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

2016-10-21张宇陶心怡

山东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建议微信

张宇 陶心怡

摘要: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点名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重要性。微信作为一种新平台,有较强的开放性,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文章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分析了将微信公众平台对教育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建议,以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深入应用。

关键词:微信;高等教育;影响;建议

1.微信概述

1.1微信的内涵

根据百度词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语音短信、视频和文字。[1]

2.问卷背景和意义

国内的研究多停留于人们为什么选择微信这类新型社交软件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鲜有人深入研究基于微信等软件发展转型提出明确的意见。

微信作为一个便捷的传播途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2]

3.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包含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院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2份,其中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96.8%。

4.调研结果与分析

4.1大学生微信使用概况

目前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较为普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为:身边大多数人都使用微信的时候(40%),使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更方便的时候(24%),微信功能更强大以后(24%)等。说明社交需求是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

从微信的用途上来看,40%的学生表示是用于发送文字信息; 38%是用于发送语音信息;而24%的学生则是用于关注朋友圈。值得我们关注及重视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关注与学习有关的微信号,没有将微信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多数学生忽视了微信这种当代的新型媒体手段所具有的重要的学习意义和价值。

4.2微信等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中被忽视的原因分析

4.2.1微信等新媒体概念的局限化

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微信只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交流平台,具有超大的兼容性优势,整合了QQ的功能。

4.2.2 学生对学习途径的认知模式化

就现在的大学教育发展来看,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课堂和大学图书馆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互联网依靠其自身强大的兼容性、时效性和便捷性,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受欢迎,成为第三大学习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把学习途径固化了,他们认为只有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只有这三种学习途径。这种学习认知的僵化导致学生忽略了其他的新媒体教学手段。

4.2.3 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现今的教学活动开发中,教师把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都聚焦到了以电脑为主体的互联网教学方法的探究探索上,忽视了微信等其他微型新媒体教学方式的强大作用。教师认知上的不完整性使得他不能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导致难以在学习途径上给学生提供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切实可行的指导与帮助。

4.3大学生微信使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的影响

当下,微信正逐渐超越QQ、微博等,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网络学习和社交工具。微信到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4.3.1微信使用对高校教育的积极影响:

4.3.1.1微信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

微信開启大学生学习生活新模式。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公众订阅号等平台使大学生随时都能了解来自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接受最新的学术理论,与学术大师的互动交流变得触手可及。[3]

4.3.1.2丰富校园学习生活

从本次的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大学生应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微信功能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既满足的大学生的通讯需求,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

4.3.2微信使用对于高校教育的消级影响

4.3.2.1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深度下降

作为通讯软件,问卷中显示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更着重于其娱乐功能。过度使用会影响正常的作息和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

4.3.2.2在海量信息前,学习者学习能力面临挑战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类知识在不断融合,据统计,微信上各类订阅号、公共号多达200余万, 知识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鱼龙混杂。

4.4大学生微信使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的建议

4.4.1对高校的建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4]

4.4.1.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微信

在微信的世界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管极为重要。高校可以开展多样的微信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利用微信获取学习资源、与名师名家进行交流的可行性与便利性。

4.4.1.2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加强自主自律能力

高校须重视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微信上各种信息的选择、辨别和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在微信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4.4.1.3发挥微信平台作用,及时解决和规避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有不少学生使用微信与老师进行交流,关注学习相关的订阅号,所以教师群体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在微信上建立交流关系,增加交流与探讨。

4.4.2.对大学生的建议

4.4.2.1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质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大学生参与学院或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运营,帮助大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发布媒介信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如何正确地发挥微信大众传播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4.4.2.2 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抵御网络消极影响

大学生年龄通常在 17-25 岁之间,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过渡阶段,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各种刺激产生心理障碍。

4.4.2.3勇于尝试,发现微信的别样魅力

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仍然是把QQ作为最常用的软件,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未熟悉甚至未接触过微信,这使微信的功能难以为许多大学生所知,更别谈把微信用于学习之中。

综上,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平台,是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大学生应勇于尝试,慢慢拓宽视野,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去发掘新平台、新亮点。

5.结束语

由于微信投入使用时间较短,在教育领域对微信载体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所以大家对一问题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全面。这些问题有待于教育者以及互联网工作者不断的合作、研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反哺于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信[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 2012-03-13.

[3]《微信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J].光明日报.2015-01-03 13版.

[4]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10-15.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建议微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微信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微信
微信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