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时代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2016-10-28周洪斌史志陶易顺明徐晓军

计算机时代 2016年9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自主学习

周洪斌+史志陶+易顺明+徐晓军

DOI:10.16644/j.cnki.cn33-1094/tp.2016.09.026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行,泛在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而早期的高职教学资源库由于资源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较差,不利于高职学生开展泛在学习。提出泛在学习时代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遵循资源一体化、类型多样化、设计碎片化、访问智能化等原则,并通过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组建优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以及提升高职师生的信息素养等保障措施,更好的服务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化、碎片化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泛在学习; 高职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 碎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9-89-03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 warehouses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learning

Zhou Hongbin, Shi Zhitao, Yi Shunming, Xu Xiaojun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national strategy, ubiquitous learning has become a new normal. But the early teaching resources warehouses are not conducive to ubiquitous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simple resources and poor interaction.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warehouses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learning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diversification of types, fragmentation of design, intelligent access and so on. Also, through building the campus cultural atmosphere of learning at anytime and anywhere, setting up excellent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eam and improv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better for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fragment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ubiquitous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warehouses; autonomous learning; fragment learning

0 引言

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1]。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行,泛在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泛在学习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打破了学习内容、进度、起点、目标、要求等的统一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在更大程度上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教学资源库是泛在学习时代高职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基础,因此,开展泛在学习时代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为高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早期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各高职院校努力下,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较好的满足了前期的网络学习需求。但随着泛在学习时代的到来,早期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已经不适应泛在学习的需求了[2]。

1.1 资源不利于智能终端浏览

早期的教学资源主要着眼于学习者在PC机上访问,而当前随着泛在学习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习惯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随时访问,原有的学习资源由于受到早期所用的信息技术的限制的,不能自适应设备屏幕的大小,使得大部分资源不适合在智能终端上展示,影响了学习者开展泛在学习的需要。

1.2 资源不利于碎片化学习

由于早期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着重于教学,因此有些资源仅仅是一堂课的教学课件或者是一堂课的教学录像,要学习该资源,往往需要45分钟或者更多的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认为,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高职学生可以集中精力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因此,原有的资源不利于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

1.3 资源缺乏互动性

早期的资源大部分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上传到资源库,学生被动的查看、浏览,更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资源库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如果多次“碰壁”,则会影响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不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对资源的更新、改进滞后。

1.4 资源表现形式单一

早期的教学资源往往由精品课程建设的资源转化而来,资源内容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教案。由于个体的差异,高职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单一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已不适应高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需要。

2 泛在学习时代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

2.1 资源建设一体化

通过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一体化设计[3],充分发挥纸质教材体系完整、数字化资源呈现多样化和服务个性化等特点,并通过二维码等技术,建立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机联系,支持学习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随扫随学,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资源类型多样化

为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泛在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教学课件、实物图片、习题解答、试题库、程序源代码、动画、视频等,还应包括微课、虚拟仿真等新兴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形式,开展自主学习。

2.3 资源设计碎片化

传统教学资源库中的视频资料往往是教师上课的录屏,不适合泛在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内容组织的更加紧凑,设计短小精悍的资源。一般来说,单个资源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而不是传统一节课内要完成的众多的教学内容。另外,为适合学习者可通过智能终端流畅地在线学习,单个视频资源的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字节左右,视频格式须用流媒体格式(如rm、wmv)。目前,微课很好的符合了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已连续两届举办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吸引了众多的高校教师参赛,诞生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广大高职教师要积极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2.4 资源访问智能化

学习平台能够记录、分析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情况,引导学习者进一步开展自主学习[4]。当学习者访问资源库时,可以自动推送学习资源;当学习者在线练习时,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答题情况,分析他是否掌握了对应的知识,是否需要强化练习。例如,当某个学习者做完第3题时,系统提示他可以跳过第8题,因为第8题和第3题的知识点相同;而当这位学习者做错了第7题时,系统却进入第10题,要求他进行巩固训练;系统可以随时监测资源的访问情况,如果老师发现某个环节或知识点的教学资源被学生反复浏览和点击时,就会意识到这可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的难点,需要自己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

2.5 学习过程互动化

高职学生在使用资源库进行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缺少监督、交流、沟通,容易懈怠,进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习者进度滞后、碰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习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点赞,激励其不断前进;教师还可以为不同的学习者量身打造,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促进个性化学习。

2.6 平台使用人性化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提供的收藏夹功能,在线收藏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平台提供的笔记服务,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感想或知识碎片;通过平台提供的分享功能,学习者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分享给平台中的好友,并可以分享到外部的社交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QQ好友。

3 泛在学习时代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保障措施

3.1 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学习型社会建设正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5]。泛在学习发展迅速,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人享有学习机会,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围绕着学习型社会建设,高职院校需要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可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习形式,培育特色学习文化。如在校内大力发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党员、学生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打造全校学习活动品牌,包括“文化讲坛”、“科技讲座”等,并以二维码形式提供讲坛、讲座的拓展学习资源,供师生随扫随学;鼓励各类校园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向全校师生开放,如网上校史馆、新生掌上游校园等。

3.2 组建优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

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应包括设计团队、开发团队以及支撑团队。设计团队包括教育教学专家教授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等,主要负责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组织协调以及对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指导;开发团队包括任课教师以及信息技术工程师等,主要负责各类资源开发、平台建设;支撑团队主要负责资源库的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各个子团队要有明确合理的分工,并紧密合作,协同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日常维护。要改变以往的“重建设、轻维护”的观念,要研究教学资源库的长效建设机制,在教学资源库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3.3 提升高职师生的信息素养

要有效利用泛在学习时代的教学资源库,高职师生必须提升信息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六十点“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中就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熟练使用信息工具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优化、发布;同时,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高职学生加强信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能较为熟练的使用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4 结束语

泛在学习时代的到来,对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遵循资源一体化、类型多样化、设计碎片化、访问智能化等原则,并通过营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组建优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以及提升高职师生的信息素养等保障措施,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要逐步开展教学资源库的社会服务能力研究[6],逐步向社会学习者开放,提高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效率,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

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5-21

[2] 范效亮,杨卫军.基于泛在学习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53-54

[3] 武君红.高职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研发初探_以高

等教育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5,10:44-46

[4] IDKW图解中心.一本书看懂互联网教育[M].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5.

[5] 蒋红.促进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上海开放大学服

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4.8:24-30

[6] 刘锐.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13.14:42-46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自主学习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英语课程网络化与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微信在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