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一个不为人知的画家慈禧

2016-10-25

青年与社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慈禧太后太后粉彩

“太后作画时运笔准确有力,只有那些有天分的人经过训练之后才能做到这一点。她鉴赏的眼光非常好,就可惜没人替她为国事分忧,让她空下来施展天生的画才。”

大雅斋”,是慈禧御用画室的斋号,慈禧的画如今在拍买市场上高达百万,但这些画很可能是“枪手”所为,而慈禧太后的御用“枪手”,有一男一女,,屈兆麟和缪嘉慧。《松鹤图轴》可能是屈兆麟所画,慈禧后来为表扬他的忠心,封他为一品官。而为了嘉奖缪嘉慧,慈禧也给了她一大笔银子,缪嘉慧的画流到国外不少,在国际市场很有卖价,都在百万以上。”

慈禧还利用大雅斋烧制了一大批御用瓷。大到鱼缸,小至印泥盒大都是粉彩,可看出慈禧对色彩的偏爱。其中“粉彩双联水仙盆”、“粉彩花卉纹高足碗”,十分精美。而妃嫔的名位不同,享用瓷器有不同的待遇。从展出的后宫用瓷可看出妃嫔的地位。黄釉的多少标记身份的高低,里外全黄色为皇太后、皇后应用;里白外黄色为皇贵妃应用;黄地绿龙为贵妃、妃应用;蓝地黄龙为嫔应用;绿地紫龙为朱紫应用;五彩红龙为常在应用。

当然,不管《松鹤图轴》是不是慈禧亲手所绘,慈禧对艺术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今天讲的,就是一个宫女回忆的艺术家慈禧的故事——回忆中所说的“缪先生”,就是宫廷御用画师,昆明才女缪嘉慧。

“万岁(对慈禧太后的另一种称呼)那时对画画挺起劲的。我们常常大半天不是画画就是学画史,看书里的画,或是宫中收藏的古代名画。您大概也知道,她最喜欢给人的礼物就是一幅自己画的画,上面盖了她的玉印,写了日期,还题首署名如意馆专作的诗。在她给的礼物里,人家最看重的就是这些画。”

我见过几个亲王府的墙上都有太后的画装点着,还有好几个做官的朋友家里也是这样。我觉得其中有些画很有魅力。但我急切地想知道缪先生对太后的绘画才能怎么看,所以就问道:“你觉得太后画得好吗?”

“太后是了不起的人。”她答道,“画画自然不是专门做的事,不过是空下来弄弄罢了。她要是把整个心思全扑上去,肯定会有很高的画名。太后作画时运笔准确有力,只有那些有天分的人经过训练之后才能做到这一点。她鉴赏的眼光非常好,就可惜没人替她为国事分忧,让她空下来施展天生的画才。”

慈禧太后拥有十八位宫廷画师,他们的全部职责就是为她作画。他们被分成三组,六人一组,每个月要值十天班。因为我对中国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跟大多数宫廷画师都混得很熟。有一组领头的是关先生。某天,我知道他身体不太好,就到他家拜访,发现他正在起劲地工作。

“太后许我不去宫里时,”他解释道,“要我一年至少给她画上六十幅画,约摸着在盛大的节庆日送去。这些画再加上如意馆的人专作的题词,由她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章,就在节庆日当作她自己的画送出去。”关先生和我成了密友,他画了三幅画送给我收藏。

有一天,另一名宫廷画师来拜访我。交谈间,他告诉我他正在画一幅慈禧太后扮观音像。我到那时为止还并不习惯于把她想像成观世音,可是他告诉我她常常手抄观音的福音,让人把自己的肖像画成观音作为册页,再用黄色丝缎包好,作为礼物送给她宠幸的大臣。当然我马上想到了我的收藏画,就说道:“我多想有一幅太后扮观音像啊。”

“我给你画一幅好了。”他说道。

有一天我去琉璃厂一家古董店时,店家向我推荐了慈禧太后画的四小幅水墨桃花。这些画原是挂在颐和园太后居所两个房间之间的隔板上的,能够得到它们真是很幸运。

“您瞧,”他说道,“这些枝条一眼看得出来,每一部分都是一笔画成的。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她得把笔蘸得能清清楚楚地勾勒出树岔,又要浓淡得当。就算是轮廓有毛病,她也不敢改:就算是太深或太淡,她也没法减一分,或加一点,因为要这么一来就是书法上的疵点了。画是画在纸上的,一落了笔,它就永远在那里了。这是中国艺术中最难的绝活。”

我把它们拿给北京几个当今最好的画家看,他们都说这几幅是水墨花卉中的杰作。他们也都认为,要是慈禧太后把她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绘画中去的话,她会作为本朝最杰出的画家之一而名标青史。

一天,有位宫廷画师来访,我把这些画拿给他看。有关她笔底功力之佳,他同意其他人的说法,但向我指出其中一幅枝条像菱形一样交错在一起。

“这可以证明这些画作的的确确是她画的。”他说。

“为什么?”我问道。

“因为专门画画的根本不会把枝条画得像这么交错。”

“为什么不?”

“他们不会这么干,”他答道,“那样太碍眼。”

“她的朋友为什么不把这一点向她指出来?”我又问道。

“谁会这么做?”他反问说。

猜你喜欢

慈禧太后太后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Painting the Buddha
京剧武生的机敏
京剧武生的机敏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
英赠慈禧太后巡洋舰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