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6-10-21刘然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扬麦整地杂草

刘然

[摘要]从小麦选种、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长期为小麦高产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小麦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58—01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0余万亩,为提升我县小麦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本文将从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适期、适量、适墒和适深播种,科学施肥,查苗补种,合理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止倒伏,收获管理等方面探讨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根据我县生产特点,小麦种植以春性小麦品种为主。适合我县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为扬麦系统、宁麦系统、镇麦系统的品种,如扬麦13、扬麦1S、扬麦16、扬麦20、扬辐麦4号、宁麦14、宁麦15、镇麦6号、苏麦188、生选6号等品种。

2栽培技术要点

2.1.1精细整地

土壤墒情直接影响整地质量,水稻收获前要及时做好后期排水降湿工作,确保适墒耕地,避免烂耕烂整。采用先旋耕灭茬后再机耕15-20cm,最后耕透耙平艘田间达到耕层深厚,土壤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深浅一致无漏耕漏整的质量要求。

2.1.2沟系配套,防渍害

渍害是影响我县小麦丰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要在早春搞好沟系配套。对未开沟的套播麦田要趁墒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配套不完善的要及时疏通,经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要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畅通,防御渍害。

2.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晒1-2个太阳,通过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生活力,促进种子发芽。为防止病虫为害,要结合药剂拌种,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液(立克秀)以60m l药剂加600克/升吡虫啉(高巧)兑水1500—2000ml调成药液,拌种100公斤的比例进行拌种,拌好后的种子应放在阴凉处晾干后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受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食用或饲用,必须与粮食、饲料分开存放。

2.3适期、适量、适墒和适深播种

大力推广适期、适量、适墒和适深科学播种技术,是确保小麦苗齐、苗匀、苗全、苗壮的关键。播种要均匀、播量准确、不漏播、不重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齐。

2.3.1适期播种

我县小麦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易受上茬作物收获期的影响,随着土地扭转,种田大户增加,粳稻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大户种植粳稻生育期偏长,成熟期普遍偏迟,要想获得稻麦两季高产,应选择宜载品种,适当提早粳稻播期,确保10月底前适时收割,及时整田,保证在11月上中旬完成小麦播种。

2.3.2适量播种

控制播量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播量过大,群体多,个体弱、麦田封垄早,田间郁敝,易引起病虫和倒伏减产。合理播量与品种特性、种子质量、播期早晚、整地质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小麦生产上基本苗数控制在18-20万/亩。播种量应掌握在10公斤-12.5公斤左右,播种推迟要适当增加播量。

2.3.3适墒播种

小麦从播种到出苗,以田间相对含水量的70%—80%为宜。土壤含水量过高,容易造成烂种,土壤含水量过低,容易造成出苗不齐。秋种时若墒情适宜,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注意造墒播种。

2.3.4适深播种

实行扩行条播,可以提高播种均匀度,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在足穗的基础上,提高分蘖成穗率,协调穗、粒、重的发展,丰产行距应扩大到25-30厘米。播种深度控制在2-4厘米以内,要做到不重不漏,到边到角,深浅一致。注意播后及时镇压,以保墒提温。

2.4合理施肥

一是要施足基肥,除施用有机肥外,每亩可施30公斤三元(NPK各15%)复合肥料;二是施返青肥,要抓住2月上、中旬半个月左右的有限季节,趁返青期天气有雨,要及时趁雨追肥,每亩追施5-7公斤尿素,苗较弱的麦田,每亩用量增加到10-15公斤,如果天气没有雨,要及时浇灌,同时进行追肥,确保返青期麦苗能吸足肥水,促进春生分蘖和次生根发生,促进分蘖成穗,争取较多的亩穗数。三是施拔节肥,每亩施尿素7-10公斤。追肥时期可提早到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趁雨追肥。小麦生育后期喷施1%-2%的尿素和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美州星、氨基酸、腐植酸等生长调节剂可起到防早衰、预防干热风作用。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2.5适时化控,防止倒伏

对于群体过大、出现旺长趋势和品种不抗倒伏的麦田,要适时开展化控。使用生长抑制剂的效果比较明显,主要喷施矮壮素及多效唑等化控药剂,分蘖至拔节初期喷施均能抑制细胞伸长,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控制植株过旺生长,降低株高,增强抗病抗倒能力,宜在拔节前1周左右施用,施药过迟则失去控高防倒作用,过早施用效果不明显,多效唑对小麦有抑制作用不宜与除草剂混用,以免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每亩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2.6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2.6.1化学除草

芽前封闭除草播种覆土后每亩使用50%噻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60g兑水30公斤土表喷施,防止杂草萌发。苗后除草:防除阔叶草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10毫升,对水40公斤茎叶喷雾。也可在小麦拔节前,用二甲四氯类防除部分阔叶杂草,注意小麦拔节后严禁使用二甲四氯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以看麦娘等非抗性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精嗯唑禾草灵80-1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细雾,草龄较大应酌情加大剂量;以茼草等抗性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0~30毫升+6.9%精噁唑禾草灵50毫升或75%异丙隆100~150克,若混生阔叶杂草,另加10%苯磺隆粉剂20-30克。在使用世玛、阔世玛时要注意严禁超量与重喷,如遇上连续3天2℃以下低温,不可用药。

2.6.2苗期病虫害防治

纹枯病:凡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50-75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30-50公斤喷雾。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用足水量,尽量使药液流到麦株基部,连喷两次,间隔7-10天;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麦蜘蛛:药剂防治:当小麦百株虫量达500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或20%哒螨灵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麦蚜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病虫混发时,可将上述药剂混合施用,但要现混现用,一次施药,病虫兼治。

2.6.3后期着力开展“一喷三防”

普遍开展“一喷三防”。这不仅能够促使小麦叶片变绿,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促进小麦生长,而且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和干热风。每亩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克(或59.7%咪猛*多菌灵25克,或25%氰烯菌酯100ml,或25%咪鲜胺60毫升,或40%多*酮可湿性粉剂150克)+20%啶虫脒10克(或50%氟啶虫胺腈2.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毫升+氨基酸叶面肥50ml(或98%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3适时收获

小麦成熟以后,要适时收获,最佳时期为蜡熟末期,此时收获的小麦千粒重最高,产量增加。收获过早,籽粒未能完全成熟,不饱满,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生育后期遇阴雨天氣,会使籽粒内含物被淋溶,千粒重降低,同时也可能出现穗发芽、霉烂,严重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猜你喜欢

扬麦整地杂草
常州市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拔杂草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