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州园林的意与境

2016-10-21徐汝汝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美山水

徐汝汝

摘 要:本文从苏州园林现存最大的私家园林拙政园为例,从宗白华先生谈何为意境美说起,分别从文人文征明到文震亨写《长物志》的文化背景谈苏州园林的文化意境美,从造园手法,楹联文化,花卉植物,叠山理水、亭台建筑等方面具体阐释苏园的意境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美;文化;植物花卉;建筑;山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21-01

今年暑假我游玩了一趟苏园,再回想初中的那篇文章,就有了更深的理解,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味道和期许,或是花开、蝉鸣,或是散风、细雨,时光按时流转,但可以放慢身体用心倾听。

一、何谓意境

何为意境?到底什么是意境?它与普通生活有什么不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境就是高于物质的精神的追求,然而它仅仅是这么简单仅仅就是高于物质吗?与物质相关联的一切,就被全部抛除在精神之外吗?宗白华先生诗学论文中的关键核心就是对意境理论的研究,通过我查阅当代对意境有深刻研究的宗白华先生的资料,我总结了一下,他认为意境就是介于学术和宗教两者之间既追求真又充满说画神秘的美。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交融。庄子却是把道看为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如庖丁解牛、轮扁凿轮、梓庆削木等这一系列的寓言故事,都贯穿着他对意境理解的思想。

二、苏州园林之拙政园造园文化背景的意境美

历史的每一次交接,都有不可复原的回忆,也有不断被翻新的记忆。如今园子里,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围墙,小山石镶嵌在墙上,一株绿植垂下,构出延展出去的河岸,被雨水冲刷过,浓淡不一的墙面,日积月累,变幻出最富深意而又浑然天成的立体山水画。风雅不仅可以入画,而且可以入墙,虽为墙,却又斑驳了历史。中国古典园林,提起园林、尤其是南方园林,我们总会想到隐士。拙政园是文徵明设计的。他们可以精致到无以复加,并不妨碍他们的高风傲骨;文震亨不食周黍,剪发毋宁死!精致生活培养的是一颗高杰的心。有人用园林构建生活,也有人用园林安放灵魂。唐伯虎的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花园之内,林林总总的自我了断总是如花开花落一般云淡风轻。

如果说文震亨的《长物志》记录的是生活日常的琐碎,那么计成的《园冶》则是后世建造园林的参考书。一个居身,一个养性,两者结合,正是明代世人生活的写真集,后市选择隐居的,创造清闲氛围的,都将它们视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可是悠然自得的生活总是会被仕途打扰,它们总是在极致的雅与极致的俗之间徘徊。在这样的慢生活里,苏州园林的意境美,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闲趣情调,正如我们所感受到的,带有一种远离世俗的静谧,中国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又与两者密不可分。

三、苏州园林之拙政园造园手法的意境美

(1)现代园林都是专业的园林设计师甚至团队来设计完成的,而苏州园林建造时却是有很多文人甚至画家或者是自家主人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想的园林来设计完成的,常常是诗歌、楹联、绘画、匾额等的结合;(2)苏园造景时还注意动的变化,宗白华先生就说,园林是舞动的艺术。随着人的移动,景观呈现不同的变化,步移景异;(3)虚复空间、虚实结合也是园林造景的一大手法。比如一块空地上什么都不设置,一望到头,不能引发游人的遐想,完全就丧失了这块空地的审美意义。然而如果设置几面景墙或一组石头,再或者景墙上面镂空看到对面的些许景色,那么人们就有越过墙去对面看个究竟的冲动。这就把有限的空间无限化了。再比如水、水边设石头、亭廊座椅、遮阳伞、嬉戏游玩的浅水、喷流的瀑布、缓缓地溪流,这样的水景总是比一块水池子让人流连忘返的多;(4)欲扬先抑;(5)抬高或降低 ;(6)景点放在动线集中处;(7)利用借景点景敞景框景等造景手法造景。

四、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花卉植物的意境美

植物除了绿化、降低噪音、吸收二氧化碳、美观等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含义,因此很多文人建造园林,选择植物时,常常借用植物表达自己的情操。比如竹子,当别的植物在严寒天气开始凋零时,竹子却依旧茂盛,而且竹子一节节向上,越来越繁茂、因此很多文人志士常常在自家后院种竹子,象征坚贞和虚心。又比如松樹,被誉为常青树,不管严寒酷暑都郁郁葱葱,与梅兰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拙政园的“远香堂”的香指的是荷花香,取荷花高洁之品性,此外,兰高洁、清雅、被称之为花中君子,常象征隐逸情怀。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

总之,苏州园林以它独特的艺术美,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的竞相赞赏,历史的每一次交接,都有不可复原的回忆,也有不断被翻新的记忆。

参考文献:

[1]苗鹏云.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园为例[J].山西科技,2007(02).

[2]褚亚瑾.品味园林意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2).

[3]欧阳文风,周秋良.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4]欧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广州:暨南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拙政园意境美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朋友
风雨拙政园
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
荷花节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