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情“税”月共写荣光

2016-11-03周乐梅

当代贵州 2016年29期
关键词:黔南办税全州

周乐梅

成立22年来,黔南地税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组织收入的攻坚战,地税收入连创新高。1994年到2015年,全州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408.3亿元,年均增长24.7%。

1994年9月,黔南州地方税务局在国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22年来,黔南地税扎根黔南这片热土,把握税收脉动,锐意进取、助力发展,创新思变、织绘胜锦,追求卓越、一路凯歌;22年的燃情“税”月,黔南地税与黔南山水共阅沧桑,与黔南人民共写荣光,谱写出改革创新大转变、服务经济大发展、税收工作大突破的激昂乐章。

2016年,黔南州建州60周年,也是国家实施“营改增”战略的决胜阶段,回顾黔南地税的发展历程,将推动黔南地税人迈上建设幸福美好黔南的新征程。

服务发展织就胜锦

黔南地税走过的22年,是黔南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4年到2015年,全州经济总量增长10.6倍,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22年来,黔南地税人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组织收入的攻坚战,地税收入连创新高。

1994年,全州地税收入仅8936万元,2007年突破10亿元,2010年至2013年接连突破20、30、40、50亿元大关,2014年跨越70亿元,2015年实现85.97亿元,连续22年超额完成税收目标任务。

1994年到2015年,全州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408.3亿元,年均增长24.7%。

22年来,全州地税系统始终重视税源建设,不断健全依法治税机制,基本实现了全州地税系统制度建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执法监督和税收保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近年来建立了执法风险管理体系,搭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政策法规支撑平台,充分发挥综合协税护税效能;推行“一级稽查、两级联动”体制,开展“一案双查”,高擎税收执法利剑,稽查追回税款近10亿元。

同时,极力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等系列优惠政策,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2年来为纳税人落实各类优惠35亿元,惠及近3万户纳税人。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

22年来,黔南地税系统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志气和勇气,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相继进行了税收征管模式、税收管理机制、税务稽查体制、税收计划分配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在征管改革领域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自主研发了《征管数据质量监控系统》《MIS增强查询平台》《黔南州绩效管理系统》《基层综合查询系统》《征管风险监控系统》《综合治税平台》等软件,开发了内部信息网,完善了房地产评估征税系统;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成功打造“财税库银”一体化平台,率先搭建第三方信息分析平台和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一项项创新举措,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的思路转变、科学筹谋、果断决策,得益于全体税务干部的勇毅笃行、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实现从“收好税、带好队”到“改革驱动,激发活力,高效治税”的转变。

从“属地划片、专管员管户、一人进户、各税统管”、征管查三分离的粗放管理模式,到科技加管理,形成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新模式,实现了由传统的专管员管户到管事的转变、由“上门收税”到主动纳税转变、由税收管理型向税收服务型转变,不断提高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形成了科技含量高、信息支撑强的纳税人分级分类征管模式。

纳税服务春风化雨

22年来,黔南地税干部始终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理念,从过去简单的上门送政策、电话咨询,到现在构建起以办税服务厅为主要平台、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税务网站等为重要支撑的纳税服务新机制;依托信息化管理,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便捷办税服务;大力推行“一站式”“一窗式”“免填单”等个性化服务,积极推进简化涉税事项审批,公开行政审批和执法权力清单;坚持推行文明办税“八公开”,实行首问负责制,推行导税服务、全程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和绿色通道服务,持续开展“非公经济服务年”、“百千万”工程企业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服务格局。近5年,全州地税窗口服务满意度平均达99%。

同时,率先完成了规范化办税服务厅、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建设,创立了纳税人学校;全面推广纳税服务规范和税收征管规范,积极推进“税源贷”等个性服务项目、加强12366纳税服务建设,开设服务QQ群及黔南地税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绩效评估和微信评比位居全省前列,获上级肯定。

文化引领精气如虹

黔南地税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新的税收文化建设命题,从提升地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用心打造地税精神文化家园。走进黔南地税办公大楼,精心打造的纳税服务、精神文明、党风廉政等十三个展示窗及党建文化、廉政文化、稽查文化三个特色文化长廊,全景展示了历年“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

同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同步小康、帮挂解困等活动,并广受好评。逐步形成了“为国聚财、法治文明,高效创新,敬业奉献”的黔南地税精神,“三个文明”全面展开、成绩斐然,全州地税系统现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13个,全国青年文明号1个,全省青年文明号3个。

22年的长足发展,黔南地税队伍形成了自上而下雷厉风行、敢打硬仗的作风。

思想政治方面,综合运用制度、教育等从严治队,相继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践行宗旨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实践活动等,坚持一岗两责,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近两年开展了黔南地税“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主题活动,创新“建言献策”、谈心制度、“联系点”制度等,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业务综合教育方面,全系统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职工比例从1994年的16.7%提高到2015年的96.8%;以税收业务能力建设为主线,紧跟时代发展完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定期开展各类骨干培训、业务培训,先后开展“业务标兵”“技术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

人才管理方面,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结合税务绩效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和能级管理,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选拔任用,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先后表彰了一批优秀税官、基层先进工作者,涌现出饶忠林等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迎难而上长歌一曲

回想成立之初,“一间破瓦房、两条旧板凳、算盘不离身、手工开税票”的征税环境历历在目,黔南地税人克服困难,奋斗在税收一线,全力改善征税条件。相继开展了基层税务所规范化管理、县市区局和基层税务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步骤地完成了辖区全部基层税务所(分局)和13个办税服务厅的新建和改造任务,逐步配置了适应税收现代化的征管设施。

从计算机单机使用、局域网到广域网应用,从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内外部网站、开发视频会议系统、搭建与国税联合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整合税收征管软件到现在的税收业务数据大集中,《MIS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源管理与风险管理平台》等软件的运用,以及金税三期工程上线,黔南地税系统实现了税收管理信息化全覆盖。同时按照《税收征管法》要求,制定、落实了一系列税收征管制度和工作规程,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起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管理机制。

站在“十三五”新起点,黔南地税人将迎来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中央已经出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税收现代化的目标就在前方,黔南地税人将勇敢地担负起新的使命,在建设美丽黔南的新征程中再创新辉煌。(作者单位:黔南州地方税务局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黔南办税全州
绿色贵州引客来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亿企赢“最牛办税员”活动结束 河北办税员百强榜公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
大交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