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思维

2016-11-01刘萍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凯凯糖葫芦圆形

刘萍

有人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迸发出惊人的智慧;透过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个世界看起来更加透明、真实。以前我对这些话不甚理解,经历了以下事件后,我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马路上的水坑

在中班“我是小车迷”的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把自己想到的马路上的东西画下来。孩子们有的画马路上的汽车,有的画两旁的树,有的画红绿灯……凯凯不仅画了汽车、公交车站、树木等,还画了一个大大的黑黑的圆形,这让我感觉画面很不舒服。于是我焦急地问:“凯凯,这是什么?难看死了。”“这是水坑,很危险的!”凯凯很严肃地说,“所以我在旁边安装了路灯。”这时,我才看到凯凯在“坑”的旁边画了几条竖线当作电线杆,又在竖线上画了几个圆圈当作灯泡。凯凯手指着“电灯”继续说道:“这是我安装的电灯,这样大家即使在晚上也能够看见‘坑,就不会摔倒受伤了!”凯凯想得多周到,说得多好!我感动于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满满的爱心、缜密的思维。在最后的“说画”环节,我请凯凯第一个讲述自己的画,孩子们听得入了迷,都为他热烈鼓掌。

草莓糖葫芦

结合中班“山楂熟了”主题活动,我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材料,幼儿可以用瓶盖印圆形,然后剪下这些圆圆的“山楂”用双面胶贴在竹签上,变成一串冰糖葫芦。这一材料投放后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大家都认真地画着、剪着。小溪印的圆形特别圆,但由于使用剪刀的时间不长,他剪的技术还不够熟练,所以他剪下来的“山楂”并不圆。看着自己剪下的“山楂”,小溪停了下来……小溪会不会继续呢?会不会失去信心呢?我是否应该介入,帮助小溪呢?正在我疑虑的时候,小溪举着他做好的手工作品给我看:“老师,今天我不做冰糖葫芦,我做的是草莓糖葫芦!”

听小溪这么一说,我庆幸自己没有让他重新画圆形剪圆形。我情不自禁地称赞道:“还真的很像‘草莓呢!”接下来,小溪又剪了很多“草莓”,然后串成“草莓糖葫芦”。在所有作品中,小溪的“草莓糖葫芦”最特别、最有创意,因此赢得了同伴们的赞赏。相信小溪在一次次的尝试体验后,会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孩子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学习者,所以我们要耐心等待,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学习、成长,避免拔苗助长。

特别的圣诞帽

在圣诞节亲子活动的准备阶段,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用各种图形自由拼贴着圣诞老人。他们仔细地粘贴圣诞老人的脸、胡子、帽子,并在帽子顶端粘上一个大大的白球。在众多精致漂亮的“圣诞老人”中,我发现尚尚制作的圣诞帽顶上的白球歪向一边了。我忙对尚尚说:“你怎么不小心把圣诞帽上的球贴歪了?没关系,一会儿你重新贴一下吧!”说完,我转身要走,尚尚一把抓住我:“老师,我没有贴歪,帽子就是这样的。”我有些纳闷:“圣诞帽顶上的小球都是在帽子正上方的呀,怎么会歪在一边呢?”尚尚急忙说:“帽子戴在头上时球就是歪在一边的呀!”听了尚尚的话,我仔细想想,确实,圣诞帽戴在头上时帽尖就会耷拉下来,顶上的球会自然歪向一边,正如尚尚贴的圣诞帽一样。

我真的很佩服尚尚的观察力,送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你观察得那么仔细,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同时我认识到,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否则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多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确实,透过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更加透明、真实。

猜你喜欢

凯凯糖葫芦圆形
“糖葫芦”
“班霸”改良记
糖葫芦
糖葫芦真好吃
糖葫芦
发脾气的凯凯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失踪”的进区卡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