢

新著诗集意象
说透职业教育的别样精彩
——读徐平利新著《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抚远意象等
新著
企业经营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评黄亚南博士新著《经营正道——日本企业兴衰史》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意象、形神
梅大圣
诗集精选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