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污”成名,难成行业翘楚

2016-10-25郭东亮

时代青年·视点 2016年9期
关键词:店名新奇商铺

郭东亮

近些年来,“哎约我烤”“尚床吧”等不少匪夷所思的商铺名称在各地悄然出现,“污”的程度令人咋舌。

不得不说,这些利用谐音为商铺所取之名,确有一定的新奇性,吸引了一些追新求异消费者的眼球。不过,在社会文化传播层面上,这些店铺名“污”的倾向也相当明显,有低俗恶搞之嫌。

这些店铺因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名称中使用的除外)、数字等”及广告法中“不得出现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和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等相关规定,河南省工商局将对其进行立案处理,采取整改或者警告等一些行政处罚措施。

店铺违规受罚,理所应当。撇开这些不谈,单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即使相关部门不责令整改,商铺仅凭一个“新奇”店名就能达到预期的商业目的吗?恐怕不一定。社会大众有这样的共识:经商不是博人眼球的文字游戏,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行为艺术。以“尚床吧”酒店为例,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在选择酒店时,恐怕还是以酒店的舒适度为选择标准。如果“尚床吧”酒店想持续发展并做强做大的话,仅靠在店名上做文章,也难以成为行业翘楚。

小到商业店铺,大到企业集团,持续获利的根本在于对产品品质和企业文化的坚守。以“打擦边球”的手段吸引消费者,如若没有优质产品来做支撑,那么消费者的第一次消费或许就成为最后一次,这种商业经营只会成为“一锤子”买卖。

再进一步讲,有些企业或许确有不错的产品,仅是将新奇店名、炒作宣传等作为短期营销策略:先将消费者吸引过来,再用产品将消费者“黏住”。从商业逻辑上来说,这貌似合理,但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或许不太明智。这种“短线”行为看似是商业智慧,其实暗含极大的投机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企业的发展是否会“一片光明”?

真正脚踏实地谋求发展的企业,在成立之初都会坚守自身产品品质和企业文化,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企业,才能可持续地健康发展,那些靠“污”名吸引消费者的伎俩,还是省省吧。

猜你喜欢

店名新奇商铺
鞋类店铺名称语言考察——以株洲南大门负一楼店铺为例
从网店名看电商文化传播
新奇的包
“奇葩”店名何时休
新奇体验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沉浸式剧院——Dear So Cute商铺与咖啡馆
店名“错”字多
新奇博物馆
三家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