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适度夸张提升学生文本形象感知力

2016-10-21张启和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感知力普通话文本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恰当的运用夸张,能起到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的作用。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夸张不仅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而且还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夸张这些独特的语言表达作用,对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笔者试图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运用适度夸张来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对文本形象的感知力。

用适度夸张的语言陈述去突出文本形象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比较鲜明,但在文本与学生的解读之间需要一架桥梁。这架桥梁就是教师对文本解读后的表述。由于夸张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所以笔者认为运用适度夸张的语言陈述可以使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有一个更鲜明的呈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作品的形象进行正面的夸大,使形象更加的鲜明。比如在研读《流浪的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时,我对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痛进行适度的夸张渲染,对战前的动员进行夸张性想象以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军国主义给这个世界带来的伤害。在研读本文时我还去引导学生对学校、学生所受到的创伤进行忠于文本的夸张描写,在夸张的想象描写中更深地体会战争对人以及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我们还可以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反面的夸张陈述,去构建作品形象认识的差异,从而使学生获得更深的感知体验。比如在研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就故意去把堂·克洛德·孚罗洛描写成一个正义的形象,并且极力去渲染他的大公无私和内心的矛盾,从而去激起学生与我的争论。我把堂·克洛德·孚罗洛的“正面形象”越夸大,就越能激起学生对这个人物的反感,就越能引起学生对伽西莫多的同情和对爱斯梅拉达的尊敬。

用适度夸张的语音表达去助推文本形象理解。对文本形象感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朗读。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作为语文教师,不管你的普通话是否标准都不应该放弃运用声音对文本中的形象进行创造的机会。在这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解读好文本的基础上通过适度夸张的朗读表达出文本的思想,从而去助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参透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比如在研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把作者对反动派憎恨和对学生的同情与尊敬用截然不同的语调把它夸张地读出来,让学生首先在听觉形象上有明显区别,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作品中各种人物形象,也更有利于学生去体会作者深藏在文本中的情感。再比如在研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剧本时,我用自己拙劣的普通话喊出了两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我夸张的语言表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两位年轻人的同情。

用适度夸张的肢体语言去诠释文本形象内涵。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代替有声语言,借以表情达意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适度夸张的肢体语言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还带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更好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比如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我朗读时通过夸张的神态和动作,参与并传达琼珊被病痛折磨时的痛苦、看到叶子飘落时的无奈和绝望,以及看到那片在风雨中依然盎然生长的绿叶时的兴奋,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最后的那片常春藤叶对琼珊的重要意义。再比如在教学《品质》一文时我极力去夸张格斯拉先生在面对机器化大生产冲击時的无奈,以及不肯放弃自己品质的那份倔强。适度夸张的肢体语言的表达不仅极大的扩展了语言的表达空间,也有利于表现文本中形象的内涵。

恰当运用夸张手法,不仅能够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还可以在享受文本再创作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文本形象的感知力。但要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必须适度地运用,否则将弄巧成拙。而把握这种度的基础就是文本,只有依据文本运用的教学手段的,才是有根的教学。

张启和,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猜你喜欢

感知力普通话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