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津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16-10-21秦皓肖艳平陈清莉

绿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发展趋势现状

秦皓 肖艳平 陈清莉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所导致的粪便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江津区2015年主要畜禽种类粪便排放和污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针对江津区畜禽养殖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能有效防治江津区的畜禽养殖污染。

关键词:畜禽养殖;现状;发展趋势;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63-03

1.引言

随着我同畜禽生产的快速增长,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畜禽粪便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主要处理途径是作有机肥施用,农田长久过量的施用畜禽粪便会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累积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畜禽粪便污染已居农业环境污染源之首。虽然我国对畜禽污染防治管理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管理力量依然薄弱且不完善。为此,全面深入研究江津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通过对主要畜禽种类粪便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近两年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预测江津区2020年畜禽养殖发展趋势,为江津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研究方法

2.1信息采集区域

江津区是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东经105°49′~06°38′,北纬28°28′~29°28′之间,东西宽80 km,南北长100 km。幅员面积3219 km2,辖28个镇街,总人口150万人。境内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匠陵占78.2%,低中山占21.8%。江津辖区内长江干流127 km,约占全市1/5,跨区域次级河流众多且均处于下游。

2.2信息采集方法

以江津区境内存栏生猪当量100头的畜禽养殖场为对象,统计猪、肉牛、羊、鸡等主要养殖种类污染源的存栏量、现有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原始数据从略)。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预测2020年江津区畜禽养殖发展趋势及排污情况。

2.3信息采集参数

重庆地区畜禽养殖参数见表1。

3.结果与讨论

3.1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种类现有养殖量及发展趋势

2015年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40.2万头猪当量。江津辖区内水域面积大,水环境保护与监管的压力较大。因此,政府逐步建立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2015年完成了29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开展了3.4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根据《江滓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江津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可以预测出2020年的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15.2万头猪当量,比2015年明显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除羊的养殖量略有上涨,其它畜禽养殖种类比2015年显著下降。

3.2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如猪的养殖量大,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也大。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减小,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明显下降。随着猪和牛的养殖量显著下降,2020年粪便排放量将减少一半,尿污产生量将减少2/3。不同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不同,畜禽养殖结构的调整对排污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3.3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减小,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比2015年显著下降。统计发现,其它种类畜禽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一致,蛋鸡的养殖量小于羊的养殖量,其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反而高于羊。畜禽养殖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到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各类畜禽养殖数量的差异会引起区域禽粪便产生总量以及粪便养分总量的不同。

4.存在的问题

4.1投入不足

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环污问题越来越突出。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受市场需求影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户)投入不足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不配套。

4.2布局规划不合理

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布局规划不合理,种养殖业脱节,造成生态链断裂,人为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使局部地区养殖污染加重。

5.对策及建议

5.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治污投入

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較大的投入,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降低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对有条件的养殖区域要配套建立有机肥生产线,消除畜禽养殖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

5.2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禁养区内禽养殖场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搬迁,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根据各个养殖场周围的土地消纳能力,引导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内部结构,大幅提高生态土鸡、兔、羊等粪便产生量较小畜禽养殖的比重。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结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优化江津区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布局,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推行生态化养殖,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3加强宣传和引导,实现科学布局

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畜禽规模养殖不能在政府依法划定的畜禽禁止养殖区域发展,畜禽粪便主要由相应的土地消纳,新发展的畜禽规模养殖应尽可能与养殖业结合。

5.4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管理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发展趋势现状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左权县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