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大气象与文明新气象

2016-11-03

当代贵州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气象大国共同体

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微妙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走向对世界的前途和命运有很大影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6日发表的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讲话,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其中,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大气胸襟,“海纳百川容乃大”的宽广气度,“清风拂岗任他强”的平和心态,“大智若愚得天助”的睿智风度。

大国自有大气象。这也是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必然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平发展的一个内生逻辑和重要理由。

大气象,就要心系天下。大国的大气象,来自对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大全球性现象影响越来越广泛和突出。一是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信息革命等深入发展,正引起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引发世界各国的复杂反应。世界在经历时代性变革,人类何去何从?中国敏锐地看到世界越来越成为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个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文明正在母腹中躁动。习近平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大气象,就要善解难题。大国的大气象,来自对中美两个大国关系战略走向的准确把握,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坚定不移。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发展的要持续发展,发达的想继续发达。都要“发”,是真的;都要“和”,也是必须的。如果中美双方不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无疑就是空谈。

习近平强调,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各国利益紧密相连。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中美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要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秉持共赢理念,不断提高合作水平。中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双方要努力解决或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管控分歧。只要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

大国自有大气象。大气象,就能有大作为——催生世界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一个地球,同样的经历、危机和挑战,同样的愿景——和平、发展、合作,共建、共享、共赢,人类必须走到一起。近代以来,将人与自然对立、使人类社会分裂和对抗的观念主导世界数百年。这是当前一系列全球性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当前加强国际合作、化解全球性危机最大的思想文化障碍。

全球性危机揭示了旧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反思旧文明的弊端,摒弃过时的旧思维旧观念,建设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成长的新文明,是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建设头等紧迫的历史使命。

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它要继续人的解放,但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它要继续促进发展,但要实现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它要保障人类的安全,但应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新的文明复兴,必然要落实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的共同要求,人类的共同关切。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因应着这个时代的要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样“斯为美”的文化,也能在今天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美与共,催生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世界文明新气象。(责任编辑/姚源清)

猜你喜欢

气象大国共同体
气象树
爱的共同体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文章有象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