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作物秸秆利用途径及其技术研究

2016-10-21李华鹏成杰民

绿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李华鹏 成杰民

摘要:指出了作为农业重要副产品的作物秸秆,既是农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又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作物秸秆从品种和产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秸秆利用技术滞后,过剩秸秆正在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非点源污染源。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创新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提出了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对我国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04-02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农业大国,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平均每年约有6~8亿t的秸秆产量,但是由于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量的秸秆直接在田间地头焚烧,由此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和消防安全问题,且此种方法的热利用率低,因而使得生物能源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浪费。当前,随着农民对于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秸秆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研发和关注的焦点。

2.我国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基础的研究

目前的秸秆还田以直接还田为主,对秸秆残体腐解与土壤肥力、对植物纤维的综合性的分析分类、生理代谢、植物营养等方向的许多内在联系缺乏基础研究,使其在降解、吸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2.2多学科交叉研究不够

秸秆作为一种极易获取的饲料的缺陷在于纤维含量较高,但矿物质和粗蛋白含量较低,缺乏动物生长所必须的维生素A、D、E等,以及钠、钴、铜、硒、硫和碘等矿物质元素,其能量值很低。因此,目前亟需形成一个将生物学、营养学和动植物学综合于一体的研究方式,以达到使得处理技术多样化的目的。

2.3加工设备落后

目前我国对于秸秆的利用途径仍停留在以80年代技术手段为主的农业利用方面,因而导致其利用率非常低。截至当前来看,秸秆在工业和食品包装方面等的利用才刚刚开始,所以开拓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走出一条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综合加工之路是当务之急。

3.作物秸秆资源创新综合利用

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原理来分析我国作物秸秆能源化的利用趋势,我国应研究和开发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技术,包括作物秸秆的复合肥料配制机械、收获粉碎机械等的研制与生产,以此来建立农机生产的产业化体系;研制开发带有高效复合肥的发酵菌及其生产技术,形成发酵工业体系,研究开发与秸秆生产有关的食用菌综合配套技术等综合技术。

4.对于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4.1加强资源管理

作物秸秆在我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物质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秸秆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机制。

4.2加强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

目前,部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够成熟,所以接下来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

4.3加强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

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为了让全社会认识这个新生事物,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多引导农民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业化经营,创造更多的资源与财富。

4.4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农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一个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好局面。

5.结语

能源对于人類社会的进步起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均是环境污染、供给不足和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目前看来,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一旦加以合理利用,势必会对经济和丰十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因此,根据各类秸秆的组成特点,因地制宜,形成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方向的综合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秸秆利用的资源化、产业化和高效化。希望秸秆问题能够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其在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检测中的综合利用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