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在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16-10-26钱明兰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钱明兰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在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钱明兰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在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抽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程序化的系统性康复护理训练,根据实时记录资料以及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调查资料及定期复诊记录数据,对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身体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护理后,膝关节轻度及中度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半年随访及定期复诊,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数据显示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对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功能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gram application results i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knee arthroscopy of meniscus injury.Methods Select in July 2014~October 2015 arthroscopic meniscal surgery in 3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alled extracting in March 2013~June 2014 arthroscopic meniscal surgery in 30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routine care, based on increased program of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raining, according to real-time data recording and tracking followup survey data and regular follow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data recording control standards observed and compared HSS knee sco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ways health care rehabilitation.Results Observed group in patients receiving system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program after knee mild and moderate pa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x months of follow-up and regular follow, HSS knee function evaluation data show excellent recovery rate was higher in both groups difference (P<0.01),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gram after knee arthroscopy for meniscal function recove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gram;Meniscus injury;Knee arthroscopic;Functional recovery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镜手术是近十几年公认的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主要是创伤小,一般在2个不到1 cm的手术切口下完成,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极少有并发症。近年来,关节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因其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而深受欢迎,成为诊断和处理半月板病损的首选方法[2]。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7月~2015年10月,对30例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接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回顾2013年3月~2014年6月接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73岁,平均61岁,其中左膝关节损伤16例,右膝关节损伤12例,双侧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7例,外侧13例。平均住院时间6~8 d。两组患者均在膝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手术,手术常规麻醉为连续硬膜外加腰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手术,对照组于手术后按常规进行固定两周时间,去除包扎后再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观察组则采用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1.2.2 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内容

以术前疼痛、关节绞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伤膝关节活动度达100~135°,术后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无膝关节感染等并发症为目的。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第一阶段:对患者的认知度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估,告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第二阶段:建立生活规律,培养积极主动训练意识;第三阶段:根据早期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第四阶段:追踪快速康复效果。

2 康复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患者的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的结果。主要是术前评估患者心态和合作程度,进行术前的关节镜手术宣教,告知患者关节镜手术切口小,痛苦轻,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功能恢复快,不影响美观。同时利用关节镜手术时拍摄的图片和录像资料,让患者了解关节镜手术的基本过程,增强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康复功能锻炼。

2.2 康复指导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及床上大小便指导,向患者说明膝部肌肉萎缩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并以健肢做示范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活动、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压膝运动、滑板训练、弹力带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使患者术前就能熟悉和掌握各项康复训练技巧。

2.3 术后常规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6 h内取平卧位,患肢膝关节伸直抬高位20 cm,膝关节于功能位l5~30°功能位,告知患者及家属,为防止关节挛缩,膝下不能垫枕。按照医师和麻醉师要求,予心电监护和给氧。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患肢末梢循环,运动与感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3.2 对症护理

术后疼痛能够显著抑制快肌纤维的功能锻炼,而关节周围肿胀将抑制膝关节ROM锻炼[3]。因此在半月板术后康复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疼痛并消除肿胀。术后立即用弹性绷带、大棉垫加压包扎,膝关节两侧冷敷冰袋,3次/d,30 min/次。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换药1次/d,发现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并保证无菌操作,换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术后若关节积液较多,可汇报医师给予及时的关节腔穿刺抽液。一般关节内积液50 mL以内可以不做任何处理,超过50 mL可进行关节穿刺排出。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镇痛药。

2.4 术后的功能锻炼

膝关节损伤在组织学的纤维化出现较早,如不及早活动,4 d左右就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损伤的关节固定2周就会导致结缔组织纤维融合,使关节丧失功能[4]。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关节镜手术的优点之一,可促进功能恢复,缩短病程,预防膝关节的粘连以及术后患肢的肌肉萎缩。术后6 h麻醉消失后即可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背伸、跖屈活动的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练习,终末伸膝锻炼,5~10次/d,每次5 min左右。根据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按顺序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一终末伸膝锻炼,每个动作都要缓慢进行,每次约停留3~5 s,直腿抬高训练以不超过45°角度为宜。术后3 d可行持续被动运动(CPM)练习,从小幅度开始,逐步进行,3次/d,1 h/次,被动活动角度从30°逐渐增加到120°,行CPM练习时切忌突然加大幅度。CPM活动后,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足跟滑床面主动伸屈膝关节练习,并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下肢下垂,锻炼膝关节屈伸,注意屈曲角度要与被动活动角度相一致。

2.5 出院指导

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大多是7 d拆线后出院,患肢功能训练需要出院回家后进行。责任护士在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出院时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出院后利用电话回访、微信、上门访视、通知门诊复查等方式跟踪患者康复训练进展情况并加以指导,督促患者按计划坚持康复训练,直至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术后3周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耐力练习.术后6~8周可独立正常行走,但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术后一个月左右关节疼痛,绞所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伤膝关节活动度可达100~135°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无一发生膝关节感染等其他并发症,6个月时间达到完全康复。

2.6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5],在术后2周按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每项分为优良中差4级,总分100分。≥85分为优;70~80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为差。

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两组膝盖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膝盖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例 [n(%)]

表1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1),提示观察组按照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在疼痛持续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术后康复锻炼的知晓率、术后满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 由于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是骨科的常规和成熟手术,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有明显的优势,不只是在手术切口上的,最大的区别是定位精准,没有副损伤,能保留甚至在缝合技术下完全的保留全部的半月板组织,因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系统性康复护理程序通过术前对患者的认知度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估,让病人慢慢认识微创和传统手术的区别,让病人打消很多顾虑,减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并按计划有规律地训练,半月板关节镜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是手术效果的关键,告诉病人术后不同周期的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动静结合的原则,术后早期指导患者避免超负荷的训练,注意运动时的用力角度和速度,负重时不能突然旋转膝关节,训练时膝关节用护膝弹力带保护。指导患者行走负重时选择足后跟宽、软、高低适度的鞋,鞋跟过细、过高者,身体重心升高,支撑面积减少而稳定度降低,行走时容易出现不平衡而跌倒、摔跤,增加半月板再损伤的概率,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出院后继续指导督促患者进行院外膝关节耐力训练,必要时上门指导。

3.2 临床观察表明,微创的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手术效果,必须制定全面完整的系统性康复护理计划,并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发现与处理术后出现的问题,使术后并发症减至最低限度,促进患者完全康复。

[1] 曾文胜,石海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附60例病例报告)[J].中国医学工程,2005,13(02):213-214,222

[2] 温志勋,曾 淳,刘先银,周雪明.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03):197-199

[3] 吴海山,徐青镭.膝半月板外科与组织工程学重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1999:43.

[4] 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12.522.

[5] 刘云鹏,刘 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5.

本文编辑:刘欣悦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gram application i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knee arthroscopy of meniscus injury

QIAN Ming-lan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2.138.02

钱明兰,女,1964.10.24,本科,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