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多元化用工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6-10-21裘继强

山东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用工全民多元化

裘继强

摘要:随着用工人员的多元化趋势,职工队伍中多元化用工人员日益增多,如何抓好新的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已经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铁路有限公司的实际情況,就如何在多元化用工人员抓好党建工作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用工;党建工作

一、现状

目前,铁路有限公司共有多元化用工人员400名,占公司职工四分之一,其中35岁以下职工占70%以上,其中,共青团员90名,党员2名,长期未能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从生产岗位来看,全部分布在生产一线岗位。

由于受劳动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多元化用工人员中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主观上,因受用工周期的制约,多元化用工人员对自己是否是党员无所谓,造成要求入党的对象数量不足,建党对象难培养。铁路有限公司400名多元化用工只有4人提交入党申请书,远远低于25%的比例。

2、客观上,由于多元化用工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党组织对其中的积极分子的考核定性的方式、方法、内容等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操作规程,容易造成跟踪考察定性不准、培养时间偏短的问题。

3、党员发展程序的严格要求。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程序严格、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对多元化用工人员的发展工作过程中,许多程序执行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在多元化人员中发展党员必须更加地认真谨慎,所有程序和材料“一个都不能少”,基层党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有想法,但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

二、方法、方式

针对目前多元化用工队伍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开展党建活动进行一些探讨。现在对多元化用工党建工作存有几种思路。

其一,由劳务公司成立党支部,将用工单位的党员编入其所在党支部,由劳务公司负责党员的考察、日常培养、发展工作。这种模式与党员所在单位人事关系相统一,但因劳务公司与用工人员实际关系较为松懈,一旦参与用工单位工作后接触几乎为零,这种松散式的关系不利于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二,单独成立多元化用工人员党支部,把用工单位的多元化人员组织起来,在组织上受劳务公司的领导。表面上来看这种模式似乎有着它的合理性,但从铁路有限公司的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弊大于利。首先,人为地拉开了多元化用工人员的距离。另外,从目前结构情况来看,多元化用工人员的综合相对低了一些,单独成立支部的条件尚未成熟。

其三,将多元化用工人员编入所在工作部门的党支部,笔者认为这是目前较为现实的一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1、铁路有限公司的多元化用工人员相对集中地分布在镇海港区站、镇海站、北仑港区站等主要部门,长期与用工单位的职工一起工作生活,彼此了解充分。而且许多用工人员工作多年,已经成为了所在部门生产一线骨干,如调车、内燃机车司机等人员已经发挥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成为公司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线生产骨干中发展党员”也符合我们党建工作的要求,对在用工人员多元化已成必然趋势的今天,有积极意义。

2、多元化用工人员所在部门的党建工作已经相当成熟,拥有一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党建工作者,相关制度已经健全完善,支部班子建设、党小组活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活动开展较有成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转正等较为规范,这些都为多元化用工用人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在一线生产骨干中发展党员是铁路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以05、06年两年为例,共发展的8名党员有5名来至自基层生产单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不断完善党员队伍结构的需要,也是抓好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保证。作为生产一线骨干力量的组成部分,多元化用工人员已经初具备成为其中一员的条件。

三、加强多种用工制度下发展党员工作应抓好的几个环节

1、要注重“上”与“下”的结合,做到目标同向。做好多种用工制度下的发展党员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各级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必须方向一致,目标同向。上面要转观念,作为分局、基层两级党组织,不能把非全民正式工队伍排除在发展党员工作之外,而必须从整体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多种用工制度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临时观念和短期行为带来的弊端,像部队对待战士一样重视在铁路的非全民正式工中培养积极分子,把为企业或者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政治、思想、业务均优秀的人才作为一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下面要明责任,作为直接面对生产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要从铁路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明确本级基层组织在做好多种用工制度下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在非全民正式工中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实践形式,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子。

2、要重视“主”与“辅”的结合,做到统筹兼顾。从铁路企业的发展趋势看,尽管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大,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铁路职工的主体队伍仍将以全民合同工为主。因此,发展党员工作的主体对象仍将是他们。各级党组织必须继续重视在全民合同制职工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按照部局的有关要求,把利用多种形式对全民合同制职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坚持标准,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做到“主辅结合”,在农民合同工、临时工、劳务工进入铁路时就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对他们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基本路线的教育,激励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产一线的非全民正式工班组长骨干,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组织观念的启发引导,适当地吸收他们参加党内组织的一些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可能的话,要积极为非全民正式工的政治进步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把多种用工制度下的发展党员工作与铁路用工制度改革本身结合起来,以非全民正式工的政治、业务素质为基本条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从而在他们中形成奋发向上、积极争取入党的氛围。

3、要注重“软”与“硬”的结合,做到双管齐下。加强多种用工制度下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各单位都有一些全民合同制职工以外的非全民正式工,由于各单位岗位的工作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在他们中间发展党员除了坚持标准,按发展程序办事以外,其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和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分局党委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基层有针对性地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从而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但同时,也要使“软指导”和“硬措施”有机结合:一是对临时工、劳务工比较集中的部门,可设立临时党支部或指定挂靠的党支部,加强对非全民正式工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二是建立并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如对非全民正式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从招工开始就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建立定期分析和考核制度,对非全民正式工中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同志进行定期分析写实和实绩考核,便于组织在培养过程中及时做到针对性的工作:建立计划协审制度,一改以往报多少发展多少的模式,在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由党委组织部门协助再对发展计划进行审理;建立预审制度,在召开吸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后,基层党委审批前,上级党委组织部再次进行预审,防止降低标准;建立前后衔接制度,对外单位转入或新招进的非全民正式工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一经接手,要继续抓好培养考察工作;对非全民正式工合同期满离开铁路的,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将有关材料转出,以确保培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

猜你喜欢

用工全民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全民·爱·阅读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可持续全民医保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