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6-10-21刘先树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马铃薯

刘先树

[摘要]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马铃薯发展具有潜力巨大。

[关键词]马铃薯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 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44—02

由于马铃薯具有全面的营养价值且适口性很好,多年来一直是我镇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当地群众的重要口粮和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受到极大的重视。保持马铃薯优质高产要从种、栽、贮整个产业链决定,缺一不可。文章就我镇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做一些探讨。

1选地

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马铃薯生产的土壤是微酸性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质地疏松、地势高、易排灌、耕作层深、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地块。

2增施有机肥

碳铵等化肥的大量施用是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多施有机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品质。施肥量应按照不同肥力田块的氮磷钾含量指标和预控指标来确定。以667m2为例,实践证明,一般产1000kg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0.6kg、磷0.2kg、钾1.2kg。在计算施肥量时需考虑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施农家肥2500kg、磷铵20kg,深施在种薯旁,一般可增产30%-60%。

3

品种

3.1品种选择

抗病高产优质品种是马铃薯丰产丰收的决定因素,要用经过脱毒处理的低代脱毒抗病品种,充分发挥种薯的增产抗病能力。

3.2精选种薯

要严格筛选种薯,最好选择壮龄块茎作为种薯,不选择不规则的、表皮粗糙的、老化的、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等不良状况的薯块做种薯。

3.3种薯处理

3.3.1晒种

播种前20天应将种薯晾晒,摊开在阳光充足的室外通风处。平摊不易过厚,并经常翻动种薯,使其可以均匀晾晒,待种薯表面晒成绿色即可进行播种。

3.3.2切种

40g左右的小种薯可整薯播种。大薯应切块种植,每个切块至少要有1-2个健壮的芽,切块重30g左右。切薯时每人要准备2把切刀、2块切板,置于肥皂水溶液中浸泡,每使用10min后或在切到病、烂薯时,轮换1次,使用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者每使用10min后和切到病、烂薯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浸泡厂2min或擦洗消毒。特别是遇病、烂薯时应将其弃除,并马上更换切刀和切板。

3.3.3种薯药剂处理

种薯的药剂处理是为了防止种薯的病虫害。防治黑胫病、环腐病可将种薯浸泡于硫酸铜或者高锰酸钾中;防止立枯丝核菌病,可将种薯浸泡于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中。

4适时播种

根据年份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播种时间确定,甘孜州由于地域内海拔差异大,马铃薯春、秋、冬播区都有分布,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习惯播种时间来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海拔1500m以下为秋播区,1500-2600m为冬播套作区,2600-3700m为春播区。一般春播区播种时间在每年4月份左右,冬播区在1月中旬左右,秋播区9、10月份左右。

5选留种

“正”“负”选留种:“正”选择留种,指在传统品种地块,于花期在田间选择表现良好的薯株,并注上标记,待成熟后先收,单贮留种;“负”选择留种指在新品种或脱毒种薯种植地块中,于花期在田间选择表现差或带病的植株并注上标记,待植株成熟后先单收处理,其余留为种用。

6合理密植

早熟种密度一般为400-4500株/667m2。窝距30cm,行距50m。也可以实行双行错窝垄作,行宽1.1m,垄宽0.7m,窝距0.3m。

晚熟种密度一般为3500-4000株/667m2。窝距30cm,行距65m,单行垄作。

中熟种密度介于早熟种和晚熟种之间。

7田间管理

7.1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10-15d,如遇严重干旱,则应对田地进行灌溉浇水,待地面见干后,及时进行松土,并清除杂草。

7.2出苗后管理

由于马铃薯幼苗期比较短,因此在出苗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

7.3发根期管理

马铃薯发根初期应将中耕培土与灌溉相结合,发根后期待封垄前应在垄间进行深中耕以及培土。

7.4结薯期管理

开花后进人结薯盛期,应保持土壤湿润,若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溉,若遇水应及时进行排水。

8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目前我镇比较普遍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马铃薯(土豆)瓢虫、蚜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

8.1

选用抗病品种,不从病区调运病薯,播种时剔除病薯。

8.2选用无病种薯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刀切传病,尽可能进行小薯整薯播种。

8.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肥沃、疏松的沙壤地种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在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同时清除病薯,带出田外深埋。

8.4药剂防治:选用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

马铃薯的病害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外,还有很多,生产中应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发展及针对不同病害选用不同的药剂及防治方法,将病害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9收获及贮藏

9.1收获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应根据生长情况及市场需求及时采收。当茎叶由绿逐渐变黄转枯,匍匐茎与块茎容易脱落时,即可收获。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年份。应在收获前1周左右割秧,运出田外,让地面曝晒3-5天,再进行收获。

9.2贮藏

按不同品种分别装袋,在散射光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翻拣1-2次烂薯,并保證种薯正常生理所需贮藏条件,以减少病、烂薯,确保种用品质。两熟秋播区,气温高,不宜贮藏、留种,应及时上市或加工。

马铃薯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大宗蔬菜之一,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同时马铃薯也被列入继玉米、小麦和稻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因此马铃薯产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粮食安全,而且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定边马铃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