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素养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2016-10-24文/王

教育家 2016年34期
关键词:思考力语言艺术灵魂

文/王 政

语言素养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文/王 政

艺术,关乎审美、思想和境界。所有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创作规律都是相通的,而语言素养却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正如文学借助于文字,音乐依靠音符,美术依赖线条和色彩,舞蹈离不开舞者举手投足的肢体动作……任何艺术作品传达思想和内涵,靠的都是一种表达的手段,那就是语言。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艺术,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近些年来,关于语言的素养问题在教育领域内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2014年,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教师工作司共同启动了“国培计划(2014)”——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项目,并委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实施;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向社会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列入核心素养中,并落实到所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去,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为此,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以播音主持为切入点,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质,打造情绪流畅、自立自信、人际和谐、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人才。

语言素养是艺术审美的灵魂

无论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还是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抑或是戏剧等综合艺术,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的表达,使人们产生积极活跃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形象画面,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走进新课程》对艺术的目标要求是:“了解各艺术学科基本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的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审美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美的人性,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来达到美化孩子心灵、行为、语言、体态的目的,培养孩子发现美的能力。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儿语言艺术大赛上,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自己过硬的语言素养,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了欣赏语言艺术的迷人魅力。在这样的展示活动中,他们赛的不只是语言艺术,更多的是一种包含思想、形象、气质等综合的语言素养,他们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美,也创造了语言艺术的美,并在富有个性的审美中建立了自尊与自信。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长期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尊重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使命。

语言素养是艺术思想的灵魂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有艺术思想的存在。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一定是一个思想者。艺术思想是一种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它包括人的整个内心世界,显现着人的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部丰富性,具有更多的心灵信息和精神内涵。

当下,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海量的信息不再被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知识的主动且高效的获取、整合、转化、创新,最后变成一种独有的思考力。这种思考力是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思想的外衣是语言。这种思考力也需要建立在语言素养的基础之上。如今,语言素养已经不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基于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语言素养已经远超语文的范畴,变成了理解能力、积累能力、整合能力、人文素养、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最后形成思考力,渗入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学习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学会发现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们就要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为孩子创造各种不同的情境,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以及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态下去思考问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培养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最终要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分析,会综合;能预见,会归纳;能比较,会鉴别;能抽象,会概括;能领会,会发挥。使思考力不断深化和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将成为孩子学习艺术道路上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语言素养是综合素养的灵魂

中国的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与人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言由心生”“风格即人格”,人影响、决定了艺术的高度;另一方面,“腹有诗书气自华”,艺术又极大地陶冶、丰富、影响着人的生命。在这个互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依然还是艺术表达的语言素养。艺术作品需要给人们传递的思想和精神,都体现在艺术创作者的语言素养中。这里所说的语言素养,已经变成了一种人生、一种境界。

通过语言素养的培养,孩子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意境美、音律美、形体美”,达到“感心、感耳、感目”的艺术境界,这与他们的思想感情都有密切关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一样的语言素养所能到达的艺术境界不同,所培养的生活态度也不同。当代的青少年儿童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通过艺术作品中健康向上的语言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和素养,也就是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问题。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的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而在这其中,核心中的“核心”,就是语言素养。可以说,语言素养融合了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等现行学科为一体,成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核心和灵魂。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与各类媒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大众传媒通过各种艺术手段,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凸显的特点,培养了青少年对各种艺术作品的解读、审美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境界。总之,语言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要解构它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思考力语言艺术灵魂
Logic Dots
Logic Dots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灵魂树 等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