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视觉图形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

2016-11-03王英杰杨越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

王英杰+杨越茗

摘   要:视觉图形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基石。互联网的发达给视觉图形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新媒体艺术设计是起来新兴的实用设计,在互联网领域和各种终端设备中被广泛运用,是当今最重要的艺术形态之一,但他的本质依然还是视觉图形的延伸。新媒体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功能。本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了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了用实用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从未来派开始,视觉图形就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从激浪派的白南准开始,电视就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技术在个性化的视觉创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视觉图形;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176-01

一、视觉图形在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视觉图形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利用文本与表演相结合,互相阐释作品,并且向观众提供机会,制作和共同完成作品。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网络艺术可以让作品与更多的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在一些国际性的网络艺术展中,提供一种叫做网络虚拟建筑的展示作品方式,观众在艺术家的指引和带领下看作品,并由艺术家来介绍作品的创作意图,艺术批评家也可以同时进行评论。在整个网络建筑的参观过程中,观众网上的行为方式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不会太大,就像我们平时参观其它艺术展览一样。

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其传递信息的形式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局限,但是新媒体艺术为视觉图形语言的表现提供了无比宽广的舞台.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媒介几类应用范围的影响来论述新媒体艺术对视觉图形创意语言表现作用。

在当今视觉图形在新媒体艺术,向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和内容的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成为发展的趋势,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无线视讯自然成为现阶段的新媒体。图像和视觉图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的不断加深,抽象的文字才会慢慢的理解,所以说视觉图形也是人认识成长的第一步;如果从一个人认知事物的过程来看,人在最初认识事物时,出于本能会更愿意接受那些直观的和感性的形式,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才会向更理性更抽象的方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图形又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总之,视觉图形与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中,视觉图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视觉图形经过扫描,数码摄影,DV等电子技术,生成了图像,在新媒体时代中,视觉图形更是从静止的变为动态的,从二维变为三维甚至四维,新的媒体为设计师们开辟了一条表现自己思维的新的通道,它能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个人的想法和意图。

二、新媒休艺术的展望与发展

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上讲,它的发展空间都是非常的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艺术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将来,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将是以直接操纵为主的,大多数交互任务直观、简单,适合用直接操纵的形式完成,对于一些复杂而抽象的任务,则需要语言的帮助。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总之,新媒体艺术在将来的发展中是精彩的,是引人注目的。等各种理论和技术条件都成熟的时候,等我们从心理和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接受和关注的时候。新媒体艺术将显示无穷的魅力。未来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会越来越多,而且艺术化的高科技人员将会更为普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将造成媒介使用的方便性与多元化,未来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新技术还将迅猛的发展下去,科学技术不但是不能忽视的领域,更是当代艺术目前可以期待的重要载体,数字科技与艺术经常结合在一起,产生联动关系,而且它们还将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我们不能把艺术与科技等同起来,新技术只是一种创造艺术的手段,艺术要以人文思想作为基础,追求的是个性化、创造性,求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审美情趣艺术作品。

伴随着高科技媒介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艺术是当下电脑、摄影、录像、网络、虚拟现实、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交互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与新媒体艺术蓬勃的发展态势相比,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却尚在起步阶段,艺术审美方式的变革必然波及整个影像文化的格局,从而全面改变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手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它代表了当今艺术发展中最有力、最尖锐的探索力量,综合与融会了各种艺术样式,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复合性与多元性。可以很自信地说,在不远的将来,新媒体艺术这个领域将会有翻人覆地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