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林则徐有朋友圈

2016-10-24陈旖旎

福建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星斗鸦片林则徐

本刊记者 陈旖旎

假如林则徐有朋友圈

本刊记者陈旖旎

每天起床睁眼后第一件事,你都会做什么呢?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会是——刷朋友圈。假如林则徐所处的年代已经有手机可以刷朋友圈,那可有得看了。光是看他朋友圈的联系人,你就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皇帝都做过他顶头上司,魏源、龚自珍、左宗棠是他的好友兼粉丝……

禁烟铁腕,地方官升职记

拉开中国近现代史序幕的代表人物林则徐,以虎门销烟、抗击英军而声震中外、闻名古今。他是当时少数认为鸦片会导致亡国的大臣之一,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准确的前瞻。而在他禁毁鸦片之铁腕背后,虽然拥趸不少,但阻力也不可忽略。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晚清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一生从政四十年,“历官十四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1839年到广州主持虎门销烟、抗击英军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王鼎尸谏

王鼎比林则徐大15岁,林则徐初任京官时,并没有引起王鼎注意。直到鸦片在中国泛滥,林则徐在江浙严禁鸦片并取得成就,王鼎才开始关注他,两人结识后成为好友。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得到了王鼎的大力支持。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因广东战败,被革去四品卿衔,并充军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前往伊犁途中,正逢黄河决口,在主持治黄之事的王鼎的强烈建议下,皇帝将林则徐召回,调去襄助治水。

治水大功告成,人们都以为林则徐可以免除戍边之苦,不想在庆功宴上,皇帝一道圣旨下来,说不改原判,仍遣林则徐赴南疆。王鼎无奈,在黄河边上泪别林则徐。回京后,王鼎第一件事便是入宫面圣,大骂以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可谓是“大闹金銮殿”。苦劝皇帝不得,6月8日深夜,他自缢于家中,以“尸谏回天听”,恳请皇帝收回贬谪令。

家人在他怀中搜出一份遗疏,上面写道:“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

林则徐在新疆惊闻噩耗,作《哭故相王文恪公》:“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林则徐后来返京,还为王鼎守了三个月心孝。

林则徐与王鼎黄河泪别

不拘一格用人才

林则徐的“迷弟”龚自珍可谓是那个年代的愤青,他那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叫世人赞叹不已,但碍于身份、环境之局限,龚自珍对人才的冀盼只能寄望于“天公”。相较之下,林则徐“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更胜龚不知凡几。除了识人、用人有过人之处,林则徐还是一个大慈善家,在当时的慈善领域颇有建树。

则徐中学与林则徐小学

福州有以林则徐命名的中学和小学。

则徐中学创办于1993年,为“福建省初中示范校”和“禁毒教育示范校”。学校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王庄街道,大门上“福州则徐中学”六字,为福州籍将军郭化若题写,校内还有林则徐半身塑像、纪念馆、碑石、题字、壁画等。

林则徐小学于2008年8月31日落成,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道山路,建筑面积13901平方米,临近林则徐纪念馆,是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中第一个竣工的项目。

谁敢败家就不是我的子孙!

林则徐自幼家贫,父亲是私塾先生,母亲出身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平日做些女红来贴补家用。到了除夕,林家大小十多口人围在一起分食一盘素炒豆腐。家中夜间照明,全靠唯一的一盏油灯,平时油灯只放一根灯芯,只有到了大年夜,才加点一根,增添些过年的喜气。

这样的日子虽苦,但胜在举家和睦。林则徐及其后人,均以“素炒豆腐”“一灯在壁”来教诲子孙,这种“安贫乐道”“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道,代代相传。

高湖原名南湖,位于福州市南郊。林则徐的岳父郑大谟是高湖村人,据传林则徐还被唤作“高湖女婿”。高湖村有一座郑氏祠堂,是明代官员郑善夫捐资所建。郑善夫购田产,并规定田产不属个人,只用以周济郑氏一族和祭祀。可到了清道光年间,这些田产却落入个别人手中,引起纠纷,在家守制的林则徐被推荐调解此事。林则徐明白郑善夫购田初衷,便将田地赎回,并将祭田的数量、由来等明细详记,刻成《南湖郑氏祭田记》碑,立于郑氏祠堂。后来这块碑石被移至于山,现在于山九仙观碑廊内。

“星斗南”是什么意思?

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西“太平军”起事。奉咸丰皇帝特诏,林则徐前往剿办,日夜兼行百余里,至广东潮州普宁,病危。据林则徐三子林聪彝回忆,其父临终最后一刻,曾举起一手指大呼一声:“星斗南……”之后就阖眼了。

清人述及此事,满头雾水,不知“星斗南”何意,后人对此则脑洞大开,各有揣测。

认为林则徐是自然死亡的人,猜测“星斗南”说的是星象。林则徐在遣戍伊犁时,常在工地中观察天象,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懂得观察星象是很平常的事情。加上他躺在特制的卧轿中,由福建至广东,一路上有相当多时间观察天象。清人曾寅光在《林文忠公遗事》中解释,林则徐的“星斗南”实乃以星象寓国防,警示后人要提防俄国。

另一种猜测是从谋杀论出发,以“新豆栏”说流传最广。

有人说“星斗南”乃“新豆栏”的误听。王逸塘的《今传是楼诗话》,引录了张之洞族孙张祖继诗集《民诗草》中《拜林文忠小像》的自注:“新豆栏,广东要地。公临殁呼之,人讹为星斗南。孝达公莅此,始悟其语。”

对此,《林则徐传》的作者杨国桢则进一步考证,认为林则徐临死大呼的“星斗南”,系指当时洋商聚居之地“新豆栏”,而福建方言“星斗南”与“新豆栏”的发音相同,由此说明林则徐在临死时已发觉自己受洋商所害,所以连呼“新豆栏”。

一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疝气发作,十三行中唯一的华商伍浩官非常关切,建议他找西医医治,并推荐新豆栏的西医伯驾。林则徐不想在禁烟的关键时刻找“英夷”治病,于是写信给伯驾,希望授以药方,伯驾则回送解剖图,表示只有亲自绑扎疝气带才能治愈。林则徐只能扮装成平民,前往伯驾处医治。林则徐死时呼“星斗南”,乃是暗示他被伯驾所害。

另有一说,疑“星斗南”乃是福州话的“巴豆泻”。此说法出自张幼珊的《果庵随笔》,认为林则徐是被人下了巴豆,腹泻不止而亡,“星斗南”是林则徐暗示自己为十三行的郑发施计谋害。认同此说法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从林则徐死后的官方记载来看,目前还找不到他被谋害的证据。当时,他官居一品且为特命钦差大臣,警卫森严,又有儿子和侍从医官跟随照顾,不仅下药投毒不易,若真是被下药,身边的人也应迅速发现异常症状。

因此,林则徐说的“星斗南”是什么意思,至今无人说得清楚。

林则徐死后,其子将其归葬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东南麓。此墓现位于鼓楼区马鞍村铜盘路省军区机关大院内,每年仅清明期间对外开放3天,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星斗鸦片林则徐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只不过是人
秋夜辞
在高高的山岗眺望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青草赋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