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早熟玉米品种克玉17试验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6-10-21张德顺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积温中耕整地

张德顺

[中图分类号]S 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73—01

1品种简介和特征特性

1.1品种简介超早熟玉米品种克玉1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HA25为母本、KIA 5为父本通过杂交方法选育而成,原品种代号克956,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4046),是黑龙江省培育的超早熟玉米品种。

1.2特征特性:需≥10%活动积温1910%左右,株高200-220厘米,穗位高75厘米,成株可见12片叶。果穗柱型,穗轴红色,穗长19.5厘米,穗粗4A厘米,穗行数12-16行,籽粒中间型、黄色,百粒重28.7-30.0克,容重772-777克/升。

2试验目的和试验示范情况

2.1试验目的孙吴县地处小兴安岭北麓,全县耕地176万亩,农民人均耕地32亩,土壤类型为暗棕壤、草甸土和黑土,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有效积温1900%-2300%,无霜期90-125天,年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年日照2450-2800小时。全县11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为第五积温带,5个为第六积温带,五、六积温带区耕地占全县耕地的85%。

2011年开始,孙吴县第四积温带和第五积温带上限地区,开始种植德美亚1号和2号,目前已经实现了大田作物的实质性轮作。而在第五积温带下限和第六积温带乡镇,由于没有合适的超早熟玉米品种,只能种植小麦、大豆、芸豆和亚麻等少数几种作物。多年以来,种植小麦一直受到干旱制约,产量徘徊在200-250公斤/亩的水平;大豆受到长期连作重茬种植影响,产量徘徊在80-100公斤/亩的水平;芸豆和亚麻受到市场影响,种植效益长期低下。为改革种植结构,多年以前种植过克单9号,但是产量很低,近年来还没有种子。后期种植过鑫克玉1号,成熟度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试验和引进超早熟玉米品种,改变孙吴县第五、第六积温带种植地区的种植结构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时间地点产量对比效益情况要加上去

2.2试验示范情况:2013年孙吴县开始少量引进克玉17,按照65厘米垄距,550公斤/公顷施肥量(尿素550斤、磷酸二铵350斤、钾肥150斤)的实验设计,当年在第五积温带下限乡镇小面积试种(试验地块无霜期95天,有效积温1950q0,产量达到521公斤/亩,获得成功。2014年在第五积温带下限和第六积温带上限乡镇试种15亩(试验地块无霜期90-95天,有效积温1900-1950℃),按照原设计,产量达到553公斤/亩,获得成功。2015年开始扩大种植区域,按照原设计在正阳山乡、卧牛河乡、清溪乡、西兴乡、红旗乡种植50亩,产量达到505-542公斤/亩,大面积获得成功。播种期为5月8日-12日,平均用种量3.75-4.00斤/亩,亩保苗株数5500-6000株。7月中旬进入抽雄扬花期,7月下旬进入乳熟期,9月初进入完熟期。比对照品种胡德美28早熟7-9天,比对照品种胡德美2早熟3-5天。三年的实验示范结果证明,超早熟玉米品种克玉17适宜在第五积温带下限地区和第六积温带上限地区大面积种植。

3栽培技术要点

3.1整地:可选用大型机械组合重耙作业,耙深15-20厘米,使耕地达到灭茬平整、疏松状态地可选用大中型灭茬旋耕机械灭茬整地,达到地块表面及耕层内无明显残茬,地块平整土壤细碎,深度达12-18厘米左右。做到随整地随起垄随镇压一次性连续整地作业,严防跑墒。考虑深松整地情况。

3.2播种:选用大中型精密播种机,5月5-10日前完成播种。采用65厘米垄作栽培方式,保苗密度为5500株/亩。亩播种量3.73-3.80斤/亩,株距112厘米,播种深度为镇压后3-4厘米。

3.3施肥:①施肥数量。建议施肥商品量达到550公斤/公顷(尿素275kg、磷酸二铵175kg、硫酸钾75kg)。②施肥方法。施肥方法為每公顷用二铵75kg作春起垄夹肥,150公斤尿素作追肥用,其余种肥二层深施,1启深施8-10cm,2/3深施12-140n。有条件的可以每公顷加生物有机肥或黄腐酸肥料(腐殖酸肥糊50公斤或5-10公斤锌肥。

3.4管理篇一遍中耕在玉米显行时进行,主要以深松、放寒、增温、保墒为主,深度以不移苗、埋苗,不伤根为宜,控制在25厘米左右,标准以深松后不起粘条为准;第二次中耕以定苗时(可见叶7-9叶),结合根际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追肥在株侧10cm,深度8-10cm,每公顷施用尿素150-200kcj(其中长效尿素45kg,防止后期脱肥)。二次中耕封垄,多培土培高垄防止倒伏。

3.5病虫害防治:①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大喇叭口期或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喷施80%多菌灵0.7公斤/公顷,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1-2次。②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期用2.5%功夫300毫升/公顷;氯氰菊酯225—300毫升/公顷进行喷雾。发现蚜虫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40%氧化乐果1.5升/公顷。

3.6田间除草:①播后苗前除草。除草剂可以选用90%乙草胺乳油1.6-2公斤(隘口金都尔1.6-2升)+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15-30克。或者90%乙草胺乳油喊金都尔1.6-2升)1.6-2公斤+75%噻盼磺隆水分散粒剂15克+70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00-600克/公顷。②苗后茎叶灭草。玉米4-5叶期,杂草2-4叶期,用4%玉农乐(烟嘧黄隆)1100-1500毫升/公顷,或4%玉农乐750-1000毫升+70%赛克(嗪草酮)100克/公顷+0.5-1%喷液量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

3.7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初进行收获。此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可以降到25-28%,可以进行机械联合脱粒。

猜你喜欢

积温中耕整地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石河子地区近50年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石河子市近51a≥0℃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伊春地区近40 a积温变化的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