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测量”核心经验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2016-11-01“基于数学核心经验促进教师领域教学知识提升”课题组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竹片长度小鱼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促进教师领域教学知识提升”课题组

一、日常活动

例1 跨大步(大班)

上海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李 蓓/设计

活动过程:

幼儿三人一组站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游戏。一幼儿站在中心位置,另两名幼儿从中心位置分别向两边跨三大步,跨步后站在原地不动。站在中心位置的幼儿利用走小步的方法(脚跟贴脚尖依次向前走,边走边记录步数)分别测量另两名幼儿跨步的距离,以远者为胜。三人轮流进行游戏。

例2 我的影子(大班)

上海奉贤区绿叶幼儿园 沈 英/设计

活动过程:

在幼儿已有首尾相接的测量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操场上将一个幼儿的影子画下来,然后和幼儿一起用脚或手来量一量这个影子有多长,并让幼儿说说为什么大家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教师可在户外活动时见机开展此活动。

例3 和我的手臂一样长(大班)

上海长宁实验幼儿园 陈 青/设计

活动准备:

绳子、丝带、纸条等材料,剪刀。

活动过程:

幼儿任意选择一种材料,并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人先互相用自己选择的材料量一量对方的臂长,并按照臂长将材料剪下来(如图1)。接着,请幼儿拿着与自己手臂一样长的材料在活动室内寻找各种物体进行测量,看看有什么物体和自己的手臂一样长(如图2)。在幼儿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可提示幼儿注意自己是否将材料的一头与被测量物体的一端对齐,建议幼儿选择长长的物体来测量,如长积木、拖把柄等,或选择物体长长的一部分(一边)来测量,如桌子脚、桌子边、钢琴脚、门框、床边等。

二、区角活动

例1 鱼儿找妈妈(小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张 雯/设计

活动准备:

蓝色操作底板一块,红、黄、绿色“鱼妈妈”各一条,红、黄、绿色“小鱼”若干,白底的直线和曲线形“小河”若干,数字骰子一个(六面分别是1、1、1、2、2、3)。

活动过程:

1.幼儿一人游戏时,将相应颜色的“小鱼”一条接着一条摆放在“小河”里,找到“鱼妈妈”后,数一数哪条“小鱼”游的路线离“鱼妈妈”最近,能最快游到“鱼妈妈”那里。该游戏除了能让幼儿通过测量感知直线和曲线形“小河”与路程远近的关系以外,还能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幼儿三人游戏时,轮流掷骰子,掷到几就在“小河”里放几条“小鱼”,比比谁最快找到“鱼妈妈”,数数“小鱼”找到“鱼妈妈”游了多少距离(如图3)。在游戏中加入骰子,可以培养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

活动建议:

“小鱼”的长度和宽度相近,可减少幼儿因“小鱼”排放方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达到感知测量方法的目的,同时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在“小河”上和“小鱼”身上装磁铁,通过“小鱼游”或“钓鱼”等游戏情景,把“小鱼”一条一条首尾相接、整齐地排列在“小河”中,使“小鱼”不能轻易移动。

例2 彩色竹片(中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陈玮珺/设计

活动准备:

6种长度、颜色的竹片各6片,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4),如,2片原色竹片的长度=1片红色竹片的长度,1片橘色竹片的长度=一片红色竹片的长度+一片原色竹片的长度,1片黄色竹片的长度=2片红色竹片的长度=1片橘色竹片的长度+一片原色竹片的长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根据竹片的长度进行排列,体验不同竹片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5)。组织幼儿做“小球滚下来”的实验,思考如何利用竹片长度的差异搭建通道,让小球滚落下来(如图6)。

2.创设“小河”情境,引导幼儿在“小河”上用竹片架一座桥,试试最多需要几片哪种颜色的竹片,最少需要几片哪种颜色的竹片,感知计量单位与测量结果(长度)之间的关系,即同样的距离,越短的竹片需要的越多,越长的竹片需要的越少。

活动建议:

由于材料本身蕴含数学关系,所以幼儿通过操作能够充分感知长度与高度、距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以观察为主,到了活动后期,可以提供一些辅助物(如小棒、尺等),让幼儿自主产生测量的需要,感知计量单位与长度之间的关系。

例3 绕小路(中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孙莉莉/设计

活动准备:

等长的绳子两段,塑泡底板两块,两色图钉若干,数字骰子一枚。

活动过程:

幼儿两人游戏。先由一名幼儿掷骰子确定所需图钉的数量,然后两名幼儿各自设计一定的路线取相同数量的图钉钉在自己的底板上,接着用各自的绳子依次连接自己底板上的每个图钉(每个图钉只能经过一次,如图7)。最后比一比两人所用绳子的长度,所绕小路距离长者获胜。

活动建议:

1.游戏前期,教师宜适当控制骰子上的数字大小,可从小数量逐渐递增。如一开始可以投放数字2~7的骰子,等幼儿熟悉玩法之后,再逐渐增大骰子上的数字,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2.游戏后期,教师可以在底板上增加一些障碍,如“大树”“石头”“房子”等,使幼儿在绕小路的同时还要设法避开障碍。这样不仅增加了游戏难度,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例4 比比量量(大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孙莉莉/设计

活动准备:

等长的吸管、等长的扭扭棒、等长的绳子、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海绵片若干,边框为红色、绿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题卡若干(题卡上的图案可根据提供的测量工具来设计,题卡背面标有数字,数字越大说明此图案的长度越长。如图8)。

活动过程:

1.幼儿一人游戏时,抽取同色题卡两张,挑选一种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两张题卡上的图案进行测量,比较两者的长短或面积大小。最后将题卡翻过来,看看背后的数字是否和自己比较的结果吻合,题卡背面的数字越大说明此题卡上的图案越长或越大。

2.幼儿两人游戏时,各自抽取一张题卡,根据题卡上的图案,商量用哪种自然物进行测量。相互比较后,将两张题卡翻过来,验证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活动建议:

游戏初期,教师可以只提供画有直线、折线的题卡,让幼儿尝试选用吸管、扭扭棒、绳子等合适的材料进行测量,主要是熟悉游戏材料,初步了解用自然物测量的方法。例如,用吸管测量时要注意将每一段吸管首尾相连,用绳子测量时要注意使绳子与题卡上的线条完全重合,测量时一定要从起点到终点,等等。游戏后期,教师可尝试让幼儿自行设计题卡,比一比、量一量自己设计的题卡和同伴设计的题卡,看看谁的图案大或长。

例5 小裁缝(大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张 雯/设计

活动准备:

子弹头积木、小型扣链若干和木头人一个(如图9),爸爸、妈妈、宝宝的图片各一张(如图10),衣服尺寸图两张(如图11),水彩笔、手工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幼儿分别用子弹头积木、扣链测量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身高,将结果记录在纸上,发现用不同的自然物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2.幼儿用子弹头积木、扣链量出木头人的臂长、腿长和肩宽等,记录在纸上,并根据记录在空白手工纸上用子弹头积木或扣链重现测量的长度,比对着画出衣服和裤子的尺寸,甚至设计自己喜欢的款式,最后把它们剪下贴在木头人身上。

3.幼儿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运用测量记录的数据为木头人做“立体”衣服。

活动建议:

1.这个综合活动包含测量核心经验的学习内容,让幼儿结合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

2.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要为爸爸、妈妈、宝宝做出较为合身的裤子需要收集两个数据,一个是从外侧腰部测量到裤脚位置的长度,另一个是从内侧裤裆测量到裤脚位置的长度。如果只有第一个数据,幼儿画出来的裤子的尺寸是不合适的,就会类似一个长方形。制作衣服亦如此。

例6 圈地比赛(大班)

上海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卢世轶/设计

活动准备:

塑封的地形任务卡若干张,贴有透明塑料薄膜的插板一块,五角星图卡一张,等大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与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一样长的彩色小木棍若干,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一人游戏时,任意选择两张地形任务卡插在插板上,通过目测比较两块地形的大小,在较大的地形上方插入五角星图卡。接着,用正方形纸片铺满整块地形,数数所用正方形的数量,验证之前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如图12)。

2.幼儿两人游戏时,轮流抽取一张数字卡片,拿取相应数量的小木棍,拼成一块封闭的“地”,然后在“地”上铺满正方形纸片,比一比谁圈的“地”更大(如图13)。

猜你喜欢

竹片长度小鱼
少年的羽毛
过河
小鱼
小鱼
爱的长度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小鱼
长度学校里的故事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