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永绂:用爱温暖社会

2016-11-03杨刚

当代贵州 2016年29期
关键词:花溪戒毒家园

杨刚

黄永绂说,做志愿者是偶然,但因为爱与坚持,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现年72岁的黄永绂,依然健步如飞,充满活力。

4月26日 ,黄永绂和她带领的志愿者们正在忙着搬进“新家”——贵阳市花溪区“花溪阳光就业家园燕楼基地”。与记者交流间,她的电话不时响起:作为花溪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她每天的工作,除了发展会员,组织禁毒志愿活动,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和康复指导,还要进入学校、社区等地进行禁毒宣讲、咨询以及传统文化的培训、讲座等。

从2009年至今,黄永绂在公益路上已走过7个年头。目前,贵阳市“阳光妈妈”从筹建时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00余人。

2015年6月,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黄永绂在北京受到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在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

从老师到“老妈”

每周一至周五,黄永绂都要按时乘坐交通车来到花溪阳光就业家园基地。一方面,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的大小事务等着她处理;另一方面,她要和志愿者们一起策划、组织各类禁毒志愿帮扶活动。

黄永绂出生于东北辽宁,1963年漯河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从事教育工作。1969年,她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贵州,成为贵阳三线工厂子弟学校的教师。

黄永绂后来被分配到解放军三五三七厂贵阳分厂宣传部工作,一直到退休。退休后的她并没有闲下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一次传统文化的交流会,使她的退休生活发生了改变。

2009年,黄永绂在交流会上认识了花溪区禁毒办的李萌。“她是‘阳光家园的禁毒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是从德国留学回来并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谈到李萌,黄永绂说。

2012年初,花溪区政法委开展“阳光工程”建设,花溪阳光就业家园挂牌成立,她和另一位发起人黄萏仙,毅然担起“阳光工程”建设的重任。

在黄永绂随记者参观基地的路上,“老妈!老妈!”的声音不时传到耳边,阳光就业家园里的人都亲切地叫她“老妈”。

“以前学生们叫我老师,现在家园里的人叫我老妈,感觉性质都是一样的,我所做的都是塑造心灵的事情。”黄永绂说。

全家都是志愿者

“孩子,妈妈已老了;昨天的事容易忘记;可你小时候的事妈妈总会想起。当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你就是妈妈的希望、妈妈的依靠、妈妈的一切!”这是黄永绂为戒毒人员写的几句话。

“有一次,我去参加‘进场所、送温暖公益活动,朗诵了一首散文诗,内容是我根据家园戒毒康复人员亲身经历编写的,讲述了一个优秀的青少年如何一步步沾上毒品,走上不归路。”回想当时的场景,黄永绂激动地说,在场的几名吸毒人员,不由自主地冲上舞台,痛苦流涕,抱着她大声叫喊“妈妈、妈妈……”

在家里,黄永绂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在“家园”里,她是所有人的“妈妈”。

“一个人是志愿者,全家人都要有志愿者的心态。”当问及家人时,黄永绂肯定地说,丈夫在家买菜、做饭,做家务活,使自己没有后顾之忧。黄永绂的一个女儿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并担任协会的副会长。另外,黄永绂的孙子也经常过来帮忙,出心出力。可以说,黄永绂一家祖孙三代都是“阳光妈妈”志愿者。

“没退休前,我是家里的‘110,大小事都找我,经常是我在家做好饭菜等女儿、丈夫,现在我比他们还忙。”黄永绂说。

戒毒者复吸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阳光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延长戒毒人员的复吸时间,为此,他们一年四季都陪着戒毒人员在家园里从事生产劳动,成为戒毒人员倾诉并且信赖的对象。

王小勇(化名)7年前因为生意失败染上了毒品,经历过吸毒、戒毒、复吸、再戒毒的反复过程。在“阳光妈妈”的帮扶下,他再也没有染指毒品。现在他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在花溪阳光就业家园基地做销售方面的工作。

几年来,“阳光妈妈”帮扶救助戒毒康复人员200余人次,禁毒宣讲进社区百余次,定期走访戒毒康复人员家庭,为3对戒毒康复人员举办了婚礼,提供心理咨询100余例。“阳光妈妈”帮扶的吸毒人员最长的有13年未复吸,还有9年、7年的。

谈到志愿者协会下一步计划,黄永绂说,“希望多一点人,能长一点时间坚守。而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建党支部送爱心促和谐

2015年12月30日,花溪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党支部。

从北京接受表彰回来后,黄永绂就在想,协会成员中有离退休干部、老共产党员、教授、医师、诗人、书画家、文艺家等,他们平均年龄49岁,年龄最大的87岁。如何把这些志愿者更好的团结起来,让家园更加温暖,黄永绂想到要成立党支部。

她先是找到以前的同事,有着30多年党龄的吴栋林。吴栋林的妻子加入阳光妈妈志愿者已经有3年多时间,他经常开车到“家园”接送自己的爱人。通过这一层关系,吴栋林也很自然地加入了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

像吴栋林这样的志愿者,协会里还有很多,比如花溪阳光就业家园的另一位发起人黄萏仙,现年77岁的她,当上了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的党建指导员。

“在700余名志愿者中,有139名党员。”现任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吴栋林说,“在志愿活动中,党员、干部确实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开展帮扶困难群众、慰问老党员、员工就业、创业培训、文艺汇演、手抄党章100天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

“把党和政府的大爱浓缩成‘阳光妈妈的母爱,用母亲的爱打开他们的心扉,让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花溪区政法委副书记、禁毒办主任杨方红说。

从2013年协会挂牌成立以来,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在帮扶路上陆续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前来基地考察、取经。

但黄永绂和她的志愿者们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现在,他们搬进了“新家”,新的征程也即将开启。

“现在省、市、区政法委每年都会给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提供一些经费支持,作为活动开展的保障。”黄永绂说,帮扶路上要创新工作方法,继续为戒毒康复者送温暖、送爱心,为社会更加美好、和谐而做出努力。

对话黄永绂:

记 者: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黄永绂:志愿者协会取名“阳光妈妈”,本意是表明“妈妈”们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爱和宽容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有爱心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为社会带去温暖。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别人快乐,我自己也感到快乐。同时,我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协会队伍能够迅速壮大,大部分志愿者是我做广场舞教练时教的学员,是我动员来的。

记 者:你觉得自己成功吗?

黄永绂:这个问题一个外国友人曾经问过我,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们在成功的路上,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有13年不复吸的,有9年的,7年的,你说算不算成功?

记 者:这么多年的坚持为了什么?

黄永绂:其实,做这样一件事完全是我自找的,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心里也有一种愉悦感。一句话总结,那就是:走进了,才有感受;做了,才知道艰辛。

猜你喜欢

花溪戒毒家园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梦中家园
美丽的花溪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
长征贵州行建设看今朝(外一首)/花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