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工商紧扣时代脉搏助推经济发展

2016-11-03喻周亚

当代贵州 2016年29期
关键词:黔南黔南州全州

喻周亚

黔南州工商系统立足职能,大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为促进黔南州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956年8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78年,黔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2016年,既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8周年。恢复建制以来,黔南州工商系统立足职能,大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为促进黔南州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推进便利化改革

助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2016年6月21日,黔南在实施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在全省率先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这是近年来,黔南州工商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之一。

建州以来,黔南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全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坚持依法登记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市场主体数量与质量并增。围绕工商注册便利化目标,全面实行注册资本登记认缴制、年检改年报、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等改革。

以“六个率先”领跑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行文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率先推行企业“两证一章” 制度、率先实施企业“三证合一”改革、率先下放州级登记审批权限、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全覆盖、率先实行企业“五证合一”改革。

截至今年6月底,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14万户,注册资本1957.74亿元,其中企业数量排全省第三,万人拥有企业数排全省第二。全州民营市场主体是建州初期的18.32倍。

加强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

护航经济环境持续向好

恢复建制以来,黔南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已由最初的管理小商小贩到现在管理现代化的大市场,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突出。

针对不同时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黔南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先后集中开展了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加强经济合同监管、“ 红盾护农 ” 行动、保护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整治,查办了某市供排水总公司滥收费用案、某国际品牌系列产品商标侵权案、案值上亿的跨省传销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99760件。

在消费者维权体系建设完善上,黔南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方便消费者就近申诉举报为目标,创新推出“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一会两站”(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建设模式,全面深化12315“州、县、站、点 ” 四级维权网络运作机制,建成“一会两站”2077个,城乡覆盖率达100%。2008年,时任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批示肯定黔南州“一会两站”工作成效;2010年,时任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将黔南州建设“一会两站”的成功经验定义为“黔南模式”,要求在全省推广。

2000年以来,全州工商系统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164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38.72万元。

发挥职能作用

支持创业创新大步迈进

恢复建制以来,黔南工商系统一直积极履职,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商标培育、品牌创建及保护力度,不仅将创业者“扶上马”,还为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送一程“。

黔南州工商局以“3个15万元”政策落实为抓手,创造性地出台了推进微型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16条措施,并积极搭建金融平台,加大对微型企业创办者的扶持力度,累计扶持发展7723户微型企业,带动就业4.5万人。

伴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以三都马尾绣、龙里辣子鸡、瓮安黄粑、长顺绿壳鸡蛋为代表的地方品牌得以发扬光大。2012年,在泰国曼谷国际礼品展销会上,三都水族自治县金凤凰马尾绣有限公司与另一家企业联手,成功签下来自印度尼西亚的2亿元订单合同。

在商标管理上,逐步实现了从单纯审核到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的转变,从行政指导到实施商标发展战略的转变,从数量优先到量质并举放大品牌效应的转变。截至2015年底,全州累计有效注册商标3684件,较1979年增长了525倍。2005年,黔南州“都匀毛尖”证明商标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证明商标;2015年,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181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商标第二位。截至目前,全州共有贵州省著名商标78件,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

夯实队伍建设

打造工商新形象

38年来,黔南州工商系统一直紧跟改革发展步伐推进机构建设。1978年,黔南州各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恢复建制,全州各级工商机构相继逐步建立健全。1996年,在全国工商所达标建设活动中,全州99个工商所全部通过验收,获国家工商局颁发达标证书。1999年,全州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划归省工商局垂直管理。2001年至今,全州工商系统历经三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内设机构,调整工商所设置。目前全州工商部门实行分级管理,州工商局已划转食品监管职能,县级工商部门与质监、食药监部门“三合一”。全州现设有州工商行政管理局1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13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105个,基本建立了适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市场监管机构。

在不断健全工商机构的同时,黔南州工商系统还着力提升队伍素质。鼓励在职干部参加学历再教育,目前具有大专以上人员比例为94.3%,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45.7%。同时还加强了法律法规、办案业务、统计业务、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2006年至2010年,全系统县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55人次,科级以下干部参加培训19582人次。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工商、市场监管人员1050人,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和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黔南州工商系统还针对不同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先后推出了具有黔南特色、工商特色的“协议帮扶非公企业”“约时定点”便民服务、“一会两站”、党组巡视、在基层分局派驻纪检监察员和法制员、“勤廉积分卡”等制度,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2008年,黔南州基层工商所派驻法制员竞争上岗制度获全省推行,“约时定点”便民服务被写进国家工商总局年度报告。2012年初,州工商局被省纪委命名为贵州省第一批“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是当年黔南州直机关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也是当年全省工商系统所有市、州工商局中唯一的示范点。2016年5月,州工商局因法治建设工作突出,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授予2011-2015年度“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多年来,黔南州工商系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1978年以来,共有41个集体受到全国、省、州和省工商局200余次表彰奖励;5人荣记“二等功”,20人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87人获州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

当前,黔南州进入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将继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沿着市场监管现代化的道路,忠诚履职、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服务黔南在 “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再立新功,在新时期新征程上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辉煌、开创新境界。(作者单位:黔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黔南黔南州全州
春日花田映红颜
绿色贵州引客来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
大交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