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人为核心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

2016-11-03王娇马鸿健郑玉清高奇辉

科技视界 2016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与维护多媒体教室高校

王娇 马鸿健 郑玉清 高奇辉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教学工作技术化水平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变为主流。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好坏,对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不言自明。要做好这一工作,不能盲目陷入技术革新的泥沼,而应该以人为核心,以令使用者满意为目的,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和维护方案。毕竟,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其根本是服务于人的一项工作,而不仅是管理机器。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合多种媒体、对人的多种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的教学方式。其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模式,技术特色明显,提高了教师授课的效率和效果,提升了课堂授课的吸引力,是一种在高校中广受欢迎、几乎全面普及的教学方式。鉴于多媒体教学在当今高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多媒体教学的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学保障工作做的并不好。教师对此抱怨较多,矛头直指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是管理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好。而作为整日辛苦忙碌的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则又感觉是费力不讨好,觉得他们的努力没有被认可。如此,高校多媒体教学就陷入了教师和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互相不满意的困境。为走出困境,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部门花大力气引入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力图用技术来化解困局。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要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软实力的提升应该比硬实力的提升更迫切。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其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工作,以让使用者满意为目的,而不仅仅是管理好冷冰冰的机器。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那么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

1 多媒体教室管理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对相关制度的管理、多媒体管理人员的管理、设备的管理以及对工作方式的管理。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理顺先进技术、多媒体设备、工作方式方法等之间的关系,保证以人为核心,使各方面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1.1 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讲究粮草先行。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健全的、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应该先行。因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表面上面对的是机器,实际上面对的是全校的教师和其它教职工。建立健全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将会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可视化,有利于接受使用者的监督,明确问题的责任,继而有利于处理好与多媒体设备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制度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人的管理制度,这包括“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二是,对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使用设备以及借用设备的管理制度;三是,对活动的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在使用和维护多媒体教室时的规定。这三类制度在制定时,不能盲目照搬,应该因地制宜,做好实施环节并持之以恒。

1.2 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1.2.1 建立业务团队,强化专业技能

传统多媒体教室管理队伍,主要有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和临时工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专业人员明显不够;二是,人员相互之间功能重叠、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对此,可实验性的建立团队管理模式。首先,将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分工,在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主攻某一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如投影机技术);其次,每一位主攻人员带领三到五名勤工助学学生一同进行技术的学习与钻研。如此,形成对每一部分多媒体设备的专业维护团队。既提高了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又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还武装了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

1.2.2 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减少误操作

据统计,在多媒体出现的问题中,有多半是因为教师的使用方法问题,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本就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因此,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培训内容应该涉及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史、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流程、多媒体教室的组成,以及多媒体教室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等。培训时间放在每学期开学初较好,因为教师可以及时地到实践中去内化所学的技能。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与单独相结合。开学初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开学后根据教师掌握情况,采取一对一培训。

1.3 改善设备条件,做好故障维修记录

1.3.1 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硬件环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优秀的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也经不起整天出毛病的设备。因此,提升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水平是基础,是很多问题解决的前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建设与教学实际需求应该同步发展。当然,考虑到使用人员的接受程度以及资金问题,在规划建设时采用分批次建设较为适宜,做到先进性、稳定性与实用性相统一,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全校提供一个最合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1.3.2 建立有效的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制度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每一次出现问题,多媒体教室管理部门都会派相应的人员去处理并产生一次处理信息,而每一个处理人员都有自己即时的感受和建议。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我们多媒体教室管理领域的大数据。为此,应当建立多媒体教室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制度,制定多媒体教室维修记录单,记录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间、原因、解决办法以及自己的建议。待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应当对他们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继而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1.4 定期与多媒体教室使用人员沟通交流

如前所述,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是服务于人的工作。只保障好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让使用人满意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跳出自己的技术圈子,创造机会、更多的去与多媒体设备使用人员沟通。虚心听取他们在管理制度、使用方法及新技术引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从需求入手做工作,反过来才能更好地满足需求,最终将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做好。

2 多媒体教室的维护

多媒体教室维护工作主要是针对设备做好现场的维修和课后的养护工作,是保障多媒体教学顺利进行的硬指标。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板块是服务于人的工作,维护板块同样如此。在解决现场问题及课后对设备的养护中,应始终以让教师满意的使用设备为指导思想,扫清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切技术障碍。

2.1 现场问题解决:耐心、迅速、专业

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经常面对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技术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方面是如何恰当的发挥技术的价值,最终完美地解决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能多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安抚好教师的情绪,同时能迅速、专业地解决教师所遇到的问题,那么教师的抱怨就会大大减少,教学效果将得到明显保证。

2.1.1 站在教师角度,承认错误,安抚好其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设备故障后,往往心情急躁,对前来救急的工作人员时常会发怒。对此,有些管理人员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与教师当场理论。其实,这两种方式都走了极端,不可取。正确的做法,还是出自我们管理人员。毕竟问题是出在设备身上,无论是何种原因,而这都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所以,首先管理人员要把错误揽下来。然后,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他教学马上进入关键时刻时,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完全打乱了他的教学节奏,所以生气、发怒也是可以理认识到这两点,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就应该首先承认错误,安抚好教师的情绪。教师情绪稳定了,一方面能为管理人员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他也能体会到管理人员的工作价值。

2.1.2 加强楼层巡视,加快到场速度

在多媒体设备问题解决过程中,管理人员到位的时间非常重要。很多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都是由于管理人员到位时间不及时或是没达到教师期望的速度造成的。为此,提高管理人员的到场速度极其重要。而要提高到场速度,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应该把多媒体设备操作流程、联系电话制作到电脑桌面并同时贴在控制台上,使教师联系管理员更方便。其次,应将管理人员分配到各个楼层巡视并配备对讲机,保证他们的机动性和相互沟通。

2.1.3 提升专业技能,迅速排除故障

现场问题解决,最终大家期望的结果是管理人员将教师遇到的问题迅速解决。迅速很关键,因为这可以节约教师有限的授课时间,并将对其教学节奏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在为教师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以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技能精益求精。为此,可从两方面来努力。一方面,应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如计算机、音响、投影、无线传输等)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锻炼实践技能的渠道中,很容易被忽视而又很重要的一种渠道是积极参与外包公司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在做中学。参与到公司的维修中去,给他们做免费的劳动力,他们会欣然将一些技术窍门传授于你,而这些窍门在为教师解决问题时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2.2 课后设备维护:主动、认真、严格

要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教师教学提供强大的保障,幕后工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基础。幕后维护工作,应该树立主动服务、一切为了教学的意识,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细微的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本职工作规范、优质、便捷、舒心。改变别人求我,我才做的现象,对多媒体教室变被动式维护为主动式维护,力争把故障消灭在预测阶段和萌芽状态。结合实践并借鉴先进的经验,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工作分成日维护和周维护较为合理。

2.2.1 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

每天教师上课前,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应该首先查阅“维修记录本”上的教师报修记录情况,确保上课教室的设备无问题,可正常运行。有问题的教室,要提前进行技术处理,无法及时解决的要做好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及教室调换工作。每天晚上,教师使用设备完毕后,要安排相应人员检查自己所负责的每一间教室的设备是否正常关闭,幕布是否已升上去,并及时清理多媒体工作台,保障环境的干净整洁。

2.2.2 周维护

多媒体设备在运行了一周后,难免会出现系统垃圾的积累、投影灰尘的累积等问题。这就需要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系统的处理。主要应该涉及电脑系统优化、升级病毒库、杀毒以使计算机处于最新病毒库防护状态、教师建议的软件安装、投影设备的除尘、灯泡的亮度评定、多媒体机柜的防生锈处理等。

3 结语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个琐碎、需要责任心和耐心、必须具备较高思想素质的工作,是信息技术武装下、服务于人的工作。对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而言,管理人员不应该以技术者自居,将自己与使用人员隔离,而应以为人服务为目的、将人文关怀体现到管理和维护中去。用心去做技术支持工作,一定能走出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所遇到的困境,开创属于多媒体教学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金玉.基于项目管理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O1:62-64.

[2]王桂玲,应安明.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2-144.

[3]李传之.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2):204-205.

[4]许立春.新建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0,29(33):20-21.

[5]何晓青.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远程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81-83.

[6]陈亦鲜,殷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SI):170-172.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管理与维护多媒体教室高校
浅谈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与维护措施
构建高职院校开放式多媒体教室管理新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