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考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016-10-21张汉超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泡桐兰考林木

张汉超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12—01

近年来,兰考林业在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大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中心,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巩固兰考泡桐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绿化苗圃,大力扶持壮大林产工业。不断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兰考县生态环境脆弱,一直以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倍受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风起沙飞是当年在《焦裕禄》电影里面留给人们的兰考印象。多年来,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兰考县始终把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全县实现有林地面积26.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08%,兰考县也相继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如何推动林业效益的最大化,突显林业在全县“三年脱贫、七年小康”作用,需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重塑兰考林业新形象。

1围绕林业生态县建设,实现林业以短期经济效益为主向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转变

前些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应。在造林过程中,速生杨受到林农的青睐,在我县发展迅猛,杨树面积由2002年的10万亩增加至2008年的19万亩,而最具兰考特色的兰考泡桐,农桐间作面积由2002年的36万亩减至2008年的10余万亩。泡桐资源的逐渐减少,不但消弱了兰考泡桐的优势地位,也给我县的泡桐加工企业造成了资源危机、成本加大的局面。杨树资源的过量增长导致价格的不断下滑,林农得不到实惠,同时也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造成了一定难度。林业生态县建设实施以来,兰考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适时调整资源培育方向,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起点,巩固发展农桐间作,保持泡桐在我县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打造兰考“泡桐之乡”的品牌。2009年以来,新造农桐间作面积达30万余亩,兰考一杨打天下的局面得到了转变,生态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兰考泡桐的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围绕林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单纯木材生产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把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实现林业多元化发展,作为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

一是加快小杂果生产基地建设,提升果品产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从奢侈性消费品演化为大众日常必需品,占大众消费品份额系数不断增加,饭后一个水果,成为一般的家庭生活必须,为经济林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扩大经济林发展面积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经过市场考察和研讨,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近年来,不断引导果农进行低效经济林改造,发展优质干、鲜果品生产基地,晚秋黄梨生产基地、映霜红桃生产基地、大棚桃生产基地、树莓种植基地、葡萄采摘园等一批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是林木种苗花卉业发展有新突破。前些年我县的林木种苗花卉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上以传统的分户经营为主,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底,苗木培育也以傳统的乡土树种为主,市场竞争力底,经济效应不明显。近几年,我县把林木种苗花卉业作为调整林业种植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由传统的乡土树种培育基地向以培育优质乡土树种和优良绿化苗木相结合的多样性发展转变,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城关乡五爷庙、爪营乡凡寨村、张君墓胡园子村为辐射的林木种苗花卉业发展基地,专业苗木生产合作组织20余家,林木种苗花卉育苗面积5000多亩,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3围绕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实现由管理型向轻管理重服务的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林业队伍建设不断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作风,狠抓林业行政机关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改进干部作风,提高行政职能,不断增加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为民服务本领。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组建基层林业中心服务站,不断提升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林业科技转化含量。通过引进开发名优新产品,提高林产业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有兰考特色的林木产品加工、经济林果品加工企业,全方位提升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为林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后续保障。通过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增加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各类林业产业协会,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服务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4围绕发展壮大林产工业,实现林业产业向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转变

兰考木制品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开始做风箱、二连木、电槽板、绝缘盒等到生产装饰线条和桐木拼板。随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产品科技的不断改进升级,原始的初加工不断被淘汰和提升,兰考木制品加工业逐步走向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如今民族乐器、高档实木家具、板材加工已经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具统计,全县现有木制品加工企业564家,林业经营合作组织34家,专业木材交易市场2个,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县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州牌”古筝被评为“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兰考三环华兰实业集团成为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高档家具产业化集群、民族乐器产业化集群、木制品加工产业化集群正在依托生态建设形成的良好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泡桐兰考林木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四倍体泡桐育苗高效管理技术综述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兰考交卷
梧桐和泡桐
四倍体泡桐引种试验研究
一株泡桐