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创新与利润、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

2016-10-27包文莉李焕军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市场结构文化产业创新

包文莉 李焕军

摘要:围绕如何实现本溪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利润目标,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创新与利润、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率,产业创新可以影响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市场规模与市场竞争出现强负相关关系。围绕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三点创新对策以促进本溪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7-02

本溪文化产业如:旅游、辽砚、剪纸等对于本溪经济发展和辽东传统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溪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指出:“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9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按照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5%,实现增加值100亿元。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五年全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速必须实现25%,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必须实现50%。”围绕着如何实现本溪文化产业利润增长的目标,本文探讨文化产业创新与利润、市场结构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关系研究是经济学古老而复杂的问题。Arrow(1962)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市场结构,认为竞争更有利于创新。Hart(2000)、Aghion等(2005)认为创新可以带来额外利润,但竞争会削弱落后者的创新激励。Delbono等(1990)在同质产品假设下证明价格竞争对创新的激励高于数量竞争对创新的激励。Bester等(1993)通过考察横向差异化市场,得出结论:如果产品差异化程度大,数量竞争下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大,如果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价格竞争下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高。Bonanno等(1998)在一个纵向差异化框架中考察同样的问题,发现减少成本的研发激励不依赖产品差异化水平,在数量竞争下创新带来的利润比在价格竞争下带来的利润高。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文化产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创新。

假设2:文化产业创新能够提升利润水平。

关于创新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研究很少。Levin(1978)认为技术产生进入壁垒。Roxon(2002)论述了技术和机构锁定对技术壁垒的作用。李平等(2007)通过奈克尔模型分析中国35个行业1995-2005的面板数据,认为创新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余东华(2006)比较了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者的研发投入,用投入量的多少判定在位企业的垄断能否被打破。在确定条件下,在位垄断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保持垄断地位;在不确定条件下,在位企业实现技术自我替代的成本增加,创新动力减弱,潜在进入者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投入打破垄断市场结构。根据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文化产业创新加剧市场竞争,改变市场结构。

二、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创新可以分为产品或服务创新、生产制造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Knight,1967)。产业创新是指产业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Schumpeter,1943)。产业创新的衡量方法最常用的是按照创新的种类进行因素分析:如欧洲创新记分牌法1。国内的很多学者用类似的方法衡量产业创新。为了更好地衡量各类创新的转化能力,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产业创新水平。

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能性和指标的适用性,用Cheung和Pascual(2004)提出测量行业创新的勒纳指数L=(产业增加值-劳动力成本)/总产值。

考虑到创新的其它影响因素,Schumpeter(1943)提出著名的假说: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就越有效率;技术创新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要素生产率反映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加三个控制变量:市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管理能力。市场规模用主用业务收入表示,企业规模用资本存量2表示,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用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数据来自于2009-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全部上市公司年报和《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

根据前面的相关研究,设定以下多元回归方程:

C t+n =α+β1△N+β2△N2+β3M+β4K+β5P+ε(t =年份,n=1、2…)

C=市场结构,N=创新,M=市场规模,K=产业规模,P=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实证分析结果

利用SPSS22.0进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验证膨胀因子和容忍度,无多重共线性存在。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创新变量△N2与当年和第二年的市场结构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可以加剧竞争。但是到第三年影响开始不显著,第四年开始出现正弱相关。△N对市场结构前三年弱负相关,第四年出现弱正相关。说明创新对市场结构可能是倒U型关系。表2的回归结果中,C+1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验证了创新对市场结构是倒U型关系。创新出现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2年后这种竞争出现减弱的情况。

市场规模与市场竞争出现强负相关关系。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这也说明行业利润越大,市场越趋于垄断。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N2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率。产业规模与创新关系不显著。

假设1“文化产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产业创新”没有得到验证。假设2“文化产业创新能够提升利润水平”得到验证。假设3“文化产业创新加剧市场竞争,改变市场结构”得到验证。

四、文化产业创新对策

创新的结果是传统文化产业利润率的上升和形成规模效应。创新可以加剧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使许多企业走上兼并、收购的道路,竞争使企业形成规模效应,行业集中趋势突出。围绕如何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形成传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文化产业创新对策:

(一)以合作方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新。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吸纳风险投资、吸纳民营资本、其他社会资本、外资进入等方式进行合资或合作。政府制定专门文化贸易政策,鼓励传统文化产业“走出去”,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等方式,提升文化产业创新水平。

(二)规范文化市场。

理顺传统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打击走私、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和专业认证体系,为传统文化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传统文化市场创新,提升传统文化组织道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三)提升文化产业组织创新水平。

政府可以对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方法如组织创新机制、团队建设、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方法、激励制度等进行指导。鼓励文化产业自主创新。

注释:

1.衡量创新的三个维度:企业行为和创新产出:百万人口拥有的三方(欧洲、美国、日本三年平均值)专利,商业性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人力资源:新科学和工程学科入学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每百万人口研究人员的比例,每百万人口的科学文章数量;基础建设和吸收能力:每人信息通信技术的支出比重,每百万人宽带接入数量,公共研发支出占GDP的比。

2.基期的资本存量Ki=Ii/(5%+g),Ii表示第i个产业投资,g表示投资的评价增长率。Kit=(1-5%)Kit-1+Iit[6]。i表示产业,t表示年份。

参考文献:

[1]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本溪市政府.本溪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mBnBkZLAiwnsXFq50z2WqOGTA14TeBHRuj_jUSgVbzIpW9_qRYlzYwf7G9Onwiecn9egJ-hNxaBQPqYRKRrlIE-OfXBTX2M43VDZAvdxa_2013/3/11.

猜你喜欢

市场结构文化产业创新
中国互联网产业SCP范式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